丁格莊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丁姓建村,以姓命村名丁格莊。 丁格莊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5′,北緯36°45′。東接西寨頭村,西鄰齊格莊,南與東村莊隔白沙河相望,北與崖後村交界。原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南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東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芋頭和蔬菜等。 2002年,全村300戶,865人。有鄒、姜、劉、張、孫、陳等6姓,均為漢族,其中鄒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格莊
  • 人口:865人(2002年)
  • 轄區總面積:1.5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98公頃
概況,地理位置,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丁姓建村,以姓命村名丁格莊。 丁格莊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5′,北緯36°45′。東接西寨頭村,西鄰齊格莊,南與東村莊隔白沙河相望,北與崖後村交界。原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南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東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芋頭和蔬菜等。 2002年,全村300戶,865人。有鄒、姜、劉、張、孫、陳等6姓,均為漢族,其中鄒姓人口較多。

地理位置

丁格莊村在海陽市西南部,相鄰有前寨頭村齊格莊村等,鄰近白沙河。
海陽市丁格莊村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66年,成立丁格莊國小。1973年,村投資擴建校舍18間,有教師6名,學生150多名。1998年因入學人數減少,村國小併入西寨頭學區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1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只能過多半年糠菜少半年糧的貧窮生活。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5年,人均糧食350公斤,全村收入15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110輛,機車70輛,電話100部,彩電230台,手扶拖拉機90輛,各種抽水機16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齊,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至2002年,全村新建房屋200多幢,舊房翻新80餘幢,人均住房面積26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村建立合作醫療站,村民平常用藥、打針不用出村。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3年,購買16mm電影機,自放電影。1998年投資5萬元,安裝上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1年3月1日,鄒德訓、姜洪彬、鄒洪昌、鄒元浩等四人,經石馬疃頭村王治文之父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建立了黨支部,鄒德訓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先後開展了反奸、反惡霸鬥爭。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8人。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3個,黨員34名。曾有鄒德訓、鄒德舉、鄒元剛、鄒元昌、鄒太福、鄒太香、鄒和山、鄒和璽任村黨支部書記。自鄒和璽任職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委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有鄒德高、鄒德梅、鄒德舉、姜合南、鄒太孟、鄒元昌、鄒太香、姜培竹、鄒和勝、姜培義、張洪福、姜和齋、鄒和山、鄒和勝擔任村行政負責人。1999年4月4日,鄒和山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