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末武義風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武義爆發了一次反清革命起義,因歲在丁未,被稱為“丁未武義風潮”。領導這次起義的便是縣人劉耀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末武義風潮
  • 時間:清光緒三十三年
  • 發起人:縣人劉耀勛
  • 介紹:清末的秀才、廩貢生
劉耀勛,起義,

劉耀勛

劉耀勛(1866---1907),又名三春,是清末的秀才、廩貢生,有才學,能書善畫,為人豪爽,熱心公益事業,曾參與修復熟溪橋、創建南湖餘慶橋、開辦養正學堂(任校長)等,縣人稱他“知無不行,行無不力。”但他慨嘆時勢黑暗,壯志難酬,因面沉湎在鴉片煙里。當孫中山領導民主革命,革命思想傳播到武義後,他就一變常態,多方打聽革命訊息,每聞必歡欣鼓舞。1907年初,經龍華會(光復會聯絡的主要會黨之一)引見,劉耀勛為光復會黨軍武義督辦。時秋瑾把會黨力量和光復會會員用“光復漢族,大振國權”八個字統一改編為8個軍,關定於7月6日(農曆五月 六日)先由金華府起兵,處州回響,待引出杭州清軍前往鎮壓,省城空虛之際,立即從紹興派出義軍襲擊杭州,此計如不通,則引軍回紹興,經金華、處州,出江西入安徽,與徐錫麟(光復會首領之一)會合。計謀定後,秋瑾讓人帶信函通知各處義軍,囑咐作起義準備。

起義

龍華會武義首領周華昌接到信函,激動不已,上街演講革命之事,吹起“丁未武義風潮”號角,劉耀勛同時積極首手起義準備。他一面派周華昌去紹興與秋瑾面議起義之舉;一面親自到宣平聯絡義軍。不料起義之舉被劉耀勛的屬下聶李唐泄漏,不幾日就傳遍武義。民眾擔心自己受損失,就紛紛去當鋪典當,儲藏乾糧,搶購食鹽,縣城一片混亂。知縣錢寶鎔聞此,急電杭城請兵。於是省城起用革職參將沈棋山前來鎮壓,逮捕聶李唐,從他家搜出會黨名單、旗幟、標布、號衣、革命告示等物。縣署殺聶李唐,並懸賞緝拿劉耀勛、周華昌等人。
這時劉耀勛從宣平回武義。歸途中聽到杭州已派兵來鎮壓,聶李唐被殺,自己被列入懸賞緝拿的名單,只得與親信暫躲深山,不幸被貪賞者告發。清兵圍捕,劉耀勛等與之格鬥,力竭被縛。解歸縣署,知縣錢寶鎔進行刑訊,劉耀勛與之抗爭,凜然不屈。1907年7月2日,劉耀勛等3人被殺於縣城西門外。在押解西門途中,劉耀勛一路高喊“ 我是革命黨!”“革命黨人的宗旨是推翻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並告慰鄉親:“革命難免不流血,民主共和終有一天要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