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功績,歷史評價,藝術形象,
簡介
丁普郎(?—1363年)明代開國將領。元末湖北黃陂(今武漢市黃陂區)人。初為紅巾軍徐壽輝部將,後為陳友諒部將,守衛小孤山。在陳友諒設計除掉了趙普勝後,後與傅友德一起投降朱元璋,授行樞密院同知,數有功。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從元璋援南昌,與陳友諒戰於康郎山,身被十餘創,頭斷,仍屹立不倒。贈柱國上將軍,封濟陽郡公,祀康山忠臣廟,子世襲千戶,祀鄉賢。
功績
《明史》(卷133):“而康郎山戰死者三十五人,首丁普郎。普郎初為陳友諒將,守小孤山。偕傅友德來降,授行樞密院同知,數有功。及援南昌,大戰鄱陽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餘創,首脫猶直立,執兵作斗狀,敵驚為神。時七月己丑也。追贈濟陽郡公。”
康郎山戰死者三十五人,首丁普郎。普郎初為陳友諒將,守小孤山。偕傅友德來降,授行樞密院同知,數有功。及援南昌,大戰鄱陽湖。自辰至午,普郎身被十餘創,首脫猶直立,執兵作斗狀,敵驚為神。時七月己丑也。追贈濟陽郡公。
己丑旦,公命鳴角,師畢集,乃親布陣,復與友諒戰。諸軍奮擊敵舟,敵不能當,殺溺死者無算。院判張志雄所乘舟檣折,為敵所覺,以數舟攢兵鉤刺之,志雄窘迫自刎,丁普郎、余昶、陳弼、徐公輔皆戰死。普郎身被十餘創,首脫,猶執兵若戰狀,植立舟中不仆。續《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
歷史評價
徐壽輝是元朝末年紅巾軍農民起義的領袖,建立了天完政權,自稱為帝,曾經攻占了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紅巾軍的數量曾經達到百萬之眾,徐壽輝麾下有很多能征善戰的將領,其中被稱為徐壽輝四大金剛的四員大將分別是鄒普勝、丁普郎、趙普勝、傅友德。
藝術形象
火燒木寨古風
明學士 宋濂
開基創業多英武,捨死忘生爭國土。節操堅貞史冊榮,忠良仁義乾坤許。
操戈扈主定江山,仗劍從君清宙宇,自從淮南出紫龍,卻於中原生群虎。
腹內雄才碧漢橫,胸中豪氣長虹吐,衝鋒鏖戰不辭勞,背水交兵馬說苦。
鄱陽湖內賊勢強,馬家渡口兵鋒阻。排柵立寨有誰侵,鐵鎖飛艟無能阻。
烈火焚燒百號船,洪波漭盡千帥旅。立國英雄汗馬多,至今惟把丁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