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港鄉

丁家港鄉地處鼎城區西南,與桃源縣漳江鎮交界,319國道、常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全鄉轄13個村,總人口16960人,其中農業人口15807人,總面積5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38000多畝,耕地27000多畝。全鄉以水稻種植為主,油茶為本地特產。

2015,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和丁家港鄉成建制合併設立許家橋回族維吾爾族鄉。

政府所在地位於丁家港鄉墟場,319國道旁,距縣城20公里,總占地面積3400平方米。現有幹部職工59人,下設機構有黨政辦、綜治辦、計育辦、農業綜合服務站、水利站、經管站、勞保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家港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電話區號:0736 
  • 郵政區碼:415133 
  • 地理位置:地處鼎城區西南,與桃源縣漳江鎮交界
  • 面積:59平方公里
  • 人口:16960
概況,經濟,人口,工作情況,地圖信息,

概況

常德市鼎城區轄鄉。1956年建丁家港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改鄉。面積60.4平方公里,人口1.8萬。鄉政府駐丁家港。國道319線貫穿全境。丁家港鄉位於鼎城區西南面,與桃源縣漳江鎮交界,轄清涼山、雙沖、牌樓、杜家沖、五里沖、蓮花庵、楊公庵、珊瑚崗、五泉、西陂堰、赤家崗、高嶺山、西窩裡13個村,181個村民小組,水田24538畝,林地面積38000多畝,水面2200多畝,油茶林面積34375畝。
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2007年,共實現生產總值129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73元,增長420元。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大成效,11個村的村級主幹道完成道路硬化,農民合作醫療參與率達95%以上。2007年被鼎城區委、區政府授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工作紅旗單位的先進稱號。
全鄉共有小(一)、(二)型水庫共10座,山塘693口,總計蓄水量達800多萬立方米。其中雙沖水庫蓄水量495萬方,英雄水庫120萬方。農業以糧食生產為主,產油茶、茶葉。礦產有黃金、金剛石。

經濟

經濟主要以第一產業為主,農業方面的水稻種植,林業方面的油茶以及養殖業方面的生豬養殖;第二產業相對較弱,只有同創家俱、德豐膠合等幾個具一定規模的企業;另外外出務工經濟還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發展點。
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2007年,共實現生產總值1297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73元,增長420元。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大成效,11個村的村級主幹道完成道路硬化,農民合作醫療參與率達95%以上。2007年被鼎城區委、區政府授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工作紅旗單位的先進稱號。

人口

總人口
15956
8335
7621
家庭戶戶數
511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5953
家庭戶男
8333
家庭戶女
7620
0-14歲(總)
3244
0-14歲男
1760
0-14歲女
1484
15-64歲(總)
11055
15-64歲男
5761
15-64歲女
5294
65歲及以上(總)
1657
65歲及以上男
814
65歲及以上女
84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202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工作情況

鄉黨委、政府一直堅持“把丁家港當家看、把丁家港的黨員民眾當家人待、把丁家港的事當家事辦”的“三當思路”;堅決落實“政策精神宣傳到戶、維穩包保落實到戶、計畫生育包乾到戶、致富增收指導到戶、文明新風倡導到戶”的“黨員五聯戶”專項承諾;著力打造“上級組織放心型”和“基層民眾滿意型”的兩型鄉村。
2007年至2012年以來先後多次被評為區目標管理紅旗單位、區維護穩定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紅旗單位和計畫生育先進單位。
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綜治工作平安鄉鎮。
2009年被區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
2011年6月被區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
2012年1月被區委評為“十佳黨委(黨組)”、被區委區政府評為績效評估紅旗單位。
2012年6月,被市委評為“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地圖信息

地址:常德市鼎城區三一九國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