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化毒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瘡瘍經驗全書》卷六。具有解毒化痰,軟堅散結之功效。主治梅毒,毒結於心、小腸經者;毒注瞳仁,似乎內障,或見或不見;或毒聚舌本作腫;或十指慘痛無時;或瘡生遍體,內有不易結痂,而腐爛不已者;或傳他經,致生別病。
基本介紹
- 名稱:丁字化毒丸
-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六
- 功用:解毒化痰,軟堅散結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牛黃、珍珠、蜈蚣(去頭足,炙燥)各四分(1.2g),犀角、生生乳、牙皂各一錢(3g),月月紅、白鮮皮、硃砂各一錢七分(5.1g),雄黃、乳香、川山甲各一錢五分(4.5g),琥珀五分(1.5g),貝母一錢(3g),血竭、鬱金各一錢(3g),制大黃二錢(6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神曲末五錢,打稠糊入藥,搗勻為丸,如梧桐子大,另研硃砂為衣。每早空心服十五丸,每晚空腹服十九,人參湯送下;龍眼湯亦可。病去藥減。如餘毒未盡,藥不可撤。
功用
解毒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
梅毒,毒結於心、小腸經者;毒注瞳仁,似乎內障,或見或不見;或毒聚舌本作腫;或十指慘痛無時;或瘡生遍體,內有不易結痂,而腐爛不已者;或傳他經,致生別病。
使用注意
百日內勿使大勞大怒,順時調理。
重要文獻摘要
《碥石集》:“如梅毒邪氣侵及口眼者,用丁字化毒丸治之。藥用牛黃、珍珠、蜈蚣、犀角、牙皂、月月紅、白鮮皮、硃砂、雄黃、乳香、川山甲,琥珀、貝母、血竭、鬱金、制大黃,共研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