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傳賢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海門市
- 出生日期:1936年2月11日
- 職業:研究員
- 畢業院校:上海復旦大學
- 代表作品:電弧等離子噴槍
人物履歷,科研成就,人物榮譽,人物事跡,
人物履歷
1959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化學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矽酸鹽所前身)工作;
1983-1985年,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材料系工作,其後又赴日本國無機材質研究所、德國愛蘭根大學短期工作;
科研成就
長期從事等離子噴塗塗層材料配方、工藝、性能、結構、套用和相關套用基礎科學的研究。研製成功可供實用的電弧等離子噴塗設備和高溫防熱、耐磨、生物相容、紅外輻射、電介催化等五個塗層系列,在我國國防和民用工業中得到較為廣泛套用,社會、經濟效益較為明顯。1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
從事等離子噴塗塗層配方、工藝、性能、結構、套用和相關套用基礎研究50餘年,研究成功可供實用的電弧等離子噴塗設備和高溫防熱、耐磨、生物相容、紅外輻射、電解催化等多種塗層系列,取得20餘項科研成果,其中13項獲得國家、中科院和上海市的獎勵,在航空、航天、紡織、化工、機械、醫療等行業得到套用。近年來,他組織開展了新型生物塗層、納米塗層的研究,研製成功的人工骨關節塗層在臨床上套用並批量生產,申請專利多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多名,指導的多名研究生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等獎項。
1964年,28歲的丁傳賢研究出了他的第一個科研成果——可供實用的“電弧等離子噴槍”,該成果榮獲原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頒發的工業新產品三等獎。在以後的47年裡,丁傳賢取得2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13項獲國家、中科院和上海市獎勵。研製成功的高溫防熱、耐磨、生物相容、紅外輻射、電解催化5個系列共22個塗層品種已在宇航、飛機、輕工、紡織、機械、醫療等行業獲得套用,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民用和國防工業作出了貢獻。
人物榮譽
1988年10月,原國防科委技術工業委員會給他頒發了“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章”。
人物事跡
自強苦讀 打牢基礎
1936年2月11日,丁傳賢出生在江蘇省海門市三陽鎮。6歲到12歲,丁傳賢就讀於家附近的三陽國小。新四軍東進以後,在啟海地區開闢了根據地,學校由地方黨組織接管。丁傳賢說,共產黨一心為窮人,上學不用繳學費,自己買幾本書就行了。1950年他到海復中學讀國中,學雜費是全免的。
丁傳賢是寄宿生,每月只要交相當於50斤玉米的一伙食費。早喝糝兒粥(即玉米粉做成稀薄的粥),中午晚上吃珍珠飯(即粗玉米碎粒做成的飯)。16歲時,丁傳賢就讀於江蘇省南通中學。對於地處偏僻的海門農村而言,有小孩子能夠進南通中學讀書,可是天大的喜事。從家到學校,丁傳賢要先從三陽趕到海門茅家鎮,步行幾十里泥路,再改乘汽車。行程只有50里,但要在彎彎曲曲、高低不平的泥沙路上顛簸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南通。
在南通中學讀書的情景,丁傳賢至今清晰地記得:語文課老師陳霜橋,講課時從來不作主題思想、段落大意等慣常分析,總是抓住最精彩的部分啟發同學思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期末發作文本,他要挨個把學生叫到講台前,仔細地分析該生一學期寫作上的進步和不足,指出努力方向,要兩節課時間才能把全班的作文本發完。生物老師張舜俞課前請課代表將講稿內容抄在黑板上,讓同學們把這些內容記下來,使得同學們可以在課上專心聽講。一學期下來,同學們有了一本完整的生物課資料。張老師講課語言簡練,生動有趣,有的同學十分喜歡模仿他的聲音和動作。他具有繪畫基本功,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能在黑板上迅速惟妙惟肖地畫出來。深入淺出是徐質夫老師講授三角學的一大特點。他知識淵博,對數學邏輯領會很深,教學富有藝術,能夠嚴謹而淺顯地表達出來。學生聽完他的一堂課,腦子裡清清楚楚。化學老師顧昌祖教學態度認真負責,教學語言生動,課堂上總是鴉雀無聲。他對化學反應的過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再加上記憶力特強,數字、分子式,加熱、稍加熱、恆溫等等概念交代得絲毫不差,讓人一聽就牢牢記住了。在顧老師的引導下,丁傳賢深深愛上了化學。只要是顧老師講過的,丁傳賢就深深刻在記憶中,不需要複習,常常考100分。正是因為化學老師教得生動,使丁傳賢對化學頗感興趣,19歲考入復旦大學化學系,從此將一輩子獻給了自己喜歡的化學研究。
回顧學習生涯,丁傳賢說當時學校管理制度很嚴格,但是學生從來不感到約束,培養了學生們惜時如金、刻苦自學、自立自強、自我奮進的精神,這種精神是學生以後一生受用不盡的。
勇於創新 科研突破
1959年,23歲的丁傳賢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冶金陶瓷研究所(上海矽酸鹽所前身)。從此,丁傳賢便在矽酸鹽所紮下了根,一乾就是52年。
矽酸鹽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工學館。1959年獨立建所,後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歷經幾十年的發展,矽酸鹽所已成為一個以基礎性研究為先導,以高技術創新和套用研究為主體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綜合性研究機構,是國內無機材料領域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在國際無機材料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所。
20世紀60年代,為了解決我國“兩彈一星”工程以及國家現代化建設急需的特種塗層材料前沿研究課題,中國科學院特種無機塗層重點實驗室(前身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第六研究室)應運而生。
自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研製以來,這個實驗室承擔了我國幾乎所有特種無機熱控塗層的研製和生產任務。實驗室主要結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以套用基礎性研究為先導,以高技術創新和套用發展研究為主體,從事高性能無機塗層材料的套用基礎與工程化研究。從事的套用基礎研究,重點圍繞對未來科技發展具有重要制約影響或材料本身性能突破將對產品性能產生重大影響的課題進行。從事的高技術創新和套用開發研究,重點圍繞國家急需的關鍵新材料或高性能材料研製生產展開,以提高產品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以及生產效率為目標,同時開展塗層材料的生產技術改進與工藝最佳化研究,為航空航天提供小批量、多批次、多類型的特種無機塗層材料產品。
作為實驗室的一員,丁傳賢參加了實驗室相關保護塗層和功能塗層材料的研究,研製成功高溫隔熱塗層、高溫抗氧化塗層、耐磨塗層、生物相容塗層等多個塗層系列。
丁傳賢一直從事等離子噴塗層材料配方、工藝、結構、性能和相關套用基礎學研究。在許多工程設計中,一些零部件,特別是化工設備的零部件往往有特殊的要求,比如軸套需要有更高的耐磨度,有的零件需要具有防熱的效果,還有的零部件需要有節能效果……這都是丁傳賢的工作職能所在。1964年,丁傳賢研究成功了可供實用的電弧等離子噴塗設備。隨後,研製成功了防熱、耐磨、生物相容、紅外輻射、電解催化等多種塗層,為民用和國防事業作出了貢獻。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老年人口增多、因外傷事故等產生的骨與關節損傷增多;與此同時,骨腫瘤發病率和診斷率上升,需要接受假體置換術的患者增加。眾所周知,截肢會為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安裝一個安全舒適的假肢,則會為患者帶來安慰。
傳統上病人接骨用的是不鏽鋼。“不鏽鋼”號稱不銹、有高強度,但也經不住體液的長期腐蝕,而且不鏽鋼跟人體肌肉的結合也不很理想。人們曾想用陶瓷取代不鏽鋼,陶瓷人工骨生物學性能好,但因固有的脆性而易斷裂。為了減輕病員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1978年以來,丁傳賢與他的同事致力於生物材料人工骨塗層與生物學相容性的研究,成功地研製出以金屬為基體的陶瓷塗層人工骨,並套用於臨床。
經數百例的臨床實踐證明,陶瓷塗層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實現了無骨水泥植入,給接骨患者帶來了新希望。陶瓷塗層明顯改善了患者植入假體的患肢紅腫和疼痛等不適現象,植入假體無明顯鬆動,與假體周邊融為一體。手術不僅令患者免於截肢後終生殘疾的痛苦,而且重建了骨與關節功能。從不增加病人截肢痛苦、保存骨與關節功能,以及節省醫療費用的角度看,丁傳賢等研發的等離子噴塗生物陶瓷人造骨及關節技術可惠及更多患者。
在臨床醫學、生物工程、機械製造等“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下,通過動物試驗和假體強度物理機械系列試驗,等離子噴塗生物陶瓷人造骨及關節塗層技術取得成功。這些研究成果先後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艱苦奮鬥 無私育人
丁傳賢說,搞科研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要潛心投入,急功近利是萬萬不行的。1964年,丁傳賢研究出了他的第一個科研成果——可供實用的“電弧等離子噴槍”,該成果榮獲原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頒發的新產品三等獎。
走進丁傳賢的實驗室,記者看到一個拿著噴槍的機器人在高一米九的封閉的鐵箱子裡噴漆,工作人員則在墨色玻璃透視窗後進行操作——沒有紫外線、噪音和灰塵的侵害。
幾十年前,丁傳賢剛到研究所的時候,條件比現在差多了。丁傳賢一到研究所,就在等離子實驗室工作,專門搞噴塗研究。過去的等離子工作室,有3大特點:一是髒,灰塵較多,要戴厚厚的一層口罩才能工作;二是噪音大,實驗室里的噪聲比紡織廠的還厲害,音量有時在100分貝左右;三是有毒,不僅裡面的氣體有毒,噴槍射出來的紫外光,長期照到人體上,人身上的皮就會烤焦。
丁傳賢說,自己從小吃了很多苦,所以很快就適應了這個又苦又髒又累的工作崗位。他從無到有地摸索,不斷總結,終於取得成功。丁傳賢認為,能夠吃苦,是人生難得的品格,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是前進的不竭動力。古往今來,成大事業者無不是經過艱苦奮鬥的。逆境促使成功,不吃苦是成不了大事業的。
丁傳賢認為,一種新的發明或發現,決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定要去刻苦鑽研,甚至夜以繼日地實驗和思考,沒有吃苦精神哪能行?也許在一般人眼裡,院士是一種榮譽,可在他眼裡是一種責任。
幾十年來,他一步一個腳印,為研究等離子噴塗塗層配方、工藝、性能、結構、套用和相關套用基礎奉獻了青春和才華,與此同時他也非常關心年輕人的成長,希望能夠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學者取得更大的成績。
丁傳賢曾在中國材料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學家嚴東生等老一輩指導下工作。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嚴東生被下放勞動,分到了丁傳賢負責的等離子實驗室。丁傳賢看到這樣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被閒置在那裡,感到痛心,就安排嚴東生工作,在長期的共同工作中也從嚴東生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希望也能夠將自己的所學傳給後來的學生。丁傳賢的多位學生獲得了各種獎勵,李劍鋒、祝迎春、薛衛昌等人的博士論文分別獲獎,劉宣勇的博士學位論文“等離子噴塗生物活性矽灰石塗層研究”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由於全國每年僅有不到百篇的博士論文能獲此殊榮,該獎項是一個很高的榮譽。劉宣勇獲獎後,國外一些頂尖科研機構紛紛發出邀請,但他的選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出國,留在矽酸鹽研究所繼續自己的研究。幾年後,他的成就頗令人矚目: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最年輕的研究員和課題組組長,專攻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獲得了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參與和承擔了“十五”和“十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的研究工作,他還獲得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光環背後,是一個刻苦踏實的年輕人一步步的堅實足印,其中也凝聚了導師的心血。
劉宣勇坦言,當時是導師丁傳賢的一番話堅定了他的決心:去國外的話,你肯定要換研究方向,跟著別人的路子走;在國內,你可以堅持做自己的東西。為了能沿著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入鑽研下去,劉宣勇毅然放棄了出國機會。事實證明,這條路走對了。12年來,劉宣勇在同一研究機構、堅持同一研究方向不變,現已成為生物醫用材料表面改性研究的青年學術帶頭人。
今天,76歲的丁傳賢依然堅持在科研工作一線,依然在無機塗層領域潛心耕耘,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