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伙花朝節,丁伙花朝節是丁伙及揚州一帶鄉村的民間習俗。它起於殷商,形於隋唐,盛於清,相傳為紀念商紂名將蜚廉而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伙花朝節
- 地點:丁伙及揚州
- 性質:民間習俗
- 形成時間:隋唐
隨著時間的推移,花朝節的紀念意義雖然已逐漸淡化,但活動的內容卻不斷豐富,主要有賞紅、賞花、植花木3大類。農曆二月十二日這天,家家戶戶都把紅布條、紅紙條系在家前屋後的花木枝條上,祈禱一年花紅柳綠、枝繁葉茂。同時每家每戶都自發將室內鮮花盆景移至戶外,供人欣賞。花朝節起,千家萬戶、男女老少開始一年一度的花木栽種、移植、嫁接。其間穿插進行舞花木龍、吟花木詩、唱花歌、跳花擔舞等民族民間藝術活動。
花朝節是丁伙花木文化的遺存,是丁伙花木產業發展的組成部分。它是民族民間文化的集中展示,是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完美結合,是當地人民世代相守的精神家園。
丁伙人傳承弘揚花朝節“養花育心”的理念,實施“工業興鎮、花木富民、環境育人”的戰略。由於千百年來花朝節的長期推動,特別是“改革、開放”方針的貫徹落實,丁伙花木今天已發展到800多個品種、4萬餘畝種植面積,鑄就了享譽全國的“丁伙花木”品牌。丁伙鎮先後被省、國家授予“花木之鄉”、“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等榮譽稱號,以花木出名的丁伙鎮也成了全國花木南苗北調、北苗南繁的重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