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天街,是人們對蚶江古街的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線天街
- 外文名:無
- 解釋:人們對蚶江古街的稱呼
- 地區:福建泉州石獅市
簡介,發展,
簡介
蚶江座落於福建泉州石獅市。宋元,泉州有“漲海聲中萬國商”之美譽。海外交通貿易繁榮,大大促進泉州經濟的興旺,成為“七閩之都會也”。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出海口——蚶江,有18個渡口停泊著亞非各地的蕃舶,又有蚶江通往泉郡40餘里長的商旅大道。
明清,蚶江為“泉州總口與台灣鹿仔港對渡”,泉州府五縣的對台貿易都經蚶江出入。由此,泉郡各縣客商紛紛在蚶江開設商鋪、貨棧、郊行,街道縱橫交錯,商業十分鼎盛。
商業日興,商人日眾,商行日增,使蚶江成為泉郡的商業重鎮,商業發達僅次於府城。故石獅地區流傳著一句俗語:“小節到龜湖、大節上蚶江”。?
如今,當年繁華的古街依在。它形成於宋代,沿著晉江流向而建。至清初遷界成廢墟,復界後按遷界前的遺址重新建成,保存宋代遺風。
蚶江古街全長370米,寬3至5米,店面108間,分為頂街頭、中街、三姓街三段。還連線有幾條舊小街:鹽墟街、賣魚街、小街仔、水汫下街,以及典當埕(典當鋪)、夯鰳井巷(魚攤)、五穀墟、牛墟、染坊、油坊、磨坊、錢莊、牙行、帆寮等遺址。?
發展
1991年8月,台灣“音樂教父”許常惠教授率其兄弟姐妹及子女一行11人,遵先母遺囑千里迢迢來蚶江尋根。當他們走進蚶江古街時,驚訝地說:“多象我們鹿港的‘不見天街’ 啊!”
著名作家郭風一行參觀古街後,撰文《蚶江筆記》贊道:“這是清代濱海港口市街的格局、模式,這條古街未被‘改建’,因為留下這樣一道歷史景象,是合適的,必要的!”?
蚶江“一線天街”有力地見證了閩台“蚶江鹿港對渡史”和當年蚶江繁華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