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以圖像做引子,配以圖說,展示中國人千萬年來精神世界所保有的生命信仰。從岩畫、玉器、彩陶、青銅、漆器、絲綢、書、畫、建築等等大量的圖片中闡述其間所蘊含的風骨,從而去觀照中華民族的心性光輝(精神結晶)。文化要化育的是人的精神,而精神顯出的就是一個人的心性,那么,承載心性的就是文物(即藝術品)。了解昨天的自己,圖片中這些實實在在的文物可以讀出我們昨天的心跡。心跡是有血性的,是鮮活的。《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用一管筆為繩索,緊緊地扯拉住古聖賢的用心之道,直接步入中國人的人文信仰“天人合一”的大情境裡。文化只活在日用中,要活出中國人的精神不去體證往聖的用心之道,那么中華文明只是鏡中花。借書道的生成與發展,直接闡釋中國人的文化智慧與生命智慧是本書在當下“別有開發,能自建樹”的貢獻。作者在《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中這樣寫到:“書道作為‘游於藝’的用心之道,它是要建立起中國人觀看天地人生並獲得良知良能的自覺,這是一條水歸其壑的覺悟之路。”
基本介紹
- 書名: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頁數:251頁
- 開本:16
- 作者:王林海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770535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不同於純粹講書法的書,它視野寬闊,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以圖說的形式從中國神話傳說入手,在評說岩畫、玉器、彩陶、青銅、漆器、絲綢、字畫、民居等物品的同時,梳理了中國書道的發展脈絡,展現了中國文化的氣象,在介紹中國書道的筆法、心要與精神的同時,揭示了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可謂是一物一景皆見精神,一筆一划盡顯風骨。讓我們得以在一筆一划中體會自己民族的人文情懷,感應自己的本來面目,活出“象天法地”的中國人精神。《一管筆:活出中國人的精神》圖文並茂,便於讀者的理解和接受。
作者簡介
王林海,書畫家,鑑賞家,當代隱者,承繼中國書道之法脈,“先生之教,繼往聖,開來學,將有功於斯世也。”曾經在國內國外舉辦畫展多次,近十年,沉潛於揣摩古人用心之道,避隱香山,終得心源。深深受益並識得中國文化的好,凝其心得,遂成此書,與讀者分享。
圖書目錄
出版者言
自序藝術是活出來的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孩童時代
上下五千年,對中國人來說,就是“思接千載,目極八方”。這不是時空概念,而是承接古人的用心。過往的聖賢正是昨天的自己,開天闢地的不是盤古,而是昨天的我們。
五個故事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牛郎織女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人人生來就有的能力
會飛的中國人
刻在澡盆上的九個字
觀岩畫
觀玉器
觀彩陶
第二章 中國人的文化要求
中國人為藝,要求返璞歸真,存赤子之心,它告訴我們一切“游於藝”的行為必須回到生命中來,回到那個當下存在的自我,否則便是在說謊、自欺、欺人。
藝就是無中生有
氣質
風格
境界
精神
造字
心與物
取象知形
會意
詩性
變易與不易
發現“氣”
青銅:氣的舞蹈
漆器:韻的實現
絲綢:氣韻生動
畫:升華之道
中國畫的精神
王羲之
王維
蘇東坡
第三章 寫字不再只是寫字
拿起毛筆,不是為了寫一手漂亮的好字,而是要解決人的問題。通過學習書道,修煉書道,變化自己的氣質,陶冶自己的性靈。
由書進道
符
甲骨文
金文
秦篆
漢隸
唐楷
草書
行書
文房四寶
筆
墨
紙
硯
無用之用
書道對待觀
力
勁
氣
意
象
神
執筆
運筆
布氣
書道法要
平
圓
留
松
放
書道心要
正
直
通
泰
書中見人
王獻之的故事
傅山的故事
黃賓虹的故事
第四章 從書道到安居之道
我們可以從書道世界裡去感受古人的用心、感受我們民族的人文情懷。中國人的建築也是一點墨化顯出來的。我們可以通過書道來變化氣質,陶冶性靈,移風易俗,中國建築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詩性的安居
風水樹
門臉
明堂
天井
窗
花園
樑柱
牆
迴廊
水榭
檐
頂
基
青藤書屋
第五章 說說遊學
中國人讀萬卷書而後行萬里路,是要到天地間去讀無字天書,“觀天文以察時變,觀人文以化天下”,把“文化”這兩個字在自己的生命里激活,成就自己的生命精神。
師天地造化
致曲阜遊學同行者的一封信
附錄
書道十不、十要觀
我的老師陳我鴻
陳我鴻先生的話
我的老師朱豹卿
朱豹卿先生的《冥思偶錄》
後記
自序藝術是活出來的
第一章 中國文化的孩童時代
上下五千年,對中國人來說,就是“思接千載,目極八方”。這不是時空概念,而是承接古人的用心。過往的聖賢正是昨天的自己,開天闢地的不是盤古,而是昨天的我們。
五個故事
夸父追日
女媧補天
牛郎織女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人人生來就有的能力
會飛的中國人
刻在澡盆上的九個字
觀岩畫
觀玉器
觀彩陶
第二章 中國人的文化要求
中國人為藝,要求返璞歸真,存赤子之心,它告訴我們一切“游於藝”的行為必須回到生命中來,回到那個當下存在的自我,否則便是在說謊、自欺、欺人。
藝就是無中生有
氣質
風格
境界
精神
造字
心與物
取象知形
會意
詩性
變易與不易
發現“氣”
青銅:氣的舞蹈
漆器:韻的實現
絲綢:氣韻生動
畫:升華之道
中國畫的精神
王羲之
王維
蘇東坡
第三章 寫字不再只是寫字
拿起毛筆,不是為了寫一手漂亮的好字,而是要解決人的問題。通過學習書道,修煉書道,變化自己的氣質,陶冶自己的性靈。
由書進道
符
甲骨文
金文
秦篆
漢隸
唐楷
草書
行書
文房四寶
筆
墨
紙
硯
無用之用
書道對待觀
力
勁
氣
意
象
神
執筆
運筆
布氣
書道法要
平
圓
留
松
放
書道心要
正
直
通
泰
書中見人
王獻之的故事
傅山的故事
黃賓虹的故事
第四章 從書道到安居之道
我們可以從書道世界裡去感受古人的用心、感受我們民族的人文情懷。中國人的建築也是一點墨化顯出來的。我們可以通過書道來變化氣質,陶冶性靈,移風易俗,中國建築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
詩性的安居
風水樹
門臉
明堂
天井
窗
花園
樑柱
牆
迴廊
水榭
檐
頂
基
青藤書屋
第五章 說說遊學
中國人讀萬卷書而後行萬里路,是要到天地間去讀無字天書,“觀天文以察時變,觀人文以化天下”,把“文化”這兩個字在自己的生命里激活,成就自己的生命精神。
師天地造化
致曲阜遊學同行者的一封信
附錄
書道十不、十要觀
我的老師陳我鴻
陳我鴻先生的話
我的老師朱豹卿
朱豹卿先生的《冥思偶錄》
後記
後記
學習中國文化,說實在話,就是學習人文傳統。那么“傳統”,傳什麼?統什麼呢?傳的是古聖賢的用心之道,統的是“止於至善”。曾子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一句話把人文傳統的對待觀說清楚了,中國文化行的就是這個“道”,沒什麼可討論的。
辛亥革命一百年了!整整一個世紀,中國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勇敢踏上了一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踐行之路。這一努力是要重新建立起適應於我們在這個時位的生命信念,利益自己,利益人類社會。中南海的正門懸掛著“新華門”三個字,其旨趣可以說籠括了我們這一百年的努力方向,同時也闡明了中華民族在這一刻“其命維新”的人文精神。文化的功用在於化育人的精神,文是手段,化是功用,手段與功用要看它的去處,那就是人文精神。精神就是方向,占稱“志向”。談文化,我們要看清自己的腳下,認清自己的去處,我們現在活成這樣,首先要自肯,其次要承擔,否則,腳步就會錯亂、發虛。文化有路嗎?有。它就在自己的腳下。它的方向在哪裡?不在人文安立的東、西、南、北、中,而在人心裡。“止於至善”作為中國文化努力的方向,清晰地點出了這一點。
千萬年的中國文化大河未曾一刻停止過它的澎湃,《一管筆》這本小冊子從夸父談起直到明清家居的對待觀,可謂一幅壯麗的畫卷。說了這么一些話,用了這么一些圖,目的是想讓有志於了解中國人文精神的人與我一同感應這圖卷背後的龍吟聲,共同在活著的當下使自己本具的龍氣甦醒,為人類的今天補益、增善。我們要復興傳統的先進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這是有主次的,這個問題關係到民族文化立於世界之林生死剛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辨明的。
中國人創造了千萬年的文明,這是中國文化結的果,現在我ff:要重建自己的文化信念,結出新的果,那么了解昨天的自己,去想一想,去問一問,這是很有必要的。古聖賢就是昨天的我們,他們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我們自己心中要有數,否則,從何談“古為今用”呢?!往回想,往回看,沒什麼了不起的功用,只是看清自己腳下,把當下的該下的功夫做切實了而已。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別的民族創造的文明,了解他們的文化用心,有了這見識我們便可以用它來觀照自己當下下功夫的地方是否保有人類共同揚舉的善。占人要求我們“思接乾載,目極八方”就是為這個。
我的老師在病危臨終前,囑咐我要“不復古人一筆,不復自己一筆”。這是他老人家希望我這位後生時時保有常新的生命狀態,還要求我要對中國人文精神起絕對的“信”,並告誡我:“如果做不到這,你永遠是一無根之木,在中西文化交媾的時下,你會成為驢馬所生的騾子,不會有再生力啦!”
《一管筆》作為書名,我想用它來紀念我的老師們,同時也想藉以用它來記寫我深受中國人文傳統恩澤的感激之情!
王林海於北京老實書房
辛亥革命一百年了!整整一個世紀,中國人憑藉著自己的智慧與勇敢踏上了一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踐行之路。這一努力是要重新建立起適應於我們在這個時位的生命信念,利益自己,利益人類社會。中南海的正門懸掛著“新華門”三個字,其旨趣可以說籠括了我們這一百年的努力方向,同時也闡明了中華民族在這一刻“其命維新”的人文精神。文化的功用在於化育人的精神,文是手段,化是功用,手段與功用要看它的去處,那就是人文精神。精神就是方向,占稱“志向”。談文化,我們要看清自己的腳下,認清自己的去處,我們現在活成這樣,首先要自肯,其次要承擔,否則,腳步就會錯亂、發虛。文化有路嗎?有。它就在自己的腳下。它的方向在哪裡?不在人文安立的東、西、南、北、中,而在人心裡。“止於至善”作為中國文化努力的方向,清晰地點出了這一點。
千萬年的中國文化大河未曾一刻停止過它的澎湃,《一管筆》這本小冊子從夸父談起直到明清家居的對待觀,可謂一幅壯麗的畫卷。說了這么一些話,用了這么一些圖,目的是想讓有志於了解中國人文精神的人與我一同感應這圖卷背後的龍吟聲,共同在活著的當下使自己本具的龍氣甦醒,為人類的今天補益、增善。我們要復興傳統的先進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先進文化,這是有主次的,這個問題關係到民族文化立於世界之林生死剛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深思辨明的。
中國人創造了千萬年的文明,這是中國文化結的果,現在我ff:要重建自己的文化信念,結出新的果,那么了解昨天的自己,去想一想,去問一問,這是很有必要的。古聖賢就是昨天的我們,他們想些什麼?做些什麼?我們自己心中要有數,否則,從何談“古為今用”呢?!往回想,往回看,沒什麼了不起的功用,只是看清自己腳下,把當下的該下的功夫做切實了而已。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別的民族創造的文明,了解他們的文化用心,有了這見識我們便可以用它來觀照自己當下下功夫的地方是否保有人類共同揚舉的善。占人要求我們“思接乾載,目極八方”就是為這個。
我的老師在病危臨終前,囑咐我要“不復古人一筆,不復自己一筆”。這是他老人家希望我這位後生時時保有常新的生命狀態,還要求我要對中國人文精神起絕對的“信”,並告誡我:“如果做不到這,你永遠是一無根之木,在中西文化交媾的時下,你會成為驢馬所生的騾子,不會有再生力啦!”
《一管筆》作為書名,我想用它來紀念我的老師們,同時也想藉以用它來記寫我深受中國人文傳統恩澤的感激之情!
王林海於北京老實書房
序言
藝術是活出來的
受家庭影響,我從小喜歡塗塗畫畫,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至今,從未間斷。就是因為有了這么一點點對書畫的愛,使生命中有了一台永不停息的發動機,在生命行進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許多次生不得、死不得的險境,險些要了命。現在回想還真的應該感謝我的這一點愛,人生若沒有了愛,想想都後怕。
有了這點對書畫的愛,在人生道路上便會遇到有關於書畫的老師,是老師找你呢,還是你找老師呢?回想起來並不是太清晰。我有幸遇見的老師大多都深愛著傳統文化。我的青少年時代正逢“文革”後期,在那個年代有人學書畫老師會很高興的,他們不僅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他們的所知和所能,同時,還會把你視為他們的孩子一般,以至於把你當成知音。這該算是我的福氣,很幸運。
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受人點撥我去了山東曲阜跟隨陳我鴻先生學藝,這是我第一位磕頭拜師的先生。陳老師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邊幅,在藝術中則是位一往情深、勇猛精進的善知識。我在老師身邊待了三年,修持的主課是臨摹古人的書畫文本;其二就是出去雲遊聽老師談天說地,生大情懷。如果說我現在有了一些對中國藝術的見識,那應該歸功於陳老師的啟蒙。後來由陳老師推薦我去了杭州拜朱豹卿先生為師,朱老師是一位博學多聞、心性耿直的人,在生活中恬淡虛無,非常低調;在藝術中是一位“楖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的志士。記得與老師第一次見面,拿了一批畫作的照片給他看。這些照片的內容有兩路,一路是所謂變法新畫,探索在宣紙上的各種可能性的現代國畫;另一路是學習古人的習作。先生漫不經心地、像發撲克牌一樣看完這些照片,沒說話,只問了有關陳老師近況的一些事。一個下午我坐在朱老師辦公室,不知所措,不知道老師能否收下我這個學生。下班後,我跟在老師屁股後面,一直走了好遠,先生突然開口問:你是要學習傳統呢,還是要學習現代呢?我一愣,急忙回答:傳統的。就這樣老師收下了我這個學生。後來老師給我講課,手裡拿著一支筆,點點畫畫,開始了我學習“傳統筆墨精神”的歷程。一支筆、一點墨層層地被撥進去,又一層層地演化開來,這支筆就像電影的放映鏡頭,展示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長卷。我在老師身邊待了三年就來了北京,當時覺得自己已承接了老師所傳“一點萬法齊備”的書道法脈,時隔二十多年,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好笑,我不僅沒有承接到法脈,說句實在話,連對法脈的淨信都沒有。
我的兩位老師都待我如子,非常愛我,他們生前除了傳授給我中國筆墨精神以外,很少要求我在藝術創作上符合他們的心愿。老師說:“藝術是活出來的,是從生命中長出來的,學不來的。筆墨是通道,要學,沒有這個,筆下不能見人。”我到北京後,還是搞我的所謂現代國畫,世界各地辦展覽、賣畫,自鳴得意得很。
九六年在歐洲辦畫展遊學,後來去了埃及,那次遊學在我生命中引發了一次巨變,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一生。回憶這段日子很有意思,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歐洲的自然環境、社會次序、藝術的自由、人心的爛漫和大地上大量的博物館、宗教建築,一下子把我給震懾住了。一個沒有多少墨水、見識不多的文藝青年,被這一嶄新的氣象攝受住,那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當時卻在我心裡滋生出一種憤怒,這個憤怒就是覺得自己無知。說實話,在國內對歐洲文明的認知,完全是一種誤讀,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真實面目。後來我帶著這種情緒到了埃及,在尼羅河上漫遊。有一天,我望著金字塔突然哭了,當時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哭,只覺得心裡很酸楚,也許是偉大文明淪落的蒼涼,也許是埃及文化斷滅造成的衰相,使我照見了現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處境,以及何為中國人的疑問?總之,心中升起了一種傷感和對自己的不滿。回國後,在家裡睡了幾個月的懶覺,人就像泄了氣的氣球,蔫了。後來強打精神尋訪老師朋友,試圖從他們那裡聽到能為我指點迷津的隻言片語,可是沒有一個人的話語能觸發我,給我出路。回到杭州,老師朱豹卿對我說:“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走,誰都幫不了你,你去讀無字天書吧!”聽老師這么一說,好像心有所悟,馬上回北京,拉上一個朋友一起開始雲遊。出發前心裡暗自盤算,如果找不到高人告訴我人生光明的路,我就一直雲遊下去。
就這樣我從九六年始到現在一直過著閒居涵養的日子,在這十五年間我廣泛結交天下的明士,參訪磕頭,從一位藝術愛好者漸漸變成了一位文化愛好者。文化很大,生活中、書本里、天地間好像無處不是,特別是要進入中國傳統文化更是讓人摸不著頭,就好像一個人置身大海之中,分不出東、西、南、北、中了。訪師、會友、磕頭、灌頂,稀里嘩啦,熱鬧之極,時而心花怒放,時而陰雲密布,在中國文化這片海洋里戲游,沒有了盡頭。生命一天天流逝,每天嘴裡還掛著“不做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儼然覺得自己像一位遁世高人。零一年出了畫冊托友人帶給老師看,沒想到從朋友那裡傳過來的話是“十年沒進步”。聽到這句話,當時我的臉都變了形,整個身心都震顫起來,不知所以了。第二天便拉上朋友驅車南下去見老師。在杭州見到老師,老師並沒有說什麼,畫冊的事一字不提,還是老樣子,拿起一支筆在紙上說他的老調調“中國筆墨精神”。老師講完了他該講的,眼神一聚極為嚴厲地對著我問:看懂了嗎?當時我的心一下子被揪起來了,“看懂了就去做,做到了才叫懂”。然後放下了筆。一句“做到了才叫懂”,迫使我在山上精勤地下了三年功夫。有一天,筆在自己手下活起來了,正像老師所說的,筆會自己動起來的。心手和暢,筆跡物質感消失了,如煙似霧的筆氣墨韻泛出的正是當下的心律與情氣。筆墨之為成了人的內心覺知與物象同構的妙用。至此,我真正確信了古聖賢“心物一如”的用心之道。記得當時都驚喜地落淚了,還作文紀念。得了,下面就得保任住,讓這種狀態長久不失,然後慢慢地把它擴大到生活里,萬事萬物中。從尼羅河的觸發到老師的棒喝,中國文化的海洋漸漸地在我的心中澄澈了起來,真正感悟到老師說我“十年沒進步”那個背後的“意”了。未得法談何變法!
學習傳統文化首先要起信,古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圈裡面,不需要呼喚信,只要明辨、參入、踐行,知其所以然,自覺就行。我們現在人並沒有生活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文化的土壤里,中國文化本有的清澈已不復存在了。現在中國文化這條河裡有許多的支流,現代的、古老的、中國的、外國的等等,就我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而言,“起信”是頭等大事。不登堂入室,在門外繞來繞去,沒有正信的學習態度是沒用的。傳統文化成了文教,成了知識,不可以的!誠心想學習傳統文化,我認為就好比一個人吃飯,飯要一口口吃,要細細咀嚼,還要用心覺受其中滋味。傳統文化就好像一個大飯缸,你想一口吃進去,沒有這個可能性。一法深入也好,一字悟入也好,要旨在於讓人真參實修,走踐行一路,落到實處,落到細處。如果不這樣,我們拿什麼來化育自己的生命呢?中國文化精深的奧秘並不神秘,只在生活日用中。聖賢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著與我們同等情氣、與我們很親的人,他們所傳的用心之道不僅切實在理,踐行之,大家都能做到。
《一管筆》這本小冊子是我學習傳統文化得利益之後對外言說的筆錄,用一管筆去照觀中國文化的全景,是老師傳授給我的用心之道,他承續的是黃賓虹、潘天壽的用心之道,黃賓虹、潘天壽承續的是他們老師所傳授的用心之道,代代相傳,未有間斷。中國人“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親證天地人生實相,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去關注。我作為踐行者,把自己的識見說出來,記在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互為激勵。
受家庭影響,我從小喜歡塗塗畫畫,這個習慣一直保留至今,從未間斷。就是因為有了這么一點點對書畫的愛,使生命中有了一台永不停息的發動機,在生命行進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許多次生不得、死不得的險境,險些要了命。現在回想還真的應該感謝我的這一點愛,人生若沒有了愛,想想都後怕。
有了這點對書畫的愛,在人生道路上便會遇到有關於書畫的老師,是老師找你呢,還是你找老師呢?回想起來並不是太清晰。我有幸遇見的老師大多都深愛著傳統文化。我的青少年時代正逢“文革”後期,在那個年代有人學書畫老師會很高興的,他們不僅會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他們的所知和所能,同時,還會把你視為他們的孩子一般,以至於把你當成知音。這該算是我的福氣,很幸運。
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受人點撥我去了山東曲阜跟隨陳我鴻先生學藝,這是我第一位磕頭拜師的先生。陳老師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邊幅,在藝術中則是位一往情深、勇猛精進的善知識。我在老師身邊待了三年,修持的主課是臨摹古人的書畫文本;其二就是出去雲遊聽老師談天說地,生大情懷。如果說我現在有了一些對中國藝術的見識,那應該歸功於陳老師的啟蒙。後來由陳老師推薦我去了杭州拜朱豹卿先生為師,朱老師是一位博學多聞、心性耿直的人,在生活中恬淡虛無,非常低調;在藝術中是一位“楖栗橫擔不顧人,直入千峰萬峰去”的志士。記得與老師第一次見面,拿了一批畫作的照片給他看。這些照片的內容有兩路,一路是所謂變法新畫,探索在宣紙上的各種可能性的現代國畫;另一路是學習古人的習作。先生漫不經心地、像發撲克牌一樣看完這些照片,沒說話,只問了有關陳老師近況的一些事。一個下午我坐在朱老師辦公室,不知所措,不知道老師能否收下我這個學生。下班後,我跟在老師屁股後面,一直走了好遠,先生突然開口問:你是要學習傳統呢,還是要學習現代呢?我一愣,急忙回答:傳統的。就這樣老師收下了我這個學生。後來老師給我講課,手裡拿著一支筆,點點畫畫,開始了我學習“傳統筆墨精神”的歷程。一支筆、一點墨層層地被撥進去,又一層層地演化開來,這支筆就像電影的放映鏡頭,展示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藝術長卷。我在老師身邊待了三年就來了北京,當時覺得自己已承接了老師所傳“一點萬法齊備”的書道法脈,時隔二十多年,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好笑,我不僅沒有承接到法脈,說句實在話,連對法脈的淨信都沒有。
我的兩位老師都待我如子,非常愛我,他們生前除了傳授給我中國筆墨精神以外,很少要求我在藝術創作上符合他們的心愿。老師說:“藝術是活出來的,是從生命中長出來的,學不來的。筆墨是通道,要學,沒有這個,筆下不能見人。”我到北京後,還是搞我的所謂現代國畫,世界各地辦展覽、賣畫,自鳴得意得很。
九六年在歐洲辦畫展遊學,後來去了埃及,那次遊學在我生命中引發了一次巨變,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一生。回憶這段日子很有意思,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歐洲的自然環境、社會次序、藝術的自由、人心的爛漫和大地上大量的博物館、宗教建築,一下子把我給震懾住了。一個沒有多少墨水、見識不多的文藝青年,被這一嶄新的氣象攝受住,那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當時卻在我心裡滋生出一種憤怒,這個憤怒就是覺得自己無知。說實話,在國內對歐洲文明的認知,完全是一種誤讀,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真實面目。後來我帶著這種情緒到了埃及,在尼羅河上漫遊。有一天,我望著金字塔突然哭了,當時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哭,只覺得心裡很酸楚,也許是偉大文明淪落的蒼涼,也許是埃及文化斷滅造成的衰相,使我照見了現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處境,以及何為中國人的疑問?總之,心中升起了一種傷感和對自己的不滿。回國後,在家裡睡了幾個月的懶覺,人就像泄了氣的氣球,蔫了。後來強打精神尋訪老師朋友,試圖從他們那裡聽到能為我指點迷津的隻言片語,可是沒有一個人的話語能觸發我,給我出路。回到杭州,老師朱豹卿對我說:“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走,誰都幫不了你,你去讀無字天書吧!”聽老師這么一說,好像心有所悟,馬上回北京,拉上一個朋友一起開始雲遊。出發前心裡暗自盤算,如果找不到高人告訴我人生光明的路,我就一直雲遊下去。
就這樣我從九六年始到現在一直過著閒居涵養的日子,在這十五年間我廣泛結交天下的明士,參訪磕頭,從一位藝術愛好者漸漸變成了一位文化愛好者。文化很大,生活中、書本里、天地間好像無處不是,特別是要進入中國傳統文化更是讓人摸不著頭,就好像一個人置身大海之中,分不出東、西、南、北、中了。訪師、會友、磕頭、灌頂,稀里嘩啦,熱鬧之極,時而心花怒放,時而陰雲密布,在中國文化這片海洋里戲游,沒有了盡頭。生命一天天流逝,每天嘴裡還掛著“不做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儼然覺得自己像一位遁世高人。零一年出了畫冊托友人帶給老師看,沒想到從朋友那裡傳過來的話是“十年沒進步”。聽到這句話,當時我的臉都變了形,整個身心都震顫起來,不知所以了。第二天便拉上朋友驅車南下去見老師。在杭州見到老師,老師並沒有說什麼,畫冊的事一字不提,還是老樣子,拿起一支筆在紙上說他的老調調“中國筆墨精神”。老師講完了他該講的,眼神一聚極為嚴厲地對著我問:看懂了嗎?當時我的心一下子被揪起來了,“看懂了就去做,做到了才叫懂”。然後放下了筆。一句“做到了才叫懂”,迫使我在山上精勤地下了三年功夫。有一天,筆在自己手下活起來了,正像老師所說的,筆會自己動起來的。心手和暢,筆跡物質感消失了,如煙似霧的筆氣墨韻泛出的正是當下的心律與情氣。筆墨之為成了人的內心覺知與物象同構的妙用。至此,我真正確信了古聖賢“心物一如”的用心之道。記得當時都驚喜地落淚了,還作文紀念。得了,下面就得保任住,讓這種狀態長久不失,然後慢慢地把它擴大到生活里,萬事萬物中。從尼羅河的觸發到老師的棒喝,中國文化的海洋漸漸地在我的心中澄澈了起來,真正感悟到老師說我“十年沒進步”那個背後的“意”了。未得法談何變法!
學習傳統文化首先要起信,古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圈裡面,不需要呼喚信,只要明辨、參入、踐行,知其所以然,自覺就行。我們現在人並沒有生活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文化的土壤里,中國文化本有的清澈已不復存在了。現在中國文化這條河裡有許多的支流,現代的、古老的、中國的、外國的等等,就我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而言,“起信”是頭等大事。不登堂入室,在門外繞來繞去,沒有正信的學習態度是沒用的。傳統文化成了文教,成了知識,不可以的!誠心想學習傳統文化,我認為就好比一個人吃飯,飯要一口口吃,要細細咀嚼,還要用心覺受其中滋味。傳統文化就好像一個大飯缸,你想一口吃進去,沒有這個可能性。一法深入也好,一字悟入也好,要旨在於讓人真參實修,走踐行一路,落到實處,落到細處。如果不這樣,我們拿什麼來化育自己的生命呢?中國文化精深的奧秘並不神秘,只在生活日用中。聖賢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著與我們同等情氣、與我們很親的人,他們所傳的用心之道不僅切實在理,踐行之,大家都能做到。
《一管筆》這本小冊子是我學習傳統文化得利益之後對外言說的筆錄,用一管筆去照觀中國文化的全景,是老師傳授給我的用心之道,他承續的是黃賓虹、潘天壽的用心之道,黃賓虹、潘天壽承續的是他們老師所傳授的用心之道,代代相傳,未有間斷。中國人“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親證天地人生實相,值得我們現在的人去關注。我作為踐行者,把自己的識見說出來,記在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互為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