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蜜糖原則

一滴蜜糖原則我們每天都會遭到無常的風雨的侵襲,因迷惘和煩惱而感到痛苦,最後死於疾病和衰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一滴蜜糖原則
  • 外文名:The principle of a drop of honey
  • 背景:忽然後面出現了一群餓狼
  • 後果:最後死於疾病和衰老
故事一,故事二,

故事一

有個旅客在沙漠裡走著,忽然後面出現了一群餓狼,追著他來想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驚,拚命狂奔,為生命而奮鬥。
就在餓狼快追上他時,他見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顧一切跳了進去。
那口井不但沒有水,還有很多毒蛇,見到有食物送上門來,昂首吐舌,熱切引項以待。
他大驚失神下,胡亂伸手想去抓到點什麼可以救命的東西,想不到竟天從人願,給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間橫伸出來的小樹,才把他穩在半空處。 於是乎在上有餓狼,下有毒蛇中,不過那人雖陷身在進退兩難的絕境,但暫時總算是是安全的。
就在他鬆了一口氣的時刻,奇怪的異響傳入他的耳內。他駭然循聲望去,魂飛魄散地發現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齒咬著樹根,這救命的小樹已是時日無多了。
就在這生死一瞬的時刻,他看到了眼前樹葉上有一滴蜜糖,於是他忘記了上面的餓狼,下面的毒蛇,也忘掉了快要給老鼠咬斷的小樹,閉上眼睛,伸出舌頭,全心全意去舔嘗著那滴蜜糖。
點評:現實中很少有人品嘗得到這“蜜糖”的美好滋味,因為我們混濁的眼裡只看見兇猛的“狼”和狡猾的“老鼠”,對近在咫尺的蜜糖卻視而不見。其實這滴蜜糖就在我們輕柔的呼吸間生長著。它是那樣甜蜜,那樣真切,就像是一顆炙熱的心,燃燒著對生命最熱切的渴望,蘊藏著對人生最真切的感悟:珍惜即刻的美好,隨緣即是福。

故事二

佛教典籍《雜寶藏經》里“一滴蜜糖”故事:
有一天,一位旅人在荒野里行走,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悽厲的叫聲。他回頭一看,一頭髮了瘋的大象正朝他沖了過來。
他慌忙撒腿就跑,發現前面有一口枯井。井邊有一棵高大的樹木,下垂的藤條正好垂向井中。
他大喜過望,連忙順著藤蔓向井內溜去。
鬆了一口氣後,他仔細地打量四周,發現有一條毒蛇正盤踞在井中,井壁還有四條毒蛇圍著他,五條蛇都昂著頭,向他吐著信子,好像隨時都要向他發起攻擊似的。
旅人大驚失色,趕緊朝上觀看,只見黑白兩隻老鼠正在啃噬著他所緊攥著的藤條。
旅人進退維谷,只好聽天由命。這時,突然有一滴甜甜的蜜汁滑入他的嘴中,他用舌頭舐了舐,也感到一絲安慰。可是,頃刻間,一群蜜蜂傾窠而出,將他螫得體無完膚。
儘管疼痛難忍,旅人仍然緊緊抓住藤條不放。可是,不知什麼時候,一把野火把藤條燒焦了,旅人的性命已經危在旦夕……
點評:這則寓言出自佛教典籍《雜寶藏經》,釋尊借這則故事來比喻人的命運。荒野是迷茫的世界,旅人為眾生,瘋狂的大象象徵無常的暴風雨,井中是人世,樹代表人的生命,井底的毒蛇象徵死亡,四條毒蛇是構成身體的四大要素,黑白兩色的老鼠代表夜與晝,蜂蜜是快樂,蜜蜂指的是徹悟,而野火則用來比喻疾病和衰老。
啟示:這則故事暗示我們每天都會遭到無常的風雨的侵襲,因迷惘和煩惱而感到痛苦,最後死於疾病和衰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