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完人類一戰的歷史

一本書讀完人類一戰的歷史

《一本書讀完人類一戰的歷史》是2015年1月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佳。

基本介紹

  • 書名:一本書讀完人類一戰的歷史
  • 作者:崔佳
  •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頁數:384 頁
  • 定價:3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58113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第1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大戰之一,那血雨腥風的戰場,那慘無人道的殺戮,那血肉橫飛的場景,讓人刻骨銘心、回味無窮;又讓人驚心動魄、唏噓不已,《哈佛歷史叢書:一本書讀完人類一戰的歷史》從一個個硝煙瀰漫的戰爭故事中,讓你品讀一戰的著名戰役,記住歷史,珍惜和平。

圖書目錄

第一篇 “一戰”拉開序幕
普法戰爭埋下“一戰”的種子
普法戰爭使普魯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結束了之前法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改變了歐洲各國關係的態勢,世界從此進入了強國角力的時代
動盪的巴爾幹,歐洲的火藥桶
1914年,由於拼湊而成的國家之間形成了不安定的疆界,使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極特別的地方。在這裡,各個地區的人說著自己的語言,而語言是認同感的主要支柱,且每個地區都擁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這就更加加深了彼此間的矛盾。19世紀以來,巴爾幹半島就是各種勢力相互角逐最激烈的地區,這一地區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
戰爭序幕拉開
1914年6月28日,是塞爾維亞的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槍殺。此次刺殺行為點燃了“一戰”的導火索,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巨大災難。
第二篇 西線戰場
激戰列日要塞與馬恩河
在西線戰場,德意志帝國擔心面對法國和俄羅斯的夾擊會陷入漫長的兩面作戰,因此德國的施利芬計畫被設計成一場閃電戰,通過借道比利時,以雷霆之勢一舉擊敗法國,然後再轉移西線大軍到東線,以擊退俄羅斯的軍隊。為了達成這項目標,德軍必須借道比利時,而在德軍向比利時推進的路線上,發生了列日要塞激戰與馬恩河激戰。
比利時小鎮伊普爾的化學戰
伊普爾是比利時境內弗蘭德斯省的一座風景優美的城鎮,一年四季,城鎮內都鮮花瀰漫,香氣四溢,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4月22日,伊普爾作為西線戰場的一道防線,卻被德軍施放的氯氣所籠罩。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伊普爾之霧在這裡瀰漫,無數聯軍士兵在不知不覺中命喪黃泉。伊普爾沒有因為它的美麗景色而聞名於世,卻因為在這裡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化學戰而留名于軍事史。從伊普爾化學戰開始,生物武器正式登上了人類戰爭的舞台,從此以後,化紋辯詢寒學武器開始在世界各大戰場如幽靈一樣遊蕩,奪去無數人的生命,給世界人民留下陰森可怕的回憶。
凡爾登決戰,殘酷的“絞肉機”
1916年德意志帝國決定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打敗法國,德軍統帥部選擇法國的凡爾登要塞作為進攻目標,凡爾登“一戰”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100萬人。由於傷亡慘重,凡爾登戰場被稱為“絞肉機”、“屠場”和“地獄”匙背燥。此戰讓法國受到重創,而德軍的動脈也被割斷了。
索姆河戰役與阿拉斯攻勢
索姆河戰役是“一戰”中雙方傷亡都十分慘重的塹壕戰。雙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戰中最多的。在此戰中協約國在西南戰線的勝利,使得習項棗炒戰局的主導權逐漸從德國移向協約國。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中坦克首次登場,顯示了其巨大的威力。
尼韋爾攻勢,法軍的大災難
法國將領尼韋爾在擔任元帥之前,曾志得意滿地宣告:“我的戰法已經經過檢驗。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一定勝利。”可尼韋爾攻勢進行到最後,連尼韋爾也認識到,那是一場大災難。戰後,他企圖推卸責任,但遭到無情的拒絕。
帕斯鑽享尚爾戰役,勝得很慘烈
帕斯尚爾戰役,又稱為第三次凝屑朽伊普雷戰役,從1917年7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1月6日結束。這次戰役是指英軍統帥率領部隊攻占比利時的帕斯尚爾,以摧毀德軍在該地的潛水艇基地的戰役。這是一場殘酷的拉鋸戰,傷亡人數驚人,聯軍共有32.5萬人傷亡,德軍則有26萬人傷亡,戰役最後以英軍和加拿大軍隊攻占帕斯尚爾而宣告結束。
康布雷戰役:坦克部隊的出現
康布雷戰役是1917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期間,英軍和德軍在康布雷地域進行的一次交戰。此役是大規模使用厚簽笑坦克的第一個範例,對於軍事學術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步兵與坦克協同動作原則和對坦克防禦原則的形成,均與這次戰役有著密切的聯繫。
魯登道夫破產的“米夏埃爾”攻勢
1917年年底,德國速勝速決的願望被打破,徹底陷入了“一戰”的泥潭中,兵源枯竭,經濟蕭條,政治混亂,危機四伏。1918年,德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上任伊始,就計畫將發動了一場大的攻勢,準備在西線集中德國所能動用的全部兵力,一舉將協約國徹底擊潰,這次行動代號為“米夏埃爾”攻勢。
亞眠之戰,德軍的“ 黑日”來再慨說臨
1918年8月8日,協約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聯軍組織20多個師、500多輛坦克,對德軍的“亞眠防線”發動了大規模的奇襲戰,史稱亞眠戰役。此戰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
默茲-阿戈訥戰役
在德國投降前的9、10月,60萬美軍進入默茲-阿戈訥作戰,迫使德軍將領魯登道夫動用他的27個最精良的後備師,以增援其搖搖欲墜的默茲-阿戈訥戰線。美軍成功吸引了這些德軍部隊,因此大大地減輕了其他防區的英法聯軍的負擔。
聖米耶勒戰役:美軍首次單獨作戰
1918年9月12日,在西線戰場上,美國遠征軍發動了收復聖米耶勒突出部之戰。這次戰役是“一戰”期間美軍第一次單獨組織實施的大規模進攻戰役。此次戰役從9月12日開始,到9月15日結束,美國遠征軍重創了德軍。
第三篇 東線戰場
坦能堡會戰,俄國的噩夢
坦能堡會戰開始於1914年8月17日,結束於9月2日,最終的結果是德軍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俄軍。從軍事角度而言,坦能堡戰役在戰略上採取了以內線作戰攻其一路的打法,在戰術上採取了擊潰兩翼再合圍中央主力的打法。
布魯西洛夫攻勢,同盟國覆滅開始
布魯西洛夫攻勢開始於1916年6月4日,在8月初結束。這是俄國發動的,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上的同盟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聯軍的戰役。布魯西洛夫攻勢的交戰地點是烏克蘭的倫伯格、哥佛爾及陸斯克等城鎮。此次攻勢由俄軍西南戰線主帥布羅魯洛夫指揮。
加利西亞戰役
俄軍發動的加里西亞戰役,使德國被迫從西線調大量兵力轉到東線俄國戰場上,這就從客觀上緩和了西線英法軍隊的困境。加利西亞戰役還有力地援助了塞爾維亞軍隊,使德意志同盟的戰略戰役能力削弱,使他們打算迅速結束戰爭的願望也就此落空。在加利西亞戰役中,奧匈帝國的表現非常引人注目,其參謀長康拉德剛愎自用,使奧匈帝國最終輸掉了這場戰役,奧匈帝國也因此開始走向終結。
羅茲戰役,俄軍未能進入西里西亞
在東線戰場,羅茲戰役是一場重要的戰役,在戰役中,德軍將一個俄集團軍包圍在羅茲,然後他們自己又被俄軍完全包圍了。雙方都盡力使己方擺脫被包圍殲滅的遭遇,在筋疲力盡的情況下,俄軍固守羅茲到12月6日。經過此戰役,俄軍傷亡慘重,不得不進入休整階段,這使俄軍進入西里西亞的願望徹底破滅了。
俄國克倫斯基攻勢
俄國經歷了三年戰爭,國民經濟即將崩潰,人民哀聲怨道,資產階級的“二日革命”因此爆發,沙皇被推翻,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臨時政府上台。以克倫斯基為首的俄國臨時政府為了鞏固其統治,配合西線英法聯軍作戰,決定於當年6月對德奧聯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史稱“克倫斯基攻勢”。
第四篇 其他戰線
燒到非洲的戰火
“一戰”前,德國在東非有自己的殖民地,而且建立了殖民政府,“一戰”爆發後,協約國一方的英國、比利時和葡萄牙都準備得這塊殖民地,但是一直到“一戰”結束,德國政府正式投降了,協約國也沒有占領這塊德國殖民地。這是因為,這塊殖民地的守衛者是福爾貝克,他的一生,就從來沒打過一場敗仗。
羅馬尼亞戰爭,令人反思
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27日參戰,首都布加勒斯特就在同年12月6日陷落,並迅速被滅國。這段短暫的戰爭,卻給世人一個可以引以為鑑的教訓,即軍隊的數量不如組織人員的素質重要,優秀的組織工作加上能幹的指揮官,就會降低對方“數量優勢”的價值。
義大利“背叛”,卡波雷托災難
“一戰”前,義大利與德國、奧匈帝國組成“三國同盟”,但義大利在“一戰”中卻加入了協約國,並在191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根據德國與奧匈帝國的同盟國關係,也就意味著義大利要對德國開戰。但義大利財政枯竭,而且懼怕德國,決定暫不對德國宣戰。直到1916年8月28 日,當義大利認為國家安全得到了保障,不再懼怕德軍報復,這才對德宣戰。德國鄙夷義大利,視義大利這種行為為背叛。奧匈帝國的康拉德將軍稱義大利為“背信棄義的義大利”。
青島戰役,日軍打敗德軍
青島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和英國共同攻占當時由德國控制的中國青島的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非正義戰役。戰役於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本在這場戰役中獲勝,占領青島。這是“一戰”期間,日本首次與德國正面交鋒,同時也是日本首次與英國聯合參戰。
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的海軍大臣邱吉爾提出一個作戰計畫,即達達尼爾計畫,要求英國皇家海軍發動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一舉攻下奧斯曼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進而占領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從戰略上看,這是一個偉大的構想,如果英軍在此戰中獲勝,就可以切斷土耳其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聯繫,讓奧斯曼土耳其受到重創,逼其退出“一戰”。其次,上述的聯繫被切斷,那么德國通過土耳其運輸石油的通道也相應被切斷了,德國的飛機大炮軍艦都有可能因為沒有石油而無法開動,德國的戰鬥力會因此下降。再次,英軍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後,英國的船隻可以順利通過這個海峽對盟國俄國進行海運補給,讓在困境中的俄國迅速恢復活力,好投入更多的兵力在東線牽制德軍,這樣就可以減輕英法在西線對德作戰的壓力。
耶路撒冷之戰,英國唯一大勝
1917年是英軍受挫和傷亡人數劇增的一年,在這年裡,奪取耶路撒冷是英軍唯一的重大勝利。艾倫比的這一擊,如英國首相說,提高了英軍的士氣,並使土耳其從中歐強國俱樂部中被踢走。這使巴格達的英國部隊,毫不費力地打敗了土耳其軍隊。
艾比倫的美吉多戰役
在人類戰爭史上,美吉多戰役是決出勝負最為迅速的一場戰役。幾天之內,英軍就通過周密的計畫、英勇的戰鬥,讓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土耳其軍完全戰敗。在38天裡,英軍順利推進350英里,將整個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納入囊中。此期間,英軍戰果豐碩,殲滅了奧斯曼土耳其軍隊3個集團軍,俘獲了奧斯曼土耳其軍人7.5萬人,而英軍的傷亡卻不到5000人。
第五篇 海戰與空戰
英法海軍地中海之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實質上就是歐洲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的戰爭。在海洋貿易興盛的年代,要想爭奪世界霸權,就必須控制海洋。英國皇家海軍號稱世界第一,但是德國海軍作為後起之秀,發展很快。如果讓德軍海軍再繼續發展下去,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將被德國取代,英國人對此是無法忍受的,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與俄國的索切角海戰
索切角海戰打疼了俄國海軍,這之後,黑海海域一直處於平靜狀態,一直沒有大的海戰爆發。土耳其控制著黑海的南岸,俄羅斯控制著黑海的北岸,隔海相望,形成了對峙局面。
德國斯佩艦隊獵殺英國艦隊
德國斯佩艦隊是一支傳奇的艦隊。斯佩艦隊的司令斯佩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斯佩被德國人譽為德國海軍的軍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斯佩率領德國艦隊的4艘軍艦為避開日本軍艦的打擊,從中國青島出發,前往南美洲。斯佩艦隊經過的路途坎坷,一路上都面臨英國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隨時都有被消滅的危險,但斯佩沉著冷靜、靈活應對,給予圍堵他的英國皇家海軍以重創,成就了他在海戰史上的威名。
馬爾維納斯群島海戰
英國克拉多克艦隊慘敗於德國斯佩艦隊後,傲慢的英國人受到了打擊,激起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復仇欲望。當斯佩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支強大的英國艦隊正在南大西洋集結,準備與斯佩艦隊決一死戰,挽回英國海軍的聲譽。
日德蘭大海戰,“一戰”最大的海戰
日德蘭大海戰是“一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這場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動艦隊主力的大決戰。最終,德國公海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相比較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海戰戰術上的勝利;而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德國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幾乎毫無作為,從而使英國海軍取得了戰略上的最終勝利。
無限制潛艇戰——恐怖的水下幽靈
“無限制潛艇戰”是德國海軍部於1917年2月宣布的一種潛艇作戰方法,即德國潛艇可以事先不發警告,而任意擊沉任何開往英國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對英國進行封鎖。德國在1914年戰爭開始後,就對協約國實施潛艇戰,給英國商船和戰艦以重大打擊。德國希望6個月打垮英國,但由於英國使用了當年西班牙對付英國海盜發明的護航體制,成功地保住了運輸線。後隨著美國的參戰,協約國為打擊德國的潛艇戰,共動員艦艇和輔助艦船5000艘、飛機3000架,終於擊敗了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一戰”時,航母參加的兩次海戰
現如今的海上霸主,當之無愧是航空母艦,追溯航母的歷史,最早的航母參戰是在“一戰”期間。當時的航母不像現在這樣不可一世,初出茅廬的航母面對訓練有素地方艦隊,並不能發揮其海上飛行平台的巨大作用,留下了很多遺憾。
空中作戰,開始改變戰爭面貌
“一戰”,這在當時是一種令人無法預料的新型戰爭:龐大的軍隊、密集的士兵、彼此相隔數千米,對峙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戰線。戰前人們誰也不會料到飛機會在這次戰爭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事實證明:後來空中作戰的許多樣式,是在這場戰爭中播下了種子,而空中作戰思想,開始在軍人腦海中出現,“一戰”空戰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戰爭的面貌。
空戰格鬥,戰爭從平面到立體
“一戰”中,飛行員們把歐洲中世紀的騎士豪俠風度帶上了藍天。從此,勇敢而殘忍的決鬥走向了藍天這個新的舞台。這些空中騎士們用青春、勇敢和智慧,用汗水、鮮血和生命促進了軍用飛機的發展,戰爭模式也從平面走向立體。
第六篇 大幕落下
戰爭最後結束的日子
11月11日凌晨5時,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節火車車廂里,德國代表滿含淚水,在苛刻的停戰協定上籤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停火的訊息傳到前線,一位戰前是作家的戰士寫道:“解下繃帶,寫一首頌揚和平的詩。”一位英國軍官說:“炮火終於停止了,戰爭結束了,人們又可以規劃未來了。”一位記者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可怕的戰火熄滅了,我作為戰地記者寫好了最後一條新聞,感謝上帝!”
凡爾賽體系,埋下仇恨的種子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戰後和平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
法國將領尼韋爾在擔任元帥之前,曾志得意滿地宣告:“我的戰法已經經過檢驗。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一定勝利。”可尼韋爾攻勢進行到最後,連尼韋爾也認識到,那是一場大災難。戰後,他企圖推卸責任,但遭到無情的拒絕。
帕斯尚爾戰役,勝得很慘烈
帕斯尚爾戰役,又稱為第三次伊普雷戰役,從1917年7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1月6日結束。這次戰役是指英軍統帥率領部隊攻占比利時的帕斯尚爾,以摧毀德軍在該地的潛水艇基地的戰役。這是一場殘酷的拉鋸戰,傷亡人數驚人,聯軍共有32.5萬人傷亡,德軍則有26萬人傷亡,戰役最後以英軍和加拿大軍隊攻占帕斯尚爾而宣告結束。
康布雷戰役:坦克部隊的出現
康布雷戰役是1917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期間,英軍和德軍在康布雷地域進行的一次交戰。此役是大規模使用坦克的第一個範例,對於軍事學術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步兵與坦克協同動作原則和對坦克防禦原則的形成,均與這次戰役有著密切的聯繫。
魯登道夫破產的“米夏埃爾”攻勢
1917年年底,德國速勝速決的願望被打破,徹底陷入了“一戰”的泥潭中,兵源枯竭,經濟蕭條,政治混亂,危機四伏。1918年,德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上任伊始,就計畫將發動了一場大的攻勢,準備在西線集中德國所能動用的全部兵力,一舉將協約國徹底擊潰,這次行動代號為“米夏埃爾”攻勢。
亞眠之戰,德軍的“ 黑日”來臨
1918年8月8日,協約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聯軍組織20多個師、500多輛坦克,對德軍的“亞眠防線”發動了大規模的奇襲戰,史稱亞眠戰役。此戰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
默茲-阿戈訥戰役
在德國投降前的9、10月,60萬美軍進入默茲-阿戈訥作戰,迫使德軍將領魯登道夫動用他的27個最精良的後備師,以增援其搖搖欲墜的默茲-阿戈訥戰線。美軍成功吸引了這些德軍部隊,因此大大地減輕了其他防區的英法聯軍的負擔。
聖米耶勒戰役:美軍首次單獨作戰
1918年9月12日,在西線戰場上,美國遠征軍發動了收復聖米耶勒突出部之戰。這次戰役是“一戰”期間美軍第一次單獨組織實施的大規模進攻戰役。此次戰役從9月12日開始,到9月15日結束,美國遠征軍重創了德軍。
第三篇 東線戰場
坦能堡會戰,俄國的噩夢
坦能堡會戰開始於1914年8月17日,結束於9月2日,最終的結果是德軍以壓倒性優勢戰勝俄軍。從軍事角度而言,坦能堡戰役在戰略上採取了以內線作戰攻其一路的打法,在戰術上採取了擊潰兩翼再合圍中央主力的打法。
布魯西洛夫攻勢,同盟國覆滅開始
布魯西洛夫攻勢開始於1916年6月4日,在8月初結束。這是俄國發動的,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上的同盟國德國和奧匈帝國聯軍的戰役。布魯西洛夫攻勢的交戰地點是烏克蘭的倫伯格、哥佛爾及陸斯克等城鎮。此次攻勢由俄軍西南戰線主帥布羅魯洛夫指揮。
加利西亞戰役
俄軍發動的加里西亞戰役,使德國被迫從西線調大量兵力轉到東線俄國戰場上,這就從客觀上緩和了西線英法軍隊的困境。加利西亞戰役還有力地援助了塞爾維亞軍隊,使德意志同盟的戰略戰役能力削弱,使他們打算迅速結束戰爭的願望也就此落空。在加利西亞戰役中,奧匈帝國的表現非常引人注目,其參謀長康拉德剛愎自用,使奧匈帝國最終輸掉了這場戰役,奧匈帝國也因此開始走向終結。
羅茲戰役,俄軍未能進入西里西亞
在東線戰場,羅茲戰役是一場重要的戰役,在戰役中,德軍將一個俄集團軍包圍在羅茲,然後他們自己又被俄軍完全包圍了。雙方都盡力使己方擺脫被包圍殲滅的遭遇,在筋疲力盡的情況下,俄軍固守羅茲到12月6日。經過此戰役,俄軍傷亡慘重,不得不進入休整階段,這使俄軍進入西里西亞的願望徹底破滅了。
俄國克倫斯基攻勢
俄國經歷了三年戰爭,國民經濟即將崩潰,人民哀聲怨道,資產階級的“二日革命”因此爆發,沙皇被推翻,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臨時政府上台。以克倫斯基為首的俄國臨時政府為了鞏固其統治,配合西線英法聯軍作戰,決定於當年6月對德奧聯軍發動大規模進攻,史稱“克倫斯基攻勢”。
第四篇 其他戰線
燒到非洲的戰火
“一戰”前,德國在東非有自己的殖民地,而且建立了殖民政府,“一戰”爆發後,協約國一方的英國、比利時和葡萄牙都準備得這塊殖民地,但是一直到“一戰”結束,德國政府正式投降了,協約國也沒有占領這塊德國殖民地。這是因為,這塊殖民地的守衛者是福爾貝克,他的一生,就從來沒打過一場敗仗。
羅馬尼亞戰爭,令人反思
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27日參戰,首都布加勒斯特就在同年12月6日陷落,並迅速被滅國。這段短暫的戰爭,卻給世人一個可以引以為鑑的教訓,即軍隊的數量不如組織人員的素質重要,優秀的組織工作加上能幹的指揮官,就會降低對方“數量優勢”的價值。
義大利“背叛”,卡波雷托災難
“一戰”前,義大利與德國、奧匈帝國組成“三國同盟”,但義大利在“一戰”中卻加入了協約國,並在1915年5月22日對奧匈帝國開戰,根據德國與奧匈帝國的同盟國關係,也就意味著義大利要對德國開戰。但義大利財政枯竭,而且懼怕德國,決定暫不對德國宣戰。直到1916年8月28 日,當義大利認為國家安全得到了保障,不再懼怕德軍報復,這才對德宣戰。德國鄙夷義大利,視義大利這種行為為背叛。奧匈帝國的康拉德將軍稱義大利為“背信棄義的義大利”。
青島戰役,日軍打敗德軍
青島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和英國共同攻占當時由德國控制的中國青島的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非正義戰役。戰役於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本在這場戰役中獲勝,占領青島。這是“一戰”期間,日本首次與德國正面交鋒,同時也是日本首次與英國聯合參戰。
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的海軍大臣邱吉爾提出一個作戰計畫,即達達尼爾計畫,要求英國皇家海軍發動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一舉攻下奧斯曼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進而占領當時的奧斯曼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從戰略上看,這是一個偉大的構想,如果英軍在此戰中獲勝,就可以切斷土耳其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的聯繫,讓奧斯曼土耳其受到重創,逼其退出“一戰”。其次,上述的聯繫被切斷,那么德國通過土耳其運輸石油的通道也相應被切斷了,德國的飛機大炮軍艦都有可能因為沒有石油而無法開動,德國的戰鬥力會因此下降。再次,英軍控制達達尼爾海峽後,英國的船隻可以順利通過這個海峽對盟國俄國進行海運補給,讓在困境中的俄國迅速恢復活力,好投入更多的兵力在東線牽制德軍,這樣就可以減輕英法在西線對德作戰的壓力。
耶路撒冷之戰,英國唯一大勝
1917年是英軍受挫和傷亡人數劇增的一年,在這年裡,奪取耶路撒冷是英軍唯一的重大勝利。艾倫比的這一擊,如英國首相說,提高了英軍的士氣,並使土耳其從中歐強國俱樂部中被踢走。這使巴格達的英國部隊,毫不費力地打敗了土耳其軍隊。
艾比倫的美吉多戰役
在人類戰爭史上,美吉多戰役是決出勝負最為迅速的一場戰役。幾天之內,英軍就通過周密的計畫、英勇的戰鬥,讓巴勒斯坦的奧斯曼土耳其軍完全戰敗。在38天裡,英軍順利推進350英里,將整個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納入囊中。此期間,英軍戰果豐碩,殲滅了奧斯曼土耳其軍隊3個集團軍,俘獲了奧斯曼土耳其軍人7.5萬人,而英軍的傷亡卻不到5000人。
第五篇 海戰與空戰
英法海軍地中海之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實質上就是歐洲新老資本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劃分世界勢力範圍的戰爭。在海洋貿易興盛的年代,要想爭奪世界霸權,就必須控制海洋。英國皇家海軍號稱世界第一,但是德國海軍作為後起之秀,發展很快。如果讓德軍海軍再繼續發展下去,英國的海上霸權地位將被德國取代,英國人對此是無法忍受的,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土耳其與俄國的索切角海戰
索切角海戰打疼了俄國海軍,這之後,黑海海域一直處於平靜狀態,一直沒有大的海戰爆發。土耳其控制著黑海的南岸,俄羅斯控制著黑海的北岸,隔海相望,形成了對峙局面。
德國斯佩艦隊獵殺英國艦隊
德國斯佩艦隊是一支傳奇的艦隊。斯佩艦隊的司令斯佩也是一個傳奇人物,斯佩被德國人譽為德國海軍的軍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斯佩率領德國艦隊的4艘軍艦為避開日本軍艦的打擊,從中國青島出發,前往南美洲。斯佩艦隊經過的路途坎坷,一路上都面臨英國皇家海軍的圍追堵截,隨時都有被消滅的危險,但斯佩沉著冷靜、靈活應對,給予圍堵他的英國皇家海軍以重創,成就了他在海戰史上的威名。
馬爾維納斯群島海戰
英國克拉多克艦隊慘敗於德國斯佩艦隊後,傲慢的英國人受到了打擊,激起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復仇欲望。當斯佩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一支強大的英國艦隊正在南大西洋集結,準備與斯佩艦隊決一死戰,挽回英國海軍的聲譽。
日德蘭大海戰,“一戰”最大的海戰
日德蘭大海戰是“一戰”中最大規模的海戰,也是這場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動艦隊主力的大決戰。最終,德國公海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相比較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海戰戰術上的勝利;而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德國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幾乎毫無作為,從而使英國海軍取得了戰略上的最終勝利。
無限制潛艇戰——恐怖的水下幽靈
“無限制潛艇戰”是德國海軍部於1917年2月宣布的一種潛艇作戰方法,即德國潛艇可以事先不發警告,而任意擊沉任何開往英國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對英國進行封鎖。德國在1914年戰爭開始後,就對協約國實施潛艇戰,給英國商船和戰艦以重大打擊。德國希望6個月打垮英國,但由於英國使用了當年西班牙對付英國海盜發明的護航體制,成功地保住了運輸線。後隨著美國的參戰,協約國為打擊德國的潛艇戰,共動員艦艇和輔助艦船5000艘、飛機3000架,終於擊敗了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一戰”時,航母參加的兩次海戰
現如今的海上霸主,當之無愧是航空母艦,追溯航母的歷史,最早的航母參戰是在“一戰”期間。當時的航母不像現在這樣不可一世,初出茅廬的航母面對訓練有素地方艦隊,並不能發揮其海上飛行平台的巨大作用,留下了很多遺憾。
空中作戰,開始改變戰爭面貌
“一戰”,這在當時是一種令人無法預料的新型戰爭:龐大的軍隊、密集的士兵、彼此相隔數千米,對峙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戰線。戰前人們誰也不會料到飛機會在這次戰爭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事實證明:後來空中作戰的許多樣式,是在這場戰爭中播下了種子,而空中作戰思想,開始在軍人腦海中出現,“一戰”空戰的出現,改變了整個戰爭的面貌。
空戰格鬥,戰爭從平面到立體
“一戰”中,飛行員們把歐洲中世紀的騎士豪俠風度帶上了藍天。從此,勇敢而殘忍的決鬥走向了藍天這個新的舞台。這些空中騎士們用青春、勇敢和智慧,用汗水、鮮血和生命促進了軍用飛機的發展,戰爭模式也從平面走向立體。
第六篇 大幕落下
戰爭最後結束的日子
11月11日凌晨5時,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節火車車廂里,德國代表滿含淚水,在苛刻的停戰協定上籤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停火的訊息傳到前線,一位戰前是作家的戰士寫道:“解下繃帶,寫一首頌揚和平的詩。”一位英國軍官說:“炮火終於停止了,戰爭結束了,人們又可以規劃未來了。”一位記者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可怕的戰火熄滅了,我作為戰地記者寫好了最後一條新聞,感謝上帝!”
凡爾賽體系,埋下仇恨的種子
“一戰”結束後,戰勝國召開了巴黎和會,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護戰後和平的新秩序,即凡爾賽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