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一本書看透信貸:信貸業務全流程深度剖析
- 作者:何華平
- ISBN:978-7-111-58308-0
- 頁數:424頁
- 定價:6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11
- 開本:16開
目錄,前言,作者簡介,
目錄
前 言
第1章 信貸基礎知識 1
1.1 信貸基本概念 1
1.2 信貸機構類型 3
1.3 銀行信貸管理 9
1.4 信貸產品基礎 19
1.5 經濟法律基礎 35
第2章 信貸調查方法 41
2.1 市場與客戶 41
2.2 調查的展開 58
2.3 信息驗證與分析 73
2.4 形成調查報告 82
第3章 客戶基本信息分析 85
3.1 借款主體問題 85
3.2 公司深入分析 97
3.3 集團客戶 117
第4章 財務狀況分析 122
4.1 認識財務報表 122
4.2 財報分析思路 133
4.3 資產負債表 137
4.4 利潤表 155
4.5 現金流量表 166
4.6 財務指標分析 171
4.7 個人財務分析 177
第5章 經營管理分析 179
5.1 分析切入點 179
5.2 行業層面的分析 182
5.3 企業的基本面 195
5.4 企業的業務循環 204
5.5 商業模式分析 218
第6章 貸款項目評估 223
6.1 項目貸款管理 223
6.2 項目背景分析 224
6.3 項目合規性分析 227
6.4 項目財務分析 234
第7章 擔保措施調查 250
7.1 擔保法律基礎 250
7.2 擔保設計實務 269
7.3 主要擔保類型 276
第8章 風險評價與審批 299
8.1 信貸風險評價 299
8.2 授信方案制訂 308
8.3 信貸審查審批 326
第9章 契約與放款 337
9.1 契約簽訂 337
9.2 放款審核 348
9.3 貸款支付 354
第10章 貸後管理 358
10.1 貸後管理概論 358
10.2 風險識別與應對 360
10.3 貸款風險分類 367
10.4 撥備計提與核銷 379
第11章 貸款回收管理 383
11.1 正常回收 383
11.2 提前回收 384
11.3 展期與借新還舊 387
11.4 逾期處理 390
附錄 信貸重要法律法規 407
參考文獻 411
前言
本書源於我曾經在知乎社區回答過的幾個問題和一些專欄文章,如:在銀行從事風險管理是什麼樣的體驗?國內汽車金融的現狀和前景是怎樣的?為什麼存貨積壓會導致當期毛利率的提高?銀行信貸中的“穿透原則”是什麼?文章得到知友的關注、點讚,引起媒體轉載,在各大金融論壇、微信圈、網站流傳,很多還經過了改編、誇大,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不成熟的觀點,一旦成為公眾知識,作者就有了責任,這恰恰是我很擔憂的。出版社邀請我就信貸風險管理題材寫一些東西,本人深感才疏學淺,修養不夠,難堪重任;然基於前述之責任,我還是要努力地去完成,對各種問題進行闡釋,修正偏激的觀點,以免以訛傳訛,誤人子弟。
風險管理這個題材可以很大,如一家金融機構的全面風險管理,包括《巴塞爾協定》、監管政策和各種模型工具;也可以很具體,如特定場景下的信貸產品風險管控。講理論,放之四海而皆準,不會錯,但是很空洞;談操作,往往只適用於特定情景,特別容易誤導讀者。筆者儘量把理論和實務結合起來,從一筆傳統信貸業務的流程出發,介紹風險管理方法,把自己這些年看到的、學到的、想到的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編輯希望我多給乾貨,如何理解乾貨?重點關注第一還款來源!加強貸後管理!核實用途真實性!這些話我們聽了很多,甚至有些麻木,這些話永遠是正確的,但更像免責聲明。道理都懂,但是如何做?如何關注?如何加強?如何核實?以最基礎的信貸工作——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為例,一次專項檢查可能你需要查一萬個客戶,如何批量查詢?如何識別驗證碼?這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只有把信貸流程上各個細節拆分出來,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程式化,才能做到“天下功夫、唯快不破”的境界,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金融理論大家都耳熟能詳,坐而論道易,起而行之難,實操層面往往就是這些技術問題,當然還有法律問題、人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對乾貨的理解。限於紙媒的局限性,本書無法展現太多技術細節,側重介紹筆者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考過程,以及自己的從業體會,或經驗、或教訓,與大家分享。由於這個行業變化太快,今天的答案明天就過時,地區差異也非常大,所以讀者看看就罷,切莫生搬硬套,以免引起誤導。信貸工作玩的是真金白銀,傷不起,本書觀點僅為筆者個人的理解,並不代表任何單位,工作中請嚴格遵守您所在機構的規則。
知乎上分享的是知識,知道不等於做到,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信貸工作講究的是經驗積累,沒做過的,光看一些檔案,即使是手把手地操作規程,有些東西可能還是無法體會。事實上,歸納出來的乾貨,寫在書本上的規程,僅僅能夠應對一般情況。歸納的過程往往遺失了個案、特例。金融行業的特殊之處在於,例外情況(1%的小機率事件)恰恰是風險之源,往往造成巨大的損失。怎么辦?那就要靠經驗和閱歷,還需要很多背景知識,如經濟、法律、會計、企業管理、政府運作、社會常識等,本書介紹了一些,權作入門,但是遠遠不夠。我們只有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地做,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去積累,把手頭每一個單子做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學習再實踐,才能有實實在在的提升。經驗很重要,但是也不能淪為經驗主義,經濟社會制度變化太快了,民法體系正在完善。企業註冊登記、不動產登記、信用體系都在變化,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從業者要不斷學習各種最先進的風控技術。風險管理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技術這東西,別人不會,價值連城;都會了,也就一文不值,失效了,變成了大眾知識。我們一方面要從戰術上重視這些“風控技術”的東西,另一方面要總結出那些人性中永恆不變的東西。
筆者2005年開始從事銀行信貸,記得第一次信貸調查是去中關村一戶科技型企業,2009年後參與初創一家汽車金融公司。金融工作十餘年,各種苦樂酸甜,沒有太多大的業績,習慣對工作小細節進行改進,做了不少實用工具,在業內流傳。在行業里做,如夸父逐日,沒時間去沉澱和總結;近些年,我也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不同層面的從業人員,也認識到自己的孤陋寡聞,對信貸與風險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也有時間去思考,愚者千慮或有一得。由於本人從業年限較短,水平有限,書中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望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在撰寫過程中,許多老師、同事、朋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經驗,並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同時還引用了許多前輩和同行們已取得的眾多成果,在此致以深切謝意。最後感謝出版社石美華與宋燕女士,沒有你們的辛勤勞動與對我的鞭策和鼓勵,本書是難以完成的。
何華平
2017年7月7日
作者簡介
何華平
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就職於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長期從事信貸工作;2009年參與籌建奇瑞徽銀汽車金融公司,從事信貸管理並牽頭風險模型建設;現在銀監會系統從事金融監管工作。
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曾就職於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長期從事信貸工作;2009年參與籌建奇瑞徽銀汽車金融公司,從事信貸管理並牽頭風險模型建設;現在銀監會系統從事金融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