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當代作家周華誠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0年7月。
該書分為“侘寂帖”“四季歌”“相見歡”“桃花酒”四卷,著眼於一個村莊、一片水稻田,並由此展開對江南農耕文化、風土人情的持續書寫,同時賦予其新時代的特點和內涵。作者將文藝方式濃縮在每一卷,經行在充滿稻香、飄著花粉的文字中,看一粒平常的稻穀如何在田疇中搖曳生姿,沉醉在一樹梨花的浪漫、三畝清風明月的美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作者:周華誠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0年7月
- 字數:1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作者在浙江西部家鄉的一小片土地上持續多年耕作的收穫。該書著眼於一個村莊、一片水稻田,並由此展開對於江南文化、農耕文化、風土人情的持續書寫,同時賦予其新時代的新特點、新內涵,書寫時代精神,傳播正能量,旨在為腳下這片土地留下一部如畫如詩的篇章。它是新時代、新經濟背景條件下,人文主義對江南生活的新書寫。綠水青山、草木精神里,呈現出當下江南人民生活中最具優雅、品質的精神追求。
作品目錄
【卷一 侘寂帖】 田埂上的里爾克 被一樹梨花擋住去路 田間的勞作 聽見聽不見 蜻蜓在稻田裡飛舞 三畝清風明月 種子的智慧 枇杷黃 苔蘚之美 他的口袋裝滿山野的秘密 | 【卷二 四季歌】 秧在空中飛 水溝的世界 閃電記 孤獨是一種修行 山野的果實 自帶香氣 會低頭的稻子才有收成 穀粒飛舞 獲稻手札 曬月光 流水似的大米 | 【卷三 相見歡】 目光清澈的人,在那稻田相見 稗草帖 包公子 出門即是稻田 稻田遊戲指南 路上的科學家 生生不息 山醒了,鳥醒了,你也醒了 做三四月的事 珍貴的稻田 總有些事留給笨拙的人 過喜歡的生活 為大地喝彩 | 【卷四 桃花酒】 你好,春牛 插秧歌 桃花酒 無有一筆不珍重 扁擔大人 賣瓜聲過竹邊村 昔日味道 吃米還是吃麵 米飯秀 棚田收穫祭 立冬粟及其他 米的情意 靜靜地吃一碗飯 吃飯時吃飯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農書存目 | 【後記】 【附錄】 散文就是人在天地間的活法 |
作品鑑賞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立足於一個村莊、一片稻田,展開對農耕文化、鄉間風物的書寫,斗轉星移,稻糠落盡,見於眼前的是億萬顆粒圓潤、晶瑩明亮的大米。五聯,一個普通的浙西小村,水稻是這裡再尋常不過的作物。千百年來,嫩綠與金黃在這片土地上交替不息。周華誠認為,對一株水稻來說,最重要的是時間;對一個人來說,亦是如此。他在書中以“侘寂帖”“四季歌”“相見歡”“桃花酒”四個篇章的數十篇隨筆,勾勒出一幅關於糧食、關於生活、關於生命的耕作畫卷。
每一粒稻米,都自有其香味,這在成花期便注定了的。一株稻穗大約要開兩三百朵稻花,而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此刻,田裡稻花綻放,蹲下身來細細觀察,一枝一枝的稻花從穎殼裡伸出,仿佛纖細透明的高腳杯,隨風飄搖,甚是美麗。”在周華誠看來,稻花的香,是一種淡淡的香,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察覺那種介於若有若無間的清香。“我們把鼻子湊在稻花上,還聞不到那悠然的香氣,而那些蜜蜂、蝴蝶、蟲子卻遠道而來,忙忙碌碌,正是遙遙寄微入遠方,感受到花朵的誘惑了。”農人在種稻上能夠介入的程度有限。“和莊稼待久了,才更加深刻地知道,自然的力量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比如乾旱、洪澇、蟲害、病害,以及在農人眼裡,種種始料未及的狀況。一群蝗蟲,或許能讓一片稻田顆粒無收;一場稻瘟,也會讓連片水稻一夜焦枯。”大自然雖無法預料,但心有所期,萬物之美便會接踵而至,“一棵樹出現的時候,一條河出現的時候,一片田出現的時候,人就可以很快回歸到自然狀態,成為一隻鳥、一條魚。鬆弛,隨意,輕盈,自在,這些隨即附體。”
對米飯的尊重與敬畏,只有真正揮汗如雨的農夫,才有深刻的體會。周華誠在書中提到一種觀念,每一粒稻穀都有靈魂,要慢慢地脫粒,以防止稻米失去靈魂,否則將成為“陳米”。“我的父親,一介農夫,每一次在碾米的時候,都會極其認真與慎重,從不提前許多天碾米,而是吃多少,碾多少。”在農村,幹活不僅是謀生手段,也是讓身心愉悅的方式。“當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可以把他的畢生經驗用於一片土地,使莊稼長得很好,蔬菜碩果纍纍之時,無疑是莫大的快慰。當果實成熟,將這成果與人分享,又是另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心懷熱愛,日復一日的勞作,才是美好生活的本意。在“父親的稻田”,每一名下田的孩子,將懂得水稻的生長、糧食的由來,感受到勞作的艱辛、汗水的價值;每一名成年人,將聆聽到時間從指間緩慢流淌而過的聲音,參透生命的本初意義。做三四月的事,到十月自有答案。這答案就刻於每一粒糧食,刻在珍視每一粒糧食及其生長曆程的每一個人的心裡。周華誠說,目光清澈的人,早晚都會在稻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