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撒

一撒

明代沿襲元代一種蒙古式禮服,蒙語質孫(jisu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撒
  • 外文名:蒙語質孫(jisum)
  • 拼音:yī sā(ye shai)
  • 詞語解釋:明代沿襲元代一種蒙古式禮服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一撒

詞語解釋

明朝的曳撒又稱”衣色“”一色““一撒”,發音承襲自元制。在明早期仍多稱呼斷腰袍為質孫(jisum),並且依其主要特點作為內廷侍衛服飾;
質孫是蒙古語辭彙的漢語音譯, 故史書中有多種寫法: 濟遜、只孫、只遜、直孫、濟蘇、積蘇、咎順, 等等。印度莫臥兒王朝叫jama,在明朝文獻里又叫做質孫或詐馬/咱馬(jama)。在明早期仍多稱呼斷腰袍為質孫,並且依其主要特點作為內廷侍衛服飾,後使用範圍逐漸擴大,款式也不斷變化。永樂以後曳撒的稱呼逐步增多,窄袖也逐漸變為漢服琵琶袖。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一》:“[ 寇天敘 ]每日帶小帽穿一撒坐堂,自供應朝廷之外,一毫不妄用。 南京 百姓言,倉庫又沒錢糧,無可措辦,府丞所以只穿小衣坐衙。”
下圖中出現明代“一撒”樣式,圖片來源於“《魁本對相四言雜字》,未著編者姓名,“雜字”類是一種常見的啟蒙識字讀本。全書共收三百九十二字,將常用字(也收入雙音節的詞)匯集成冊,圖中每件物品都與其右邊的漢字相對應。此為1920年日本米山堂復刻本(東京學藝大學圖書館望月文庫藏本),其底本出自明初洪武年間金陵王氏的勤有書堂。
一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