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尖山
- 又名:匡山
- 地理位置:蘄春、武穴和黃梅之間
- 海拔:1064米
- 所屬:湖北省武穴市
介紹,記載,歷史,
介紹
一尖山,橫亘在蘄春、武穴和黃梅之間,是一座歷史名山。和橫崗山、太平山等均為古代“匡山”的一部分。又名東沖山,海拔1064米,為武穴市最高點。在當地世代流傳著“一尖二尖,伸手摸天”的民謠。山上有百畝茶園,千畝松濤,萬畝竹海,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和大氧吧。山間森林廣覆,植被豐富,有3720多種植物,其中“杉樹王”、“銀杏王”為鄂東罕見。山中留有第四紀冰川遺蹟,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地貌形態各異,素有“地質公園”之稱。
一尖山又名匡山,古時與廬山合稱“匡廬”,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這裡,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交相輝映,“鮑照讀書台”、“東沖積雪”、“雲海瀑布”、“山觀日出”、“光明寺”、“龍王廟”、“八卦頂”、“ 一腳踏三縣”等景觀點綴其間。千百年來,無數賢士名流來此登高攬勝,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和美妙的詩篇。
一尖山常年雲霧繚繞,氣候溫和濕潤,土地肥沃疏鬆,是鄂東名優茶葉和野山筍生產基地。一尖山茶在2002年中國(蕪湖)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特別是野山茶歷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時期,大文學家鮑照在這裡登台讀書,與茶相伴,以茶會友,品茶作詩,文思泉湧,留下千古名篇。買茶買保健,送茶送健康。如今一尖茶廠秉承傳統工藝,結合現代技術,新生產的“一尖茗茶”以品真質優深得廣大消費者喜愛。新開發的一尖野山筍,肉質細嫩,營養豐富,來自天然,貴在“綠色”,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饋贈佳品。
這裡出塵世,歸自然,不是世外,卻勝桃源。
春天雜花生樹,草長鶯飛;夏日茂林修竹,群峰聳翠;秋季雲纏霧繞,百鳥和鳴;冬來白雪飄飛,山舞銀蛇。一年四季,一尖山呈現一幅幅絕美的自然山水畫卷。走進山莊,春踏青,夏消暑,秋賞紅葉,冬觀霧松。親近自然,其樂無窮,這裡是修身養性的理想之地。宿臨溪別墅,嘗農家小菜,飲天然泉水,品一尖茗茶,這裡又是健康消費的好去處。“人間六月天,避暑在一尖”,這裡更是避暑消閒的首選之地。
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經千年風雨,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
記載
憶江南·四季風光詠一尖
徐劍魂(九十三歲)
春到也,催醒一尖峰,
草木返青消積雪,
山巒新綠列屏風,
繁花深淺紅。
迎夏日,萬樹綠陰濃,
林鳥喧鳴山寐靜,
澗泉淅瀝玉玲瓏,
暑氣化涼風。
秋風起,霜染萬楓紅,
岩隙鳴蛩聲斷續,
天邊過雁影倥傯,
素月上東沖。
隆冬節,終日北風鳴,
飛雪裝成銀世界,
寒梅獨擅玉精神,
萬籟寐無聲。
於二0一0年八月十二日一尖山莊題
歷史
南朝時期,“元嘉三大家”之首的大文學家鮑照遊覽至此,欣然築居,讀書作詩,留有“鮑照讀書台”舊址。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明代詩人羅絢、清代翰林學士金德嘉等都曾漫遊一尖山,寫下不朽的篇章。其中鮑照《擬行路難》(其四)已選入現行高中語文課本。當代許多文人墨客紛紛慕名而至,留下了不少瑰麗詩章。
一尖山是詩歌的王國,更是佛道教的聖地。相傳太上老君在一尖山頂打坐修煉八卦,真武祖師曾在此悟道修行,引得四方弟子千里迢迢前來拜謁。禪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德高僧都曾來此講經說法,點化眾生。初唐時期,一尖山香火最為鼎盛,唐太宗李世民把一尖山頂封為“八卦頂”,從此“天生八卦在一尖”就流傳開來。據說《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也因此慕名路過此地,並留下許多神話故事。五十年代中期,印度總統尼赫魯訪華就要求拜訪“一尖八卦頂”、“四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