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落花

《一半兒·落花》是元代散曲家張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無奈,具有濃烈的傷春之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半兒·落花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出處:《全元散曲》
  • 文學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 宮調仙呂
  • 曲牌一半兒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仙呂〕一半兒·落花
酒邊紅樹碎珊瑚,
樓下名姬墜綠珠①,
枝上翠陰啼鷓鴣。
謾嗟吁②,一半兒因風一半兒雨。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①綠珠:西晉石崇的歌姬,後為報主知遇之恩而墜樓自殺。
②謾:徒然。

作品譯文

這落花像酒桌上擊碎了珊瑚樹,紅色的碎片四下散拋;
又像名姬綠珠從樓上墜下,玉殞香消。
枝上換成了一片翠綠,鷓鴣在葉蔭間哀怨地啼叫。
我禁不住為落花嘆息,可惜只是徒勞,一半兒是因為風狂,一半兒是因為雨暴。

作品鑑賞

世說新語》載西晉時石崇王愷鬥富,王愷是國戚,得到晉武帝的援助,賜他一株二尺來高的珊瑚樹,作為炫耀的資本。殊不料石崇舉起鐵如意,當場狠命一擊,珊瑚寶樹頓時應聲而碎。石崇隨即取出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樹作為賠償,王愷羞慚而去。這段故事並非發生在“酒邊”,但該篇首句的“碎珊瑚”,無疑是化用了這則典故。“酒邊”是為了加映珊瑚之紅,而以寶物的碎濺來比喻落花的飛散,於形象之外更有一種觸目驚心的效果。
第二句的用典也與石崇沾邊,即著名的“金谷園綠珠墜樓”。侍中孫秀垂涎石崇的愛姬綠珠,指名索取,石崇堅決拒絕。孫秀就矯詔逮捕了石崇。《晉書·石崇傳》對此有一段簡練而傳神的敘寫:“崇正宴於樓上,介士到門。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官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以美人墜樓喻落花殞香,同樣是既逼真又慘怛。“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杜牧金谷園》)可見這一比喻是詩人的通感。
第三句語意直白,不像再有什麼故實,但仍使讀者不禁聯想起杜牧的《嘆花》:“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狂風落盡深紅色”,不就是“落花”命運的寫照。作者在“綠葉成陰”即所謂“枝上翠陰”中,還添上了“鷓鴣”的悲啼,讓它來悲挽落花的飛盡。元詩人薩都剌《過嘉興》:“春風一曲鷓鴣吟,花落鶯啼滿城綠。”可見“啼鷓鴣”確是落花時節固有的景觀。
小令的這三句鼎足對,首句從樹上繁英紛落的角度著筆,即所謂花雨;次句則是落花飄墜的特寫,暗含“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杜甫曲江》句)的寓意;第三句返回枝上,則是綠葉成蔭,片紅全無,徹底消抹了落花的存在。這樣的三部曲步步推進,轉接無痕,使人渾然不覺對仗的存在,卻強烈地表達出“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烏夜啼》)的惋傷。
詩人把落花的蒙難歸咎於風雨,兩者各負“一半兒”責任。“謾嗟吁”,則一派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神情。與張可久同時的曲家徐再思,也有一首《一半兒·落花》:“河陽香散喚提壺,金谷魂銷啼鷓鴣,隋苑春歸聞杜宇。片紅無,一半兒狂風一半兒雨。”兩曲不存在淵源關係,卻出現了結尾的巧合,可見“風雨落花愁”的意識,在古人是根深蒂固的。

作者簡介

張可久像張可久像
張可久(1279—1354年?),字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曾任紹興路吏、桐廬典史等小官,仕途頗不得意。交遊遍天下,晚年移家杭州西湖,縱情詩酒,以山水自娛。專攻散曲,特别致力於小令,他的《小山樂府》存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數九首,為元人留存散曲最富者,與喬古並稱“元散曲兩大家”。作品多寫景抒情。感懷不遇。《太和正音譜》評其曲“如瑤天笙鶴”,又說“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有不吃煙火食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