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來真實攝大教王經

《一切如來真實攝大教王經》,簡稱《真實攝經》。密教經典。共三譯:(1)唐金剛智節譯,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簡稱《金剛頂略出念誦經》、《金剛頂經略瑜伽》、《金剛頂略出經》、《略出經》等,四卷;(2)唐不空節譯,題《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亦稱《金剛頂瑜伽真實大教王經》,簡稱《金剛頂大教王經》、《大教王經》、《三卷本教王經》等,三卷;(3)宋施護譯,題《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簡稱《宋譯教王經》、《三十卷本教王經》等,三十卷。是瑜伽密教主要經典之一,《十八會金剛頂經》之初會。按《十八會指歸》,前兩譯為初會第一品之金剛界廣大儀軌部分的節譯,後譯為初會的全譯。全經共四大品:金剛界、降三世、遍調伏、一切義成就。宋譯並有教理一品,共五大品,細分則為二十六品。經中說金剛界、降三世、遍調伏、一切義成就四大曼荼羅儀軌,每一曼荼羅又具大、三昧、法、羯磨、四印、一印六曼荼羅,其中降三世具十曼荼羅。諸曼荼羅以佛、金剛、寶、蓮花、羯磨五部所攝,共具三十七尊。五部四品表佛五智四智、三十七尊表三十七菩提分(智),金剛界品中即說五相成身觀、三十七尊出生義。該經初品《金剛界曼荼羅初分》由金剛智自南印度傳入,唐開元十一年(723)在資聖寺譯出,伊舍羅譯語,溫古筆受,被唐代密宗奉為兩部根本大經之一。公元8世紀中不空再次從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帶回新本,天寶十二年(753)或翌年在武威開元寺譯出,李希言筆受,自後影響更著,共為唐、新羅、日本三國密宗宗奉。施護全譯本譯於宋大中祥符五年至八年(1012—1015),五十年後傳入日本,有一定影響。該經亦曾傳入吐蕃,後弘期時由仁青桑波(Rin-chen-bzan-po)譯出。另有梵文本手稿,存於尼泊爾。其注釋書有:唐佚名氏撰《金剛頂經義訣》三卷(僅存上卷)、空海撰《金剛頂經開題》一卷、圓仁撰《金剛頂教王經疏》七卷、曇寂撰《金剛頂教王經私記》十九卷等。藏譯有《金剛頂注釋續》、慶喜藏《攝真實義續釋自性光明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