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戰鬥

一個月的戰鬥

本書以發生在1946年冬天一個月中的真實故事為藍本,再現了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經濟戰線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是作者在戰爭年代從事革命經濟工作生涯的縮影,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財經戰線第一部紀實體文學作品,本書在沉睡了40年後首次與讀者見面。

基本介紹

  • 書名:一個月的戰鬥
  • 作者:劉人傑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335071
  • 外文名:GUERRILLAS
  • 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
  • 頁數:356頁
  • 開本:16
  • 品牌: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以發生在1946年冬天一個月中的真實故事為藍本,再現了解放戰爭時期我黨經濟戰線艱苦卓絕的鬥爭環境。在哪個特殊年代的漫漫煙塵,很多都化作為當今滾滾紅塵中的碎片。經得起捏合的歷史,必有它不碎的主題,故事中的他們,一群平凡的人,一個月,短於一春一秋,卻賦予了他們,遠遠長於那段歷程的光輝。

作者簡介

劉人傑,1925年7月出生,江蘇省如東縣人,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後我黨優秀的革命財經工作者,1943年,他放棄舒適的生活條件,開始了追求真理的革命歷程。1945年初,他被黨組織選派到有“抗大”之稱的蘇中四分區幹部學校學習,任工商隊學生會主席兼全校消費合作社社長。畢業後在蘇中利豐公司、江海公司、華中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江蘇泰州中心支行任會計、業務股長、供銷社社長、營業股長、農貸隊隊長和營業部副主任等職,建國後,出任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總行技術處財務組組長,為建設銀行地方支行的運營及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此書稿我們已閱,經研究,這部作品不擬採用。感謝你對我社工作的大力支持。——人民文學出版社,1974年9月25日

名人推薦

新近讀到的《一個月的戰鬥》就是一本從一個小小的局部記錄解放戰爭時期紅色財經歷程的“野史”。準確地說,這雖然只是一部個人回憶錄,而“錄”下的也僅僅只是作者劉人傑於1946年冬在蘇中利豐公司一個月中的真實經歷,但由此折射出解放戰爭時期經濟戰線艱苦卓絕的那段經歷也足以讓我們將其作為一部“野史”閱讀。——潘凱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夜歸來源鎮
“蔣介石的鼻子已經伸到蘇中地區,我們要左手拿算盤,右手拿槍桿,迅速投入戰鬥”
第二章 孤身入虎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三章 攻堅《矛盾論》
“凡是敵人的敵人都是我們的朋友。”
第四章 “呂布”戲“貂蟬”
“有了這個人,就礙手礙腳了。”
第五章 沙場斗頑主、
“為什麼花行不營業?”
第六章 歡喜一毛八
“只有這樣,才能遵循毛主席的教導,節省每一個銅板為著戰爭和
革命事業,為著我們的經濟建設,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
第七章 巾幗寒夜路
“我缺乏鍛鍊,更需要在暴風雨中成長。”
第八章 花行懲奸商
“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九章 思想不知處
“我覺得你對工農出身的同志有些看法是錯誤的。”
第十章 十二號來信
“哪有大地不起雷?蒼天開神眼……”
第十一章 假半仙借船
“酒醉還須酒來解。”
第十二章 姑奶奶饒命
“我可比不上蔣介石的罪,千萬別把我同他算在一起。”
第十三章 會師團結坡
“我今壁壘促蔣敗,他日拓寬幸福來。”
第十四章 破例女船員
“這條船100來年了,女人上船還是第一次。”
第十五章 探情闖敵營
“給口水喝吧。”
第十六章 分道兩青年
“站錯了立場,就站錯了隊伍。”
第十七章 一夜“唐交代”
“你拿什麼做見面禮?”
第十八章 水陸兩棲戰
“算盤手,神槍手,弄潮手”
第十九章 二度覓諜報
“關鍵的關鍵,唐秘書是不是唐警?”
第二十章 雙雄鋤奸記
“今天我代表人民、代表黨”
第二十一章 策反米知返
“你把棉花交給民主政府就是立大功了。”
第二十二章 智奪勝利橋
“報告崔隊長,我抓到俘虜1名,繳獲手槍1支”
第二十三章 海上總動員
“我一定多打糧食、多繳糧”
第二十四章 今天我宣誓
“今天是我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日子,有什麼幸福能超過黨對我的信任呢?”
第二十五章 團結號起航
“今天的日子不一般啊”
第二十六章 革命式愛情
“你為什麼不講話?”“我在想一個問題。”
第二十七章 一個月之後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附錄
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
揮之不去的不僅是遺憾(代後記)
寫在父親書稿出版的日子裡
主要參考文獻

文摘

“走了一夜?”事務長看了一下桌上的馬蹄表,已是4點了。
陳主任似有意又無意地回著:“這要算一夜,就該是兩天兩夜啦!”
“有緊急任務吧?”
“形勢是有些嚴峻。”
“你的肚子一定很空了。”
“是啊。快吃早飯了吧?”
“那還得兩個小時呢,還是先給你搞點兒吃的吧。”
“也行,確實鬧著饑荒呢。”
事務長走到灶邊,生起火來。這時,裡屋也開始有了動靜,有人大聲嚷著:“老沈,是陳主任回來了嗎?”
“是的。”事務長就是老沈,名叫沈思義。說是老沈,其實也就二十七八歲。
陳主任說:“小唐,可別驚動了同志們。”
片刻,從裡屋跳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小伙子,一張圓臉白裡透紅,留著整齊的分頭,身穿一套灰色學生裝,披著一件深灰色棉大衣,腳著白色球鞋。他笑吟吟地跟陳主任握手:“我聽到你回來,一高興,就嚷起來啦。”說完就與陳主任一起坐到長凳上,熱情地問長問短。
這時,又從屋外跨步走進一個男青年,20歲剛出頭的樣子,臉型比小唐略長些,眉宇間一股英氣,一身條子土布的棉衣。他叫了一聲“陳主任”,就走去幫沈思義燒起火來。免得沈思義忙著灶上又得顧著灶下。
陳主任對這位青年說:“小顧也起來啦。”
小顧卻回道:“大家都起來了。”
果然。門外就有人說話:“陳浩同志辛苦啦!”接著進來了幾個人,帶頭的是副主任方振聲,隨後跟著會計張牧、保管員韋方,最後是出納員徐媛。
陳浩站起來和4個人一一握手,非常高興地對方振聲說:“你回來得太好了,在路上我還尋思讓小顧去請你呢。”方振聲回道:“我接到你的通知,安排了一下,昨天就回來了,沒想到你也這樣快。”
“方副主任,正確地說。你是前天回來的。”小唐揚了揚手上戴著的手錶:“現在是4點10分,這就是說早已開始了新的一天。”
方振聲對小唐的話一笑了之。可沈思義卻有點看不慣,忍不住插話:“哎呀,小唐,現在談正經事,你卻在計較250分鐘,我看你和我們一樣沒有手錶了,二百五的正確也就完了。”
小唐的臉頓時有些難看,剛要說點什麼,小顧忙阻止道:“唐警,我們聽陳主任談任務吧。”
陳浩立即接過話來:“顧誠同志要任務,那我就談談吧。”
說話間,事務長沈思義端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麵條:“肚子填飽了,工作起來更帶勁。”接著又拿來兩個小碟子,一盤醃鹹菜、一盤五香熏兔。
陳浩風趣地說:“這要守紀律,得聽事務長的。”他抿了口麵湯,又吃了一大口麵條,說道:“不硬不爛,爽口得很。”
沈思義接過話來:“那是你的肚子太空了。”
陳浩搖著頭說:“如果是亂七八糟的,最多能吃飽,哪能吃出好味兒來?”
“他雖是光桿子事務長,但還能做點好味道。”唐警詭秘一笑,剛自得意卻發現陳浩好似不滿,又連忙改口:“事務長做的五香熏兔的確美味,陳主任嘗嘗就知道了。”
顧誠了解沈思義,他在部隊時早就是事務長。調來公司後,因為分店人少,又為了減少編制,他不同意領導上為他們另配炊事員,於是自己起早帶晚,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聽到唐警的風言風語,顧誠很不舒服,但又礙於自己和唐警是同學,就出來圓場說:“真的好吃,吃了還想吃。我建議利豐公司擴大營業範圍,附設食品公司,請事務長當經理。”
韋方一聽便補充道:“那樣,保險顧客盈門,利潤豐厚,就真是利豐公司了。”
陳浩聽了顧誠、韋方的話,仿佛有所觸動,一時間默不作聲地只管吃麵。
唐警看著陳浩滿臉思索的神態,越發不安起來。
方振聲從旁夾起一隻兔腿送到陳浩的碗中,說:“挺好的野味,還不嘗嘗。”
陳浩吃了一口,一聲“嗯”後問道:“哪來的兔子?”
方振聲答:“昨天撞到我槍口上了。”
韋方頓時來了興致:“方主任的槍法真準,兔子剛從田裡躥到路上,說時遲那時快,他一掏槍,就命中啦。如果遲一點,就一點點,兔子就鑽進蘆柴里了。事務長就露不了這一手,大家也別想改善生活啦!”
話音未落,徐媛便給了韋方一句:“你也休想吃得比別人多了。”於是,屋裡笑聲一片。
陳浩也樂呵呵地向大家介紹說:“你們知道嗎?”
P4-P5

後記

父親的《一個月的戰鬥》,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完稿,今天讀來,不免還帶有些許時代印跡。那時還是“文革”中期,父親從領導崗位上靠邊站了,卻有時間拿起了筆。
母親說,當時家裡煙霧繚繞,繚繞的煙霧中糾纏著你父親“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思緒。母親還告訴我,與其說你的父親是在創作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文藝作品,倒不如說他是在用心記錄著中國第一代紅色財經人獻身革命事業的戰爭洗禮。
許多記憶已很模糊,不過有一點永遠清晰,那就是關於作品筆名——“崔堅”的疑問。父親的解釋很簡單:“你的奶奶姓崔。”儘管那時的我並非事事明白,但卻悟出了父親此舉的真諦:爸爸是要將這本《一個月的戰鬥》作為禮物,獻給自己的媽媽呀!
我後悔沒有繼續追問筆名“崔堅”的確切含義,但今天的我堅信能夠讀懂——父輩們的革命意志是堅不可摧的。
此後,父親的書稿和他的領導職務一樣也被打入冷宮。在那個年代,父親經歷了太多的不幸,但比起“文革”歲月我爺爺被迫害含冤離世的悲劇,其他的任何不幸在父親眼中又能算得上什麼?
直到有一天父親突然離開了我們,那是2007年的5月29日。仿佛是無盡的悲痛將父親的《一個月的戰鬥》朦朧再現,接著一雙神奇的大手又將她高高托起。此時,千頭萬緒的思念和欲哭無淚的哀傷被化作無窮的力量——父親用心靈記錄的東西一定要留下來,留在這個世界上,留在下一輩人的心中。
尋找父親手稿的日子並非一帆風順。老人家走後7個多月的日日夜夜,我們全家背負著痛苦和淚水,尋遍了家中父親的“專屬領地”。就在我們幾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月的戰鬥》神奇般出現了,那是2008年1月12日,一個令我感激不盡的日子。是母親發現了父親的“秘密”。她說:“你們的父親把《一個月的戰鬥》放在了一個很私密的地方,那裡除了這本手稿,還有一份黨員登記表。”這個很像影視劇畫面的現實鏡頭使我猛然醒悟,那是父親讓《-_個月的戰鬥》深藏於心韻地方啊!
漂浮的思緒,歲月的流逝,能沖淡我兒時對父親寫作過程的記憶,卻未能抹去作品在父親自己心中的位置。我為什麼沒能在父親生前讓他老人家看到書稿的出版呢?這將成為我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遺憾。
然而,當我手捧父親的手稿真正沉浸在裡面的時候,揮之不去的還有《一個月的戰鬥》中所記錄的人和事。這樣一群人,這樣一個故事,演繹著革命戰爭年代“左手拿算盤,右手拿槍桿”的血雨財經。於是,我有了一種衝動。
2008年9月,我開始南下,遍訪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南京新四軍研究會、江蘇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江蘇射陽華中工委紀念館以及孕育過紅色財經火種的蘇中大地。一路走來,父親筆下的革命財經人一個個活生生地歷歷在目。
在揚州,我看到原財政部財政研究所所長許毅先生在《揚泰解放區財經簡史》中的一段文字:在戰爭年代,財經部門保衛戰爭勝利的任務,一是要有錢,二是要有糧,三是要有物資,這是支持鬥爭的物質基礎。情況最緊張時,區鄉幹部不斷慘遭殺害,基層組織多數被破壞,但財經戰線上的同志始終原地堅持。他們組織貨郎擔串鄉,設立灰色商店供應物資、收受抗幣,穩定金融物價;他們千方百計保證部隊和機關幹部在敵人不斷清剿掃蕩的情況下,隨到之處都能提到糧食,持抗幣買到日用品;他們要在水陸交通要道、商旅往來頻繁的河道堅持收稅。一度,他們成為了人民政權的旗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革命戰爭年代的財政經濟工作,是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鄧小平也曾說過:“敵後的經濟戰線的鬥爭尖銳程度,絕對不亞於軍事戰線。”歷史事實證明,財經工作的開展對我根據地、解放區的開闢、鞏固、堅持、發展,直至取得最後勝利,都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要保證正規部隊及各地方兵團等革命武裝的軍需供給,保證根據地各級黨政人員的生活供給,還要不斷改善民生,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它要與敵寇的經濟掠奪與封鎖以及頑固派的干擾與破壞作殊死搏鬥,以粉碎敵人“以戰養戰”的陰謀。
父親的《一個月的戰鬥》就是這段紅色財經史的經典縮影,它取材於1946年的冬天,描寫了一群戰鬥在繹濟戰線的特殊革命者,他們擔負著上級卞達的非常艱巨的任務。
蘇中“七戰七捷”之後,為了貫徹黨中央“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方針,蘇中進行了機構大調整,部隊大批北撤,只留少數人員在南線堅持,拖住敵人後腿。至此,全蘇中進入到艱苦的敵後堅持階段。蘇中區黨委和行署接連發出指示,號召解放區軍民迅速對敵展開經濟鬥爭,並提出若干具體措施:嚴格管理進出口物資,實行以貨易貨辦法;嚴禁偽幣流通,一切交易與偽幣斷絕關係;確立華中幣本位制度,一切貨物都以華中幣定價;多辦合作社,解決民眾運銷、消費、生產、借貸等困難。與此同時,還及時頒布了財政、金融、工商、供銷貿易、糧食管理
那樣一個特定的年代,因為有著那樣一代人,堅守著那樣的理想,而且不被那樣的生活所困擾,不因那樣的險惡而屈服……
撥開特殊年代的漫漫煙塵,如今大都化為滾滾紅塵中的碎片。在那座歷史的豐碑里,那些已逝的革命人和那個故事,會永遠被風雨所鐫刻。
踏著父輩們的足跡,尋訪蘇中大地的過程真可謂是一次受益匪淺的感動之旅。許多那個年代的珍貴史料、歷史照片和那個時代的精神一樣熠熠生輝,讓我難以割捨,不能釋懷。我把它們收集起來,放在父親的書中作為背景資料及附錄,為的是讓讀者更加完整地了解那個年代、那段歷史、那些革命人。我想,它們應該是《一個月的戰鬥》的最好導讀。
在我懷著深深的歉疚和軫念將本書獻給父親的時候,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那些最真誠的朋友——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先生、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潘凱雄先生、財新傳媒副總編輯楊大明先生、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審蔡明忠先生和新華社財經國家周刊總編室主任張之清先生,是他們在本書出版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支持和鼓勵,可以說是他們給了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向他們道一聲我心靈深處的深深謝意!
另外,我還要感謝的是我國第一代經濟學家的旗幟、經濟學界泰斗薛老(薛暮橋)、駱老(駱耕漠)的女兒薛小和女士、駱小予女士以及全國工商聯研究室研究員黃文夫先生、南京大學中共黨史學教授馬洪武先生和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揚先生等。
最後,感謝中央文獻出版社、新四軍研究會、新四軍紀念館、中共華中工委紀念館;感謝為本書裝幀設計的書衣坊工作室設計總監朱贏椿先生;感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紅衛先生、門乃婷裝幀設計工作室設計總監門乃婷小姐和所有關心、關注本書出版面世並在此過程中做出過努力的人們,謝謝,謝謝你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