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一位駐華外交官筆下的慈禧
- 譯者:王兵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344570X
- 作者:丹尼爾·華蕾 (Daniele Vare)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文史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位駐華外交官筆下的慈禧》以優美的文字展現了慈禧太后傳奇的一生和晚清帝國飄搖的圖景,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對慈禧的作為不乏批評,但也不掩飾對她個人魅力的讚美。這個慈禧更加接近真實,而非妖魔化、臉譜化的形象。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丹尼爾·華蕾(Daniele Vare) 譯者:王兵
丹尼爾·華蕾(Daniele Vare,1880—1956年),義大利外交家。1908—1912年任義大利駐維也納大使館隨員參贊。1912—1920年任義大利駐華使館頭等參贊,曾兼代辦。1927—1930年任義大利駐華公使,1928年代表其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了《中意友好通商條約》。他著作很多,除本書外,還有《含笑的外交官》(A Laughing Diplomat,1938)等。
丹尼爾·華蕾(Daniele Vare,1880—1956年),義大利外交家。1908—1912年任義大利駐維也納大使館隨員參贊。1912—1920年任義大利駐華使館頭等參贊,曾兼代辦。1927—1930年任義大利駐華公使,1928年代表其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了《中意友好通商條約》。他著作很多,除本書外,還有《含笑的外交官》(A Laughing Diplomat,1938)等。
圖書目錄
序言/1
第一輯
幼年“小昭”/3
通向京城之路/4
錫拉胡同里的小姑娘/5
第二輯
古老預言/11
中國之滿人/12
口吃的穆楊阿/13
初八後宮/14
第三輯
面南而治/19
鹹豐帝與其妃嬪/21
同治帝降生/23
東宮與西宮/24
英法聯軍入侵/25
第四輯
扣押使團/29
八里橋之戰/30
與肅順初起爭端/31
逃亡熱河/33
第五輯
火燒圓明園/37
恩準“外夷”派駐使節/42
第六輯
載垣逆謀/45
“秋扇”/47
鹹豐駕崩/48
第七輯
傳位玉璽/53
兩宮返京/55
辛酉政變/57
第八輯
總理衙門的官員/61
覲見的秘訣/65
恭親王一度被貶/67
第九輯
慈禧之魅力/71
華麗的服飾/73
奢華的生活/77
慈禧之道德/78
第十輯
“慈禧”名號之由來/83
太監之禍/84
安德海之死/86
第十一輯
太平天國/93
戈登與李鴻章/95
羅伯特·赫德與中國海關/99
被毀的琉璃寶塔/100
第十二輯
同治帝親政/105
首次垂簾聽政告終/107
大太監李蓮英/109
同治帝染天花/111
第十三輯
同治帝駕崩/117
冊立繼承人/119
第十四輯
光緒繼位/125
無人祭祀的同治帝/126
吳可讀尸諫/128
獨攬大權/129
第十五輯
喜愛外國玩具的幼光緒/135
光緒大婚/136
歸退頤和園/138
中秋節/141
第十六輯
甲午之戰/145
戴樂爾回憶錄/146
維新之初/151
第十七輯
百日維新/159
袁世凱告密/162
光緒被禁/164
第十八輯
義和團運動/169
第十九輯
義和團外部攻打使館區/181
第二十輯
俄國陰謀內部瓦解使團/191
第二十一輯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205
簽訂《辛丑條約》/207
返京/211
第二十二輯
慈禧新政/217
慈禧畫像/221
卡爾小姐回憶錄/222
日俄戰爭/226
第二十三輯
帝後雙賓天/231
東陵被盜/236
尾聲/239
附錄/249
譯者後記/257
第一輯
幼年“小昭”/3
通向京城之路/4
錫拉胡同里的小姑娘/5
第二輯
古老預言/11
中國之滿人/12
口吃的穆楊阿/13
初八後宮/14
第三輯
面南而治/19
鹹豐帝與其妃嬪/21
同治帝降生/23
東宮與西宮/24
英法聯軍入侵/25
第四輯
扣押使團/29
八里橋之戰/30
與肅順初起爭端/31
逃亡熱河/33
第五輯
火燒圓明園/37
恩準“外夷”派駐使節/42
第六輯
載垣逆謀/45
“秋扇”/47
鹹豐駕崩/48
第七輯
傳位玉璽/53
兩宮返京/55
辛酉政變/57
第八輯
總理衙門的官員/61
覲見的秘訣/65
恭親王一度被貶/67
第九輯
慈禧之魅力/71
華麗的服飾/73
奢華的生活/77
慈禧之道德/78
第十輯
“慈禧”名號之由來/83
太監之禍/84
安德海之死/86
第十一輯
太平天國/93
戈登與李鴻章/95
羅伯特·赫德與中國海關/99
被毀的琉璃寶塔/100
第十二輯
同治帝親政/105
首次垂簾聽政告終/107
大太監李蓮英/109
同治帝染天花/111
第十三輯
同治帝駕崩/117
冊立繼承人/119
第十四輯
光緒繼位/125
無人祭祀的同治帝/126
吳可讀尸諫/128
獨攬大權/129
第十五輯
喜愛外國玩具的幼光緒/135
光緒大婚/136
歸退頤和園/138
中秋節/141
第十六輯
甲午之戰/145
戴樂爾回憶錄/146
維新之初/151
第十七輯
百日維新/159
袁世凱告密/162
光緒被禁/164
第十八輯
義和團運動/169
第十九輯
義和團外部攻打使館區/181
第二十輯
俄國陰謀內部瓦解使團/191
第二十一輯
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205
簽訂《辛丑條約》/207
返京/211
第二十二輯
慈禧新政/217
慈禧畫像/221
卡爾小姐回憶錄/222
日俄戰爭/226
第二十三輯
帝後雙賓天/231
東陵被盜/236
尾聲/239
附錄/249
譯者後記/257
後記
近些年來,一些晚清以降,民國以來在華外國傳教士、駐華外交人員的有關中國的回憶錄或著作陸續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之中,這些作者或是當時重要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或是與親歷者有密切交往之人,他們據其經歷或手中資料為國人勾勒出了一個另類視角下的中國近代史圖景,使我們除了對傳統歷史敘事,特別是對於似乎早己蓋棺定論的重要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認識又多了一條途徑,同時這也是中外記載的有關中國近代史史料的擇選印證過程。
本書作者作為一個在華多年的資深外交官,無論與各國駐華外交人員還是清政府及後來的民國政府的高級官員都有密切的交往,這使得他有足夠多的渠道了解諸多歷史事件的細枝末節。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古老的帝制中國瓦解並急速蛻變為近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作為經歷過這兩個時代的駐華外交官群體,他們對這一巨變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華萱先生便將其目光投向了慈禧太后這位任何一個近代史學家都不會忽視的關鍵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主導人物也不為過)。這本書從慈禧太后出世一路鋪陳下去,基本將其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勾勒描繪了一遍,其中重點描寫了慈禧太后個人性格如何使得她一步步獲得皇帝恩寵,並經過激烈的權力鬥爭獲取了最高權力,以及其後半生命運是如何與清帝國國運交織在一起的。這種基於一定史實而對慈禧太后的文學化描寫是不帶有任何定見的,書中甚至充滿了對她的讚美之詞,可以看出作者對筆下的人物的基本態度是有別於我們“傳統”的歷史記述的。作者作為一個“外人”,對於中國這位皇太后可以說是做到了持平之論,他對義和團運動之前的皇太后的個人魅力與治國才幹更是讚賞有加,雖然也認為她最大敗筆是支持義和團殺戮洋人,但作者對她在事後返京時向觀禮的洋人“小小的作揖舉動和善意的微笑”仍表現出難以抑制的驚訝,對後來的晚清新政更是抱持稱讚之態度。
作者也深知中國悠久的歷史既是財富也是負擔。雖然全書通篇略有誇大慈禧太后個人作為的嫌疑,但作者仍不失機警的為人們展示了其對近代轉型中國的獨到觀察,這一點讀者可以閱讀“尾聲”一章一窺究竟。 本書翻譯過程中主要的難點是對譯英文人名與地名,對於多數英文記載的中國人名、地名以及中外典故經過譯者考證後均作了注釋,譯者儘量保持了原著語言風格,以便中文世界的讀者能通暢體會到作者下筆的奧妙。另外,譯者還將書中記載史料做了與中文文獻相互印證的大量辨析工作,有極少數明顯錯誤均做了注釋說明,除此全書翻譯過程中均忠實地保持了原著全部觀點。
在此要特別感謝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馮毅兄在本書翻譯過程中,協助譯者做的部分史料蒐集工作,這些重要的中文史料幫助譯者準確地理解了書中諸多難解之處;還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母親對我生活的悉心照料,沒有家人的支持很難想像我會順利完成譯稿。
最後。由於譯者水平所限,雖力求以勤補拙,但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諸君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本書作者作為一個在華多年的資深外交官,無論與各國駐華外交人員還是清政府及後來的民國政府的高級官員都有密切的交往,這使得他有足夠多的渠道了解諸多歷史事件的細枝末節。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是古老的帝制中國瓦解並急速蛻變為近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作為經歷過這兩個時代的駐華外交官群體,他們對這一巨變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華萱先生便將其目光投向了慈禧太后這位任何一個近代史學家都不會忽視的關鍵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主導人物也不為過)。這本書從慈禧太后出世一路鋪陳下去,基本將其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勾勒描繪了一遍,其中重點描寫了慈禧太后個人性格如何使得她一步步獲得皇帝恩寵,並經過激烈的權力鬥爭獲取了最高權力,以及其後半生命運是如何與清帝國國運交織在一起的。這種基於一定史實而對慈禧太后的文學化描寫是不帶有任何定見的,書中甚至充滿了對她的讚美之詞,可以看出作者對筆下的人物的基本態度是有別於我們“傳統”的歷史記述的。作者作為一個“外人”,對於中國這位皇太后可以說是做到了持平之論,他對義和團運動之前的皇太后的個人魅力與治國才幹更是讚賞有加,雖然也認為她最大敗筆是支持義和團殺戮洋人,但作者對她在事後返京時向觀禮的洋人“小小的作揖舉動和善意的微笑”仍表現出難以抑制的驚訝,對後來的晚清新政更是抱持稱讚之態度。
作者也深知中國悠久的歷史既是財富也是負擔。雖然全書通篇略有誇大慈禧太后個人作為的嫌疑,但作者仍不失機警的為人們展示了其對近代轉型中國的獨到觀察,這一點讀者可以閱讀“尾聲”一章一窺究竟。 本書翻譯過程中主要的難點是對譯英文人名與地名,對於多數英文記載的中國人名、地名以及中外典故經過譯者考證後均作了注釋,譯者儘量保持了原著語言風格,以便中文世界的讀者能通暢體會到作者下筆的奧妙。另外,譯者還將書中記載史料做了與中文文獻相互印證的大量辨析工作,有極少數明顯錯誤均做了注釋說明,除此全書翻譯過程中均忠實地保持了原著全部觀點。
在此要特別感謝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候選人馮毅兄在本書翻譯過程中,協助譯者做的部分史料蒐集工作,這些重要的中文史料幫助譯者準確地理解了書中諸多難解之處;還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母親對我生活的悉心照料,沒有家人的支持很難想像我會順利完成譯稿。
最後。由於譯者水平所限,雖力求以勤補拙,但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諸君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序言
致五大使之信
致曾擔任過駐華公使的邁爾斯·藍浦生爵士(Sir Miles Lampson,聯合王國)、瑪德伯爵(Count de Martel,法蘭西)、馬慕瑞先生(John Van AntwerpMacMurray,美利堅)、芳澤謙吉閣下(Yoshizawa Kenkichi,日本國)、歐登科先生(W.J.Oudendyk,荷蘭王國)各位公使先生們,親愛的同僚們
當年我們在北京做公使時,彼此之間不知互發了多少外交照會,互致了多少次最為崇高的敬意,現在想來過往情景歷歷在目。我現在再次用老辦法將我的書《葉赫那拉氏》送給你們,請多多指正。慈禧太后將中國的統治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已超過半個世紀了,中國也正是在她這一生的時間裡開始由舊變新的,對於一位如此重要人物的描寫,本書尚有諸多未盡之處。
當時清帝國剛剛倒台,我們來自不同國家的6人,先後來到中國,代表各自政府擔任駐華公使。我們在清帝國垮台後不長時間來到這裡,還有幸看到了帝國的落幕餘暉。
要想弄清中國過往發生了什麼,不必去了解耶穌會士戴遂良在其《歷史文獻:儒釋道》一書中那樣詳盡展現的中國歷史,研究一下過去7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諸多事件就足夠了,這些資料在俱樂部藏書室的“遠東部分”就能全部找到。
許多對過往中國非常了解的人依然在北京生活著:朱爾典爵士坐在他那安靜的書房裡,周圍擠滿了公文箱,上面都貼著小便簽,其中不少都標示著“緊急”字樣(把中國的任何事都標記為“緊急”似乎一直是個時代的錯誤);安格聯爵士住在他的海關總稅務司官酃,與我們義大利使館為鄰;巴茲爾·庫朋斯齊曾安排了一次大型野餐,帶去了大量的香檳酒;西德尼·巴爾敦爵士在戰爭期間組織了“北京志願軍”;仍在北京的卡爾小姐回憶起了她在宮裡為皇太后作畫,與皇太后相處的歲月;莫里遜博士仍生活在“莫里遜‘大街”(今王府井大街);布萊頓夫婦(布萊頓夫人是最後一位乘坐的馬車上仍然有戴著舊時官帽的馬夫的外國人);克爾夫婦(威利·克爾先生專心致力於中文翻譯,威利·克爾夫人像母親般地照顧著那些學徒翻譯);“帕特南·威爾”;衛太爾男爵和他的滿族妻子;路易吉·盧卡,一位編演法國花布舞與戲劇的年輕人;索爾·文森娜在北京居住了40多年,一直經營著法國醫院的藥店;林懋德主教依舊在北堂陽光下的迴廊里悠閒踱步;年邁的丁家力博士是受很多中國政治家喜歡的英文老師;義大利使館護衛隊的朱拉博士;羅斯托恩夫婦;丹夫人;還有很多駐華的臨時代辦、傳教士和譯員……從上述這些人以及類似他們仍住在北京的人們那裡。我們總能聽到關於北京過去美好時光的描述,那時去北京遊歷的人們要先坐船走水路,然後到北方再換乘轎子,就像今天那些想去長江三峽遊覽的人們一樣。
只有北京城冬日的沙塵暴依舊如故,此外春日百花盛開(褐色山腰上一片段預告海,籠罩在薄霧之下),夏日大雨傾盆,秋天穀物歸倉,更別提我們走在城牆上以及穿過城門去往跑馬場或西山的路上所聞到的各種氣味,我們對這些氣味再熟悉不過了。
在我們6個人的外交職業生涯中,這次差不多是間隔幾年之後同一時間重返北京履職,真令人高興。我們都經過了多年外交歷練,此次代表各自國家擔任駐華“全權大使”,昔日老朋友見到我們故地重返,稱我們為“老鋪”。
我們與中國打交道都有20多年了,可以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中國通”了,其中資格最老的人(看吧,我們又在使用官方措辭了!),當屬濮蘭德先生(J.0.P.Bland),你幾乎每周三早晨都會在茅草屋俱樂部里遇到他。
我就是受到了濮蘭德先生與白克浩斯先生合著的《慈禧統治下的大清帝國》的鼓舞,在這本“偉大作品”出版了20多年後,產生了想寫一本相同主題的書的念頭。濮蘭德先生慨然許可我使用他保有的許多英譯本的中國文獻,並且給了我莫大鼓勵,令我非常感激。
在撰寫葉赫那拉氏的傳記時,是不可能僅如英國著名傳記作家雷頓·斯特拉奇寫作《維多利亞女王傳》那樣,而不去描述她的生活背景以及當時所發生的事件的。查爾斯·佩蒂特在其《統治億萬臣民的女人——慈禧太后傳》中嘗試著這樣去做,但是我覺得他對皇太后的描寫,完全是他自己的創造而缺乏史實,有點像他另一本著作《大太監之子》的寫作風格。
圍繞著紫禁城,有太多神秘色彩,使得我們在描摹其居住者時很難得到確鑿無疑的權威材料。即便了解了一些史實,但往往又會有兩三個版本,每一個版本都對所發生之事有不同解釋。這種模糊的事實很像中國畫裡的朦朧意境,它有某種魅力,一旦消除這種朦朧之美又可能是錯誤的。即使歷史學家解開了這層面紗,他們也不能確信就一定能揭示出事實真相。在東方國家裡,弄清事實跟闡述事實一樣的困難。
我在北京西山一個寺廟裡寫下了本書的頭幾章。18世紀一位滿人將軍——乾隆皇帝的堂(或表)兄弟像我一樣也在這座寺廟寫了一本書,這本遊記有個奇特而有趣的名字,叫《孤雁踏雪》。此地臨近皇家狩獵場和軍事瞭望塔——皇帝過去常常在塔上觀摩八旗軍在練兵場上演練。放眼四周,全是過去壯觀場面的跡象。
離我所在的寺廟不遠處有一條磚砌台階通往山腰,那裡有座拱門,其頂端建有一座西洋風格的鐘樓。鐘樓上掛著三個大鐘,裝飾著羅曼諾夫王朝使用的雙頭鷹圖案。這是曾經坐落於阿穆爾河(中國稱黑龍江)畔的一座小鎮裡的遺存建築,現在那裡成了雅克薩鎮。此鎮之前由俄國人占據,1688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後,劃入中國治下。中國的康熙皇帝對這個歸入其版圖的外國城鎮懷有極大興趣,非常希望看一看這個小城。不過他沒有時間(或者沒有這個打算)做一次長途旅行去中俄邊境查看,因此這座小城連同其居民一起被遷移到了北京西山腳下,這樣康熙皇帝就可以在他閒暇時間過來遊玩了。
葉赫那拉氏恐怕是最後一位擁有如此宏大氣魄的人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可以被稱作“末代女皇”。
我已將我所了解到的以及我心目中的皇太后形象訴諸筆端,在她曾統治的清帝國垮台之後,其個人魅力似乎依舊從紫禁城散發出來,源源不斷。
我這本書,可能會幫助那些熟悉北京的人,回憶起過往帝都令人難以忘卻的魅力。
這一次,我不會再以“致崇高敬意”為結尾,但是我想諸君定能在字裡行間找尋到我們舊日友誼的點點滴滴。
致曾擔任過駐華公使的邁爾斯·藍浦生爵士(Sir Miles Lampson,聯合王國)、瑪德伯爵(Count de Martel,法蘭西)、馬慕瑞先生(John Van AntwerpMacMurray,美利堅)、芳澤謙吉閣下(Yoshizawa Kenkichi,日本國)、歐登科先生(W.J.Oudendyk,荷蘭王國)各位公使先生們,親愛的同僚們
當年我們在北京做公使時,彼此之間不知互發了多少外交照會,互致了多少次最為崇高的敬意,現在想來過往情景歷歷在目。我現在再次用老辦法將我的書《葉赫那拉氏》送給你們,請多多指正。慈禧太后將中國的統治大權牢牢抓在自己手裡已超過半個世紀了,中國也正是在她這一生的時間裡開始由舊變新的,對於一位如此重要人物的描寫,本書尚有諸多未盡之處。
當時清帝國剛剛倒台,我們來自不同國家的6人,先後來到中國,代表各自政府擔任駐華公使。我們在清帝國垮台後不長時間來到這裡,還有幸看到了帝國的落幕餘暉。
要想弄清中國過往發生了什麼,不必去了解耶穌會士戴遂良在其《歷史文獻:儒釋道》一書中那樣詳盡展現的中國歷史,研究一下過去70多年來中國發生的諸多事件就足夠了,這些資料在俱樂部藏書室的“遠東部分”就能全部找到。
許多對過往中國非常了解的人依然在北京生活著:朱爾典爵士坐在他那安靜的書房裡,周圍擠滿了公文箱,上面都貼著小便簽,其中不少都標示著“緊急”字樣(把中國的任何事都標記為“緊急”似乎一直是個時代的錯誤);安格聯爵士住在他的海關總稅務司官酃,與我們義大利使館為鄰;巴茲爾·庫朋斯齊曾安排了一次大型野餐,帶去了大量的香檳酒;西德尼·巴爾敦爵士在戰爭期間組織了“北京志願軍”;仍在北京的卡爾小姐回憶起了她在宮裡為皇太后作畫,與皇太后相處的歲月;莫里遜博士仍生活在“莫里遜‘大街”(今王府井大街);布萊頓夫婦(布萊頓夫人是最後一位乘坐的馬車上仍然有戴著舊時官帽的馬夫的外國人);克爾夫婦(威利·克爾先生專心致力於中文翻譯,威利·克爾夫人像母親般地照顧著那些學徒翻譯);“帕特南·威爾”;衛太爾男爵和他的滿族妻子;路易吉·盧卡,一位編演法國花布舞與戲劇的年輕人;索爾·文森娜在北京居住了40多年,一直經營著法國醫院的藥店;林懋德主教依舊在北堂陽光下的迴廊里悠閒踱步;年邁的丁家力博士是受很多中國政治家喜歡的英文老師;義大利使館護衛隊的朱拉博士;羅斯托恩夫婦;丹夫人;還有很多駐華的臨時代辦、傳教士和譯員……從上述這些人以及類似他們仍住在北京的人們那裡。我們總能聽到關於北京過去美好時光的描述,那時去北京遊歷的人們要先坐船走水路,然後到北方再換乘轎子,就像今天那些想去長江三峽遊覽的人們一樣。
只有北京城冬日的沙塵暴依舊如故,此外春日百花盛開(褐色山腰上一片段預告海,籠罩在薄霧之下),夏日大雨傾盆,秋天穀物歸倉,更別提我們走在城牆上以及穿過城門去往跑馬場或西山的路上所聞到的各種氣味,我們對這些氣味再熟悉不過了。
在我們6個人的外交職業生涯中,這次差不多是間隔幾年之後同一時間重返北京履職,真令人高興。我們都經過了多年外交歷練,此次代表各自國家擔任駐華“全權大使”,昔日老朋友見到我們故地重返,稱我們為“老鋪”。
我們與中國打交道都有20多年了,可以稱得上是名符其實的“中國通”了,其中資格最老的人(看吧,我們又在使用官方措辭了!),當屬濮蘭德先生(J.0.P.Bland),你幾乎每周三早晨都會在茅草屋俱樂部里遇到他。
我就是受到了濮蘭德先生與白克浩斯先生合著的《慈禧統治下的大清帝國》的鼓舞,在這本“偉大作品”出版了20多年後,產生了想寫一本相同主題的書的念頭。濮蘭德先生慨然許可我使用他保有的許多英譯本的中國文獻,並且給了我莫大鼓勵,令我非常感激。
在撰寫葉赫那拉氏的傳記時,是不可能僅如英國著名傳記作家雷頓·斯特拉奇寫作《維多利亞女王傳》那樣,而不去描述她的生活背景以及當時所發生的事件的。查爾斯·佩蒂特在其《統治億萬臣民的女人——慈禧太后傳》中嘗試著這樣去做,但是我覺得他對皇太后的描寫,完全是他自己的創造而缺乏史實,有點像他另一本著作《大太監之子》的寫作風格。
圍繞著紫禁城,有太多神秘色彩,使得我們在描摹其居住者時很難得到確鑿無疑的權威材料。即便了解了一些史實,但往往又會有兩三個版本,每一個版本都對所發生之事有不同解釋。這種模糊的事實很像中國畫裡的朦朧意境,它有某種魅力,一旦消除這種朦朧之美又可能是錯誤的。即使歷史學家解開了這層面紗,他們也不能確信就一定能揭示出事實真相。在東方國家裡,弄清事實跟闡述事實一樣的困難。
我在北京西山一個寺廟裡寫下了本書的頭幾章。18世紀一位滿人將軍——乾隆皇帝的堂(或表)兄弟像我一樣也在這座寺廟寫了一本書,這本遊記有個奇特而有趣的名字,叫《孤雁踏雪》。此地臨近皇家狩獵場和軍事瞭望塔——皇帝過去常常在塔上觀摩八旗軍在練兵場上演練。放眼四周,全是過去壯觀場面的跡象。
離我所在的寺廟不遠處有一條磚砌台階通往山腰,那裡有座拱門,其頂端建有一座西洋風格的鐘樓。鐘樓上掛著三個大鐘,裝飾著羅曼諾夫王朝使用的雙頭鷹圖案。這是曾經坐落於阿穆爾河(中國稱黑龍江)畔的一座小鎮裡的遺存建築,現在那裡成了雅克薩鎮。此鎮之前由俄國人占據,1688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後,劃入中國治下。中國的康熙皇帝對這個歸入其版圖的外國城鎮懷有極大興趣,非常希望看一看這個小城。不過他沒有時間(或者沒有這個打算)做一次長途旅行去中俄邊境查看,因此這座小城連同其居民一起被遷移到了北京西山腳下,這樣康熙皇帝就可以在他閒暇時間過來遊玩了。
葉赫那拉氏恐怕是最後一位擁有如此宏大氣魄的人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她可以被稱作“末代女皇”。
我已將我所了解到的以及我心目中的皇太后形象訴諸筆端,在她曾統治的清帝國垮台之後,其個人魅力似乎依舊從紫禁城散發出來,源源不斷。
我這本書,可能會幫助那些熟悉北京的人,回憶起過往帝都令人難以忘卻的魅力。
這一次,我不會再以“致崇高敬意”為結尾,但是我想諸君定能在字裡行間找尋到我們舊日友誼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