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六工程

一五六工程

“一五六項工程”是一五計畫期間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工業項目的總稱,這一龐大的援建工程,旨在幫助中國建立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的骨架,以奠定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陳雲作為政務院副總理、中財委主任,統籌了“一五六項工程”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五六工程
  • 國家:中國
  • 內容: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工業項目
  • 領域:政治
簡介,計畫,

簡介

以蘇聯援助的“一五六項”為中心制訂一五計畫

計畫

1951年,中共中央決定,從1953年起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根據周恩來的提議,中共中央決定由周恩來、陳雲、薄一波、李富春、聶榮臻、宋劭文6人組成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制定。
在周恩來領導下,中財委在1951年試編了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粗略綱要。由於當時資料不全,特別是抗美援朝戰爭還在進行,全國經濟建設的大局也還未定下來,尤其是還未能爭取到蘇聯的全面援助,因此,這個計畫綱要只能是一個試驗,不可能作為正式的計畫。
1952年,由於國民經濟的恢複比預想的順利得多,韓戰大局已定,中央決定加快第一個五年計畫的編制,並決定計畫編制好後,8月份拿到蘇聯,徵求老大哥的意見,爭取他們的幫助。
在陳雲領導下,中財委開始第二次編制第一個五年計畫草案。7月,第一個五年計畫第二次編制完成。儘管時間倉促,經驗和數據不足,但這個計畫還是較為詳細。計畫印出來以後,共有25本小冊子,主要包括《關於五年計畫輪廓的方針》、《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任務》以及鋼鐵、有色金屬、機器、汽車、船舶、電器、化學、建築材料、電力、煤礦、石油、紡織、輕工業、交通、郵電等發展計畫。5年基本建設計畫投資505億元,擬請蘇聯援助我國工業建設項目91個。
7月1日,計畫草案印出來後,陳雲致信毛澤東,對這個五年計畫的編制情況進行了說明。他說:“這次寫的五年計畫的主要點是在今後五年中要辦些什麼新的工廠。因此在這一方面花的工夫較多。原有工廠的生產方面,也寫進去了。但估計這一方面的生產數字一般是低的,可能超過。將來需要好好再討論的。所以首先集中力量研究今後五年中新辦工廠,是為了七八月間可以向蘇聯提出一個五年中供我裝備的要求。”這個計畫提到中央後,中央政治局進行了討論,認為可以將這個計畫帶到蘇聯徵求意見,並作為向蘇聯提出援助的基本根據。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工業基礎是微不足道的,技術力量、管理水平都極其低下。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不爭取外國的援助是有巨大困難的。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向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提出了援助請求。
8月,中共中央決定組織代表團,以周恩來為團長,陳雲、李富春為副團長,帶領30多名專家訪問蘇聯。
當時沒有大飛機,一架飛機只能坐16人。中共代表團分乘三架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飛了三天,第一晚在伊爾庫斯克,第二晚在新西伯利亞,第三天才到莫斯科。到達莫斯科後,陳雲和我國的專家一起,在蘇維埃旅館下榻。
這次代表團的主要任務是就第一個五年計畫和蘇聯有關方面交換意見,重點是爭取蘇聯的援助。在莫斯科,周恩來、陳雲等與蘇方代表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會談。期間,周恩來和陳雲兩次會見了史達林。
蘇聯領導人詳細研究了中方提出的計畫,對計畫方針和要達到的目標,表示欣賞,但對計畫本身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這個計畫草案,還不能算是五年計畫,不僅不是計畫,即使作為指令也不夠。史達林在會見周恩來、陳雲時還就中國的一五計畫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建議。他認為,計畫草案中考慮的五年中工業年平均增長20%的速度是勉強的,建議降到15%或14%。他還強調,計畫不能打得太滿,必須留有後備力量,以應付意外的困難。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會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蘇聯同意幫助中國設計一批企業並提供設備。爭取到蘇聯對中國工業化的援助,是中共中央代表團這次訪蘇的最大成果。
9月下旬,周恩來、陳雲先行回國,留下李富春和一大批專家與蘇聯專家一起做進一步的工作。
回國後,陳雲把中財委日常工作交給薄一波,在1952年底至1953年初,根據蘇方的建議,全力以赴地對“一五”計畫進行了第三次編制。由於長期夜以繼日的工作,積勞成疾,陳雲病倒了。1953年3月,他不得不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到外地休養。這樣,編制“一五”計畫的工作也暫停了下來。五年計畫未定,計畫的第一年只能通過年度計畫來體現。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編制1953年計畫及長期計畫綱要的指示》,確定製定五年計畫的一些重大問題。
1953年3月,史達林逝世,但蘇聯對援助中國一五計畫的態度仍然十分積極。 4月,蘇聯政府經過研究,就中國“一五”計畫的問題給予了正式的答覆意見,並就中國“一五”計畫的有關內容編制了一些詳細的圖表等,供中國參考。蘇聯幫助中國建設的一些項目也基本上確定下來了。於是,新成立的國家計畫委員會根據這些意見,對“一五”計畫進行了第四次編制。這一次,陳雲因病在外地休養,未能參加。
但是,第四次編制的“一五”計畫仍不能令人滿意。而這時,按照預定的時間, “一五”計畫已進入實施階段了。特別是1953年7月韓戰雙方實現停戰,對中國經濟建設的外在威脅宣告解除,全力加快國民經濟建設步伐的條件已經具備。五年計畫編制工作的滯後成為加快經濟建設步伐的重大制約因素。對此,毛澤東和黨中央都非常著急。1954年初,根據工作發展的需要,中央決定成立由陳雲、高崗、李富春、鄧小平、鄧子恢、習仲勛、賈拓夫、陳伯達組成的五年計畫綱要編制八人工作小組,(陳雲任組長),以加快“一五”計畫的編制。
於是,陳雲又投入了第五次編制“一五”計畫的工作。這一次毛澤東要求計委從2月15日起,一個月內,拿出初稿,然後,交由陳雲領導的小組迅速定稿。計委的同志感到時間太緊,壓力很大,向毛澤東請求延長一些時間,毛澤東只同意給他們延長5天的時間,要求3月20日必須拿出初稿。
接到指示後,2月19日,陳雲即召集中央財經、文教各部部長開會,布置編制 “一五”計畫的工作。會上,陳雲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同時指出:“編制‘一五’計畫的工作不能再拖了。毛主席規定的時間非常緊,但現在編制‘一五’計畫有很多有利條件。首先,蘇聯援助我們的項目已經定下來了,項目是141個,設計和設備安裝的時間也大致排好了,這就使我們更有把握了。其次,韓戰已經停下來了,軍費和意外的支出都減少了。第三,總路線已經宣布,而且經過廣泛宣傳已深入人心。第四,我們已經有了幾次編制計畫的經驗。因此,短時間內完成這一任務是有可能的。”
會後,各部和計委根據陳雲的指示,迅速展開工作,並按預定的時間及時向陳雲提供了所需的材料。接到計委和各部提供的材料後,陳雲自己也組織了一個小組,這個小組由他和張璽、梅行、周太和、邱純甫5人組成。張璽是計委的副主任,周太和和邱純甫是陳雲的秘書,梅行是請來的筆桿子。5個人晝夜兼程,開了14次會,用了15天的時間,將這些材料進行了歸納、整理,並於4月初拿出了第五次編制的五年計畫綱要初稿。這一初稿於4月15日印好後,送到了毛澤東手裡。6月29日至30日,陳雲就“一五”計畫的有關問題向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作了匯報。國家計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草案(初稿)》正式出籠。
雖然一五計畫是以蘇聯援助的“一五六項工程”為中心,是在蘇聯的指導幫助下制訂的,但陳雲的基本立足點還是自力更生,沒有盲目、教條地搬用外國的經驗。他說:“蘇聯專家搞的表太複雜,不能完全照辦,必須和我們的現狀結合起來。中國是農業國,不可能把每家有幾個雞、幾頭豬都統計起來。中國開始建設時,計畫的線條是粗的,將來由粗到細。”他在總結“一五”計畫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後提出:“研究合理的比例關係,決不能只依靠書本,生搬硬套,必須從我國的經濟現狀和過去的經驗中去尋找。”陳雲的這種態度得到了毛澤東的肯定。
10月,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在廣州集中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共同審閱了國家計委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畫草案(初稿)》。11月,陳雲主持召開了11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一五”計畫的方針任務、發展速度、投資規模、建設重點、工農關係、地區布局和人民生活等重大問題再次進行了討論,對初稿提出了若干修改和補充意見。經過中央政治局討論和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的審閱,中央責成國家計委對五年計畫綱要草案再作進一步修改。這些修改,基本上是以初稿為基礎的,沒有再重新編制。
1955年3月31日,黨的全國代表會議對陳雲主持起草的“一五”計畫草案進行了審議,並決定原則通過這一草案。6月,中央委員會根據全國黨代會提出的意見,對草案再次進行了修改。7月30日,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並正式通過了“一五”計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