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的鐵》是王秀梅著,2013年12月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後記:獻給初玉蘭及她的故鄉
作者簡介
後記
初玉蘭是我的外祖母。當然,在小說中她另有其名,就像風波鎮在小說中是黃杏兒的故鄉,而現實中它並不叫風波鎮一樣。文學作品不是圖書館裡的史實資料——小說素材在經過藝術處理之後,即便是當年的真實事件,也不宜經受藝術之外的考證和審視。何況這部小說中的A線發生在一九三八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小鎮抗日傳奇故事雖不必像紀實文學那么丁丁卯卯,但總要涉及到某些繞不過去的真實歷史背景,所以小說里還是避免用真實的人名和地名為好。
因此,我要請已經逝去的外祖母諒解——關於她的名字,關於她的故鄉的名字,我選擇了讓它們隱退在小說之後。而在獻詞和後記里,我要明確地說:這部小說,我要獻給初玉蘭,及她的故鄉——水道鎮。
是的,那個我稱其為風波鎮的小鎮仍然存在,它名叫水道鎮,在距離煙臺六十多公里的地方。它是外祖母的故鄉。有關於它的那些故事,外祖母給我講過許多。第一次聽她講日本人,講打仗,我年紀還小。外祖母講著講著,就變成了小說中的樣子:瘦弱的身體蜷成球狀,兩條腿以奇怪的姿勢摺疊成一把剪刀。她重複著那些往事——日本人在水道鎮上高高地修起了炮樓,他們把我三歲的母親抱到炮樓里玩耍,令全家人驚懼萬分。幸運的是,最終母親被平安送回;日本人頻繁掃蕩,外祖母抱著母親往大山中奔逃,中途掉隊,只好跳進一口枯井中。隨後落下另外一些人,紛亂地踩踏著她的頭頂。
外祖母講著講著,就會陷入一段小睡,保持著蜷成球狀的身體。外祖母晚年後一直住在我父母的家中,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在我記憶里,國中寄宿時,每周回家,外祖母都要重複那些陳年往事,包括她年輕時代的某幾個表哥——推著腳踏車賣靛的老人,就是她那些表哥中的一個,他活在外祖母的講述中,活在小說里——當然,出於藝術加工的需要,在小說中我給他安排了一個土匪的身份。他也曾真實地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出現過,我至今能記起他走街串巷賣靛,將腳踏車支在大街上的樣子。
昏暗的天光,溫暖的大炕,蜷曲的外祖母,重複的回憶懷念和講述——這就是國中時代留給我的關於外祖母的最後記憶。之後,由於某些不得已的原因,外祖母在晚年離鄉背井,去東北我三姨家裡暫住,沒想到她終老在那裡。
這個膠東小鎮,如今生活著我的兩個姐妹。因為此,我時常會在那裡逗留。走在它的街道上,我努力辨認和尋找著當年的痕跡。而那些沉默和喧嚷的街道,那些店鋪房屋,門口的樹木和石階,它們與外祖母講述中的樣子相去甚遠。但奇妙的是,我無比迷戀這種隔閡和差異,它更為有效地刺激著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令我的情緒在時空之中往復迴環,令我心跳不已。我的外祖母初玉蘭,她蜷著身體對我重複講過的那些,是一九三八年的水道鎮給我的最牢靠的影像和色彩。所以,此刻,我更為濃烈地懷念我故去的外祖母初玉蘭。
還要說的是,這個小說現在的樣貌違背我創作它的初衷——作為從事這個行當十餘年的作家來說,我還沒犯過這么離題千里的失誤:我本想完成的是一部時間和歷史跨度都比較大的成長小說,風波鎮只是其中一個比例很小的環節;而事實是,幾乎在創作起始,我就意識到了二十萬字容量的窘迫。之後就成了如今的樣子:我把這部小說完全交付給了一九三八年的風波鎮,完全交付給了外祖母黃杏兒。雖然,有另外一條B線——三十歲的我回到風波鎮遁世療傷,與外祖母日夜相對——與一九三八年這條A線並駕而行,交叉敘述,但是,我構思中的百分之八十的內容,仍無暇在此部作品中顧及。也由於此,我邊寫邊構思著下一部作品——在那部作品裡,我的母親,那個後來向著老年滑去的終日踩著縫紉機的女人,將代替外祖母的角色,繼續在風波鎮上生活著。日本人遠去,被過耳風炸掉的炮樓的殘骸還在。我甚至還構思到了第三部作品——在那裡遊蕩著童年的我,她和現在這部書里B線中的三十歲的我最終銜接。一個人從她的祖輩開始,就在孜孜不倦地尋找幾十年後的她自己,這個過程經歷了三部長篇小說。時間和空間的奧秘,成倍地滋生……
這些狂妄迷人的想法,一直陪伴著《一九三八年的鐵》的完成,令我時時亢奮不安,手足無措。而我到底能不能在未來完成它們——第二部或者第三部,現在看來已經不重要了——似乎它們在我的念頭裡出現,目的只是這樣:散發著妖嬈的光芒,在前面誘惑我、牽引我,讓我完成目前這個面目全非的作品。
現在是秋天的煙臺,我正熱烈地暢想著一場遠足,希望到某個地方遊蕩一些日子。但我又知道自己那差勁的行動力,它令多數籌謀不了了之。四個季節之中,秋天是最讓我倉皇不安的,這很奇怪。尤其今天,我整個人的氣場活躍不靜,在後記中進進出出。這跟小說有關嗎?我不知道。好吧,既然這樣,此刻——我情緒複雜地寫著後記的最後幾句話,覺得很有必要以此結尾:今天是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