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一世朗潤/中國瓷境
-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開本:16
- 作者:鄭云云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097665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鄭云云編著的《一世朗潤:明瓷》是中國瓷器的隨筆文集,以一篇篇隨筆類文字構成,主旨是圍繞明代的中國瓷器文化,例如,明瓷某件作品,或明瓷某個知識,或當時文士貴胄與名瓷的故事,或透過明瓷展示當時的社會生活點滴,或現代名人與明瓷的故事,或作者和瓷器之間難忘之事……凡此種種,展現明瓷的豐富與精緻的文化內容。
作者簡介
鄭云云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江西省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南昌文學院特聘作家、江西經典傳媒有限公司景德鎮瓷畫院院長。出版有藝術散文集《雲水之境》、《蘭舍泥痕》、《千年窯火》等,散文作品入選國內外四十多種重要選本及國家教育部編選的中學生語文課外讀本。獲中國首屆冰心散文獎、中國優秀圖書獎、江西省首屆優秀文藝作品獎、江西穀雨文學獎等。
先後在南昌、澳門、法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瓷藝展並參加藝術聯展。2009年12月獲“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大師”榮譽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和表彰。
先後在南昌、澳門、法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瓷藝展並參加藝術聯展。2009年12月獲“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大師”榮譽稱號,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和表彰。
圖書目錄
引子
皇家與民間
洪武——朱元璋與御窯廠初建之謎
戰事未定,朱元璋為什麼首建御窯廠
珠山之上,朱元璋讓御器廠氣宇軒昂
永樂——瓷塔、鄭和與朱棣
朱棣的抱負與一代王朝
南京瓷塔——奇蹟是怎么發生的
鄭和與青花瓷
宣德——皇帝的藝術情趣與官窯燒造
明宣宗的浪漫才情之果:宣德爐,宣德窯
震古爍今看宣窯
成化——黃金紫玉看鬥彩
明憲宗——唯美藝術的痴迷者
成化鬥彩——霞起赤城春錦列
清雅如蘭——吳吳十九
民窯奇葩——崔公與周公
知其味而溯其源——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顏色釉——日生紫海瑞光騰
青花料的演變與傳奇
官退民進——唯有青花真國色
明代青花的裝飾題材
動植物圖案——展示傳統文化因子
青花人物——從神話典故到社會生活
青花山水——沉淨世俗心境的天國
青花花鳥——日日可見的生靈詩境
風情與習俗
明代景德鎮的瓷業風光
獨特的瓷業崇拜與習俗
白土業——重重水碓夾江開
匣缽業——“出得世好余晃里,學得藝好匣缽廠里”
攣窯業——從槎窯到柴窯的進化
世操此業的魏氏砌窯
柴窯——神秘而獨特的鎮窯
滿窯與燒窯——火眼金晴看碧姻
圓器與琢器——到手坯成宛轉看 出手坯成板上鋪
圓器老闆當老闆
琢器業——被顛覆的瓷罐命運
彩繪業——紅店的出現
古代物流業——九域瓷商上鎮來
展現東方之韻——明瓷的對外傳播
明代瓷器輸出的四種途徑
東南亞地區:從馬六甲古城到越南的“景德鎮”
東亞:從朝鮮李氏王朝到日本的伊萬里窯
西亞:是什麼打動了異鄉人的心
非洲:拉穆群島的“中國情”
西方:中國瓷器從王室走向民間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皇家與民間
洪武——朱元璋與御窯廠初建之謎
戰事未定,朱元璋為什麼首建御窯廠
珠山之上,朱元璋讓御器廠氣宇軒昂
永樂——瓷塔、鄭和與朱棣
朱棣的抱負與一代王朝
南京瓷塔——奇蹟是怎么發生的
鄭和與青花瓷
宣德——皇帝的藝術情趣與官窯燒造
明宣宗的浪漫才情之果:宣德爐,宣德窯
震古爍今看宣窯
成化——黃金紫玉看鬥彩
明憲宗——唯美藝術的痴迷者
成化鬥彩——霞起赤城春錦列
清雅如蘭——吳吳十九
民窯奇葩——崔公與周公
知其味而溯其源——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顏色釉——日生紫海瑞光騰
青花料的演變與傳奇
官退民進——唯有青花真國色
明代青花的裝飾題材
動植物圖案——展示傳統文化因子
青花人物——從神話典故到社會生活
青花山水——沉淨世俗心境的天國
青花花鳥——日日可見的生靈詩境
風情與習俗
明代景德鎮的瓷業風光
獨特的瓷業崇拜與習俗
白土業——重重水碓夾江開
匣缽業——“出得世好余晃里,學得藝好匣缽廠里”
攣窯業——從槎窯到柴窯的進化
世操此業的魏氏砌窯
柴窯——神秘而獨特的鎮窯
滿窯與燒窯——火眼金晴看碧姻
圓器與琢器——到手坯成宛轉看 出手坯成板上鋪
圓器老闆當老闆
琢器業——被顛覆的瓷罐命運
彩繪業——紅店的出現
古代物流業——九域瓷商上鎮來
展現東方之韻——明瓷的對外傳播
明代瓷器輸出的四種途徑
東南亞地區:從馬六甲古城到越南的“景德鎮”
東亞:從朝鮮李氏王朝到日本的伊萬里窯
西亞:是什麼打動了異鄉人的心
非洲:拉穆群島的“中國情”
西方:中國瓷器從王室走向民間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文摘
正統八年,大權落入宦官王振之手,朝綱散亂,“土木堡之變”時,朱見深的父親明英宗朱祁鎮在與蒙古瓦剌部的交戰中被俘,一年後釋回即被軟禁。此時皇位早已被英宗之弟,也就是朱見深的叔父占據,年號改為“景泰”。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也隨即被廢。八年後英宗復位,改號“天順”,史稱“奪門之變”,十一歲的朱見深又重新成為太子。
正統與景泰年間,因為政局動盪,也影響到景德鎮官窯的燒造。因為鮮見此一時期的官窯瓷器,後人論瓷史時謂之空白期。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一時期的民窯十分發達,留下了不少傳世之作。
“土木堡之變”時,朱見深才兩三歲。一位十九歲的宮女萬貞兒被太后派來照看他。從此,不論宮廷爭鬥如何無情,萬貞兒始終跟隨並忠心地保護著這個孩子,在朱見深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里,萬氏一直守護在朱見深身邊,始終如一,不離不棄,看著他從幼兒成長為少年,從囚徒之子復為太子。直到有一天繼承了皇位,成為明憲宗,即百姓所說成化帝。 ’
成化元年屬雞年。雞是吉祥的化身。成化官窯從此創製出一樣歷史留名的新瓷種:青花鬥彩雞缸杯。此種小杯無把手,外形如小小淺水缸,上繪母雞與雞雛。我翻閱了所見到的所有史料,無人解釋成化帝為何會讓官窯創燒出這種小小的雞缸杯。傳說,萬貴妃一直喜歡用這種杯子喝茶。
它會不會是成化帝送給萬貴妃一生的禮物?在成化帝柔弱的內心裡,萬貴妃就像母親一樣,護衛了年幼無助的他。
當上皇帝的這一年,朱見深十七歲。從此,他把他一生的愛情,始終如一,不離不棄,都送給了年長如母親般的萬貞兒。即使她沒能生育皇子,即使她已經年老色衰,即使她為保衛自身的利益做下不少傷害皇室利益的事情。
史書上記載,萬貴妃是一個很歹毒而又意志力非常堅定的人。成化帝娶皇后吳氏34天后,吳氏就被她趕走。她有了權力以後,勾結宦官,戕害每一個懷了身孕的嬪妃。任何嬪妃只要跟皇帝懷有身孕,不是被流產,就是連母親都身亡。
在封建時代,帝王沒有子嗣,王朝何以承繼?所以皇帝無子是頭等大事,大臣們憂心如焚,紛紛上書希望皇上遠離萬貴妃。可皇上卻回答說“此乃朕之私事”。性格柔弱的成化帝,在這一點上卻很頑強。不過,內心裡,他還是渴望能有兒子的。
成化十一年,宦官張敏在給成化帝梳頭時,聽見皇上深深嘆氣,隨後下決心將一個隱藏了六年的驚天秘密告訴了皇上:六年前成化帝曾經臨幸過一位紀妃,紀妃把兒子生下來後一直藏在後宮。成化帝大喜,下令要見兒子。關於這一段史實, 《明史·紀太后傳》中有這樣生動的描述:“妃抱皇子泣日,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須者,即兒父也,衣以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日,我子也,類我。”當成化帝抱著藏於深宮,從未理過發而長發拖地的小兒子摸了又摸、悲喜交集地說“是我的兒子啊,多么像我”時,悲劇已經拉開了帷幕:一個月以後,紀妃被毒死,宦官張敏也自殺了。
五個月以後,成化帝憲宗立太子弘治。
每每讀到那些慘烈血腥的宮廷故事,我都百思不得其解: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產生過堯舜理想傳說的皇天后土,幾千年來怎么就走不出這種極端不合理的政治格局呢?憑良心說,那些極有個性的皇帝並非天生就是昏君,有些女人也不是天生就是惡毒。如果不是制度使然,他們的一生,完全可以是另外的樣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患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輟朝七天,並違反祖制,將萬氏安葬在十三陵陵區。按照明朝的制度,只有皇帝和皇后死後才能葬於天壽山陵區,像萬貴妃這樣的妃子只能葬在西郊的金山。今天在定陵西南約兩公里處的蘇山腳下,有一占地約兩萬平方米的陵園,即是萬貴妃墓。墓碑雕雲鳳紋,中間一“卍”字,既表墓主“萬”姓,且寄吉祥之意。這年八月,憲宗因失去萬氏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四十一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
作為一個男人,明憲宗的感情深摯久遠,不為色只因情,不要說一位帝王,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能做到如此者也不容易。只可嘆他是皇帝,他的所,作所為,包括他的愛情,都會被人利用,都會牽涉到政治和王朝的興衰。
萬貞兒成為萬貴妃,成為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也成為像總攬西廠的汪直那樣的特務太監和失去氣節的官員們攀附的大樹。第一位皇后因為看不起萬貞兒而侮辱了她,明憲宗毫不猶豫地廢了她的帝後之位,雖然這是父親當初為他選定的。第二位皇后學會了明哲保身,對萬氏寬容謙讓。於是成化一朝的內宮,基本上是萬氏主宰著,進而影響了外廷的政治。明代流傳在民間的諺語“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正是出現在成化朝時。這些,是明憲宗的錯,也不全是他的錯。在封建帝制下,皇上只要有寵妃,就會產生外戚和小人,無人可以逃脫這種規律。好在正直的大臣還有不少,好在祖輩留下的財富也還多著,還能夠讓成化帝再當一回太平天子。
明憲宗朱見深不是明太祖,也不是永樂帝。他也沒有宣德帝的幸運,從小便有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眼光深遠的祖父朱棣,親自將他培養成文武全才。他長在深宮,雖然貴為皇子受到良好教育,但在錦衣玉食和宮廷黑幕中成長起來的他,性格變得獨特而執拗。他成為明王朝的皇位繼承者,純屬命運的安排,不關半點雄心與壯志。
人到中年,少年銳氣本來就不多的明憲宗,終於只肯按自己的意願和興趣當著他的皇上了。從此,對他的美譽變成了大臣們不斷的指責和規勸。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他從小就喜愛那些美麗的瓷器。宣德朝的青花瓷,曾讓少年的他眩暈。現在,他有王權,國庫里金銀也還多,從永樂到宣德,瓷器都是顯示國富民強的禮器。所以,他想做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對,於是,他將對藝術的雅好與提倡,如同對萬貴妃的執拗感情一樣,全部投放進了景德鎮官窯中——成化年因此成為永樂宣德以後中國制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期。明代中期官窯器燒造的數量以成化為最。明史記載:“成化間,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一位官員曾屢屢上疏建議成化帝撤銷派太監去景德鎮督陶,以節省國庫費用,他一生氣,將那位迂腐執拗的官員送進了監獄。這樁事,是成化帝不太光彩的行為之一。好在他只是關一關而已,並沒有以危害國家形象的罪名砍掉此官員的頭,如果他對藝術的嗜好變成對血腥的嗜好,成化瓷器再美,也不值得將光環罩到成化帝的頭上。而封建帝制送給皇帝的權力,本來是想乾什麼就能幹什麼。
這種時候,成化帝就不再是皇上,他只是一位唯美藝術的痴迷者,他願意利用權力,傾其所有,只要能燒造出與祖父的宣德朝相媲美的瓷器。祖父血脈中的藝術因子,隔了一代,在他身上顯現。
P54-57
正統與景泰年間,因為政局動盪,也影響到景德鎮官窯的燒造。因為鮮見此一時期的官窯瓷器,後人論瓷史時謂之空白期。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因為這一時期的民窯十分發達,留下了不少傳世之作。
“土木堡之變”時,朱見深才兩三歲。一位十九歲的宮女萬貞兒被太后派來照看他。從此,不論宮廷爭鬥如何無情,萬貞兒始終跟隨並忠心地保護著這個孩子,在朱見深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里,萬氏一直守護在朱見深身邊,始終如一,不離不棄,看著他從幼兒成長為少年,從囚徒之子復為太子。直到有一天繼承了皇位,成為明憲宗,即百姓所說成化帝。 ’
成化元年屬雞年。雞是吉祥的化身。成化官窯從此創製出一樣歷史留名的新瓷種:青花鬥彩雞缸杯。此種小杯無把手,外形如小小淺水缸,上繪母雞與雞雛。我翻閱了所見到的所有史料,無人解釋成化帝為何會讓官窯創燒出這種小小的雞缸杯。傳說,萬貴妃一直喜歡用這種杯子喝茶。
它會不會是成化帝送給萬貴妃一生的禮物?在成化帝柔弱的內心裡,萬貴妃就像母親一樣,護衛了年幼無助的他。
當上皇帝的這一年,朱見深十七歲。從此,他把他一生的愛情,始終如一,不離不棄,都送給了年長如母親般的萬貞兒。即使她沒能生育皇子,即使她已經年老色衰,即使她為保衛自身的利益做下不少傷害皇室利益的事情。
史書上記載,萬貴妃是一個很歹毒而又意志力非常堅定的人。成化帝娶皇后吳氏34天后,吳氏就被她趕走。她有了權力以後,勾結宦官,戕害每一個懷了身孕的嬪妃。任何嬪妃只要跟皇帝懷有身孕,不是被流產,就是連母親都身亡。
在封建時代,帝王沒有子嗣,王朝何以承繼?所以皇帝無子是頭等大事,大臣們憂心如焚,紛紛上書希望皇上遠離萬貴妃。可皇上卻回答說“此乃朕之私事”。性格柔弱的成化帝,在這一點上卻很頑強。不過,內心裡,他還是渴望能有兒子的。
成化十一年,宦官張敏在給成化帝梳頭時,聽見皇上深深嘆氣,隨後下決心將一個隱藏了六年的驚天秘密告訴了皇上:六年前成化帝曾經臨幸過一位紀妃,紀妃把兒子生下來後一直藏在後宮。成化帝大喜,下令要見兒子。關於這一段史實, 《明史·紀太后傳》中有這樣生動的描述:“妃抱皇子泣日,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須者,即兒父也,衣以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發披地,走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日,我子也,類我。”當成化帝抱著藏於深宮,從未理過發而長發拖地的小兒子摸了又摸、悲喜交集地說“是我的兒子啊,多么像我”時,悲劇已經拉開了帷幕:一個月以後,紀妃被毒死,宦官張敏也自殺了。
五個月以後,成化帝憲宗立太子弘治。
每每讀到那些慘烈血腥的宮廷故事,我都百思不得其解: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產生過堯舜理想傳說的皇天后土,幾千年來怎么就走不出這種極端不合理的政治格局呢?憑良心說,那些極有個性的皇帝並非天生就是昏君,有些女人也不是天生就是惡毒。如果不是制度使然,他們的一生,完全可以是另外的樣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貴妃患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輟朝七天,並違反祖制,將萬氏安葬在十三陵陵區。按照明朝的制度,只有皇帝和皇后死後才能葬於天壽山陵區,像萬貴妃這樣的妃子只能葬在西郊的金山。今天在定陵西南約兩公里處的蘇山腳下,有一占地約兩萬平方米的陵園,即是萬貴妃墓。墓碑雕雲鳳紋,中間一“卍”字,既表墓主“萬”姓,且寄吉祥之意。這年八月,憲宗因失去萬氏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四十一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
作為一個男人,明憲宗的感情深摯久遠,不為色只因情,不要說一位帝王,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能做到如此者也不容易。只可嘆他是皇帝,他的所,作所為,包括他的愛情,都會被人利用,都會牽涉到政治和王朝的興衰。
萬貞兒成為萬貴妃,成為皇帝最寵愛的妃子,也成為像總攬西廠的汪直那樣的特務太監和失去氣節的官員們攀附的大樹。第一位皇后因為看不起萬貞兒而侮辱了她,明憲宗毫不猶豫地廢了她的帝後之位,雖然這是父親當初為他選定的。第二位皇后學會了明哲保身,對萬氏寬容謙讓。於是成化一朝的內宮,基本上是萬氏主宰著,進而影響了外廷的政治。明代流傳在民間的諺語“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正是出現在成化朝時。這些,是明憲宗的錯,也不全是他的錯。在封建帝制下,皇上只要有寵妃,就會產生外戚和小人,無人可以逃脫這種規律。好在正直的大臣還有不少,好在祖輩留下的財富也還多著,還能夠讓成化帝再當一回太平天子。
明憲宗朱見深不是明太祖,也不是永樂帝。他也沒有宣德帝的幸運,從小便有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眼光深遠的祖父朱棣,親自將他培養成文武全才。他長在深宮,雖然貴為皇子受到良好教育,但在錦衣玉食和宮廷黑幕中成長起來的他,性格變得獨特而執拗。他成為明王朝的皇位繼承者,純屬命運的安排,不關半點雄心與壯志。
人到中年,少年銳氣本來就不多的明憲宗,終於只肯按自己的意願和興趣當著他的皇上了。從此,對他的美譽變成了大臣們不斷的指責和規勸。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他從小就喜愛那些美麗的瓷器。宣德朝的青花瓷,曾讓少年的他眩暈。現在,他有王權,國庫里金銀也還多,從永樂到宣德,瓷器都是顯示國富民強的禮器。所以,他想做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對,於是,他將對藝術的雅好與提倡,如同對萬貴妃的執拗感情一樣,全部投放進了景德鎮官窯中——成化年因此成為永樂宣德以後中國制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期。明代中期官窯器燒造的數量以成化為最。明史記載:“成化間,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一位官員曾屢屢上疏建議成化帝撤銷派太監去景德鎮督陶,以節省國庫費用,他一生氣,將那位迂腐執拗的官員送進了監獄。這樁事,是成化帝不太光彩的行為之一。好在他只是關一關而已,並沒有以危害國家形象的罪名砍掉此官員的頭,如果他對藝術的嗜好變成對血腥的嗜好,成化瓷器再美,也不值得將光環罩到成化帝的頭上。而封建帝制送給皇帝的權力,本來是想乾什麼就能幹什麼。
這種時候,成化帝就不再是皇上,他只是一位唯美藝術的痴迷者,他願意利用權力,傾其所有,只要能燒造出與祖父的宣德朝相媲美的瓷器。祖父血脈中的藝術因子,隔了一代,在他身上顯現。
P54-57
後記
2011年秋,我正沉迷在景德鎮的陶瓷工作室,對比試驗著青花料和顏色釉的豐富表現力,白日黑夜樂此不疲,深感時間太少。此時接到天津教育出版社王軼冰女士電話,約請我寫一本關於明瓷的書,作為該社計畫出版的中國陶瓷叢書三卷本中的一卷。我並沒有多加考慮就婉言回絕了。原因有二:其一研究明瓷的專家已有很多,而我並不是明瓷史專家,雖然以散文筆調撰寫過江西陶瓷文化史《千年窯火》,但要專門寫作一本關於明瓷的書,我感到自己難以勝任;其二我對當代陶瓷藝術的創作更感興趣,並正打算全身心投入,不想再分心有別事干擾。
但王軼冰女士堅持說服我,並申明此套叢書不屬於學術著作,為的是普及大眾對於古代陶瓷的認知,盡可以按照作者個人觀點和興趣發揮。此時又接到久未聯繫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謝大光老師的電郵,終於讓我動搖。二三十年前,作為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的大光老師,在我寫作的最初道路上,曾給予我有力的鼓勵和扶持,我深知沒有他們這一代人的優良編輯作風,我很難在今天被人們冠以“作家”頭銜。有時候,人是不能單單考慮一己私利和興趣的,即或是升斗小民,也都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責任。明瓷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階段,正是在此一時期,中國景德鎮成為了全世界的瓷都。作為陶瓷藝術家,作為江西作家,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向世人介紹明瓷所達到的成就,普及中國傳統文明的知識,都責無旁貸。就這樣,我雖然自知學識淺薄,卻最終斗膽接受了書稿寫作的任務。
感謝我的先生常年華,以及我的學生姚屹雯小姐在我寫作此書期間,盡力分擔煩瑣的生活雜事,從而讓我能夠在書稿寫作期間安心碼字。同時,江西省圖書館黃健女士,為我查找並提供了大量相關資料;朋友徐岩先生則無償地提供了他在景德鎮瑤里考察所獲的重要考古資料和所拍照片,使本書第一章的寫作有了確鑿實證;此外,本書部分歷史圖片選自《瓷都景德鎮》一書,在此向本書所引用和參考的有關著作的編者和作者深深致謝,沒有他們多年的研究工作,我的寫作無從談起。
因為時間較緊及資料查找不易等諸多原因,我雖然盡力,書中疏漏必定難免。我想,自己做的不過是拋磚引玉的工作吧,會有更多的學者、專家致力於中國明瓷的研究,並促進中國陶瓷藝術在新時期發揚光大。
鄭云云
2012年5月25日
但王軼冰女士堅持說服我,並申明此套叢書不屬於學術著作,為的是普及大眾對於古代陶瓷的認知,盡可以按照作者個人觀點和興趣發揮。此時又接到久未聯繫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謝大光老師的電郵,終於讓我動搖。二三十年前,作為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的大光老師,在我寫作的最初道路上,曾給予我有力的鼓勵和扶持,我深知沒有他們這一代人的優良編輯作風,我很難在今天被人們冠以“作家”頭銜。有時候,人是不能單單考慮一己私利和興趣的,即或是升斗小民,也都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責任。明瓷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階段,正是在此一時期,中國景德鎮成為了全世界的瓷都。作為陶瓷藝術家,作為江西作家,無論從哪一個角度,向世人介紹明瓷所達到的成就,普及中國傳統文明的知識,都責無旁貸。就這樣,我雖然自知學識淺薄,卻最終斗膽接受了書稿寫作的任務。
感謝我的先生常年華,以及我的學生姚屹雯小姐在我寫作此書期間,盡力分擔煩瑣的生活雜事,從而讓我能夠在書稿寫作期間安心碼字。同時,江西省圖書館黃健女士,為我查找並提供了大量相關資料;朋友徐岩先生則無償地提供了他在景德鎮瑤里考察所獲的重要考古資料和所拍照片,使本書第一章的寫作有了確鑿實證;此外,本書部分歷史圖片選自《瓷都景德鎮》一書,在此向本書所引用和參考的有關著作的編者和作者深深致謝,沒有他們多年的研究工作,我的寫作無從談起。
因為時間較緊及資料查找不易等諸多原因,我雖然盡力,書中疏漏必定難免。我想,自己做的不過是拋磚引玉的工作吧,會有更多的學者、專家致力於中國明瓷的研究,並促進中國陶瓷藝術在新時期發揚光大。
鄭云云
2012年5月25日
序言
我以碓杵當槳,在古老的黃河長江之上,劃著名輪廓曖昧的船,漂過一條又一條歲月的河流。河流兩畔的山丘隨著船的划行向後移動,山丘上走過那些曾與黏土、與火、與窯神親近過的人們,他們默默地回過頭來,察看一眼人間,察看著一個女人在夜裡,孤獨地用瓷勺舀著滲透進船里的水——就在那一刻,他們與我的眼神相遇,山丘上突然電閃雷鳴,把黑暗中的椿樹葉都照亮了,但我卻看不清人們的臉,只是亮光閃起的時候,我明白他們接受了我,接受了我的船和槳。也許,他們就是我的前生,而我,最終還將回到他們的中間。
欣喜又惶惑的我,任船飄蕩,抓起槳隨手在水面上匆匆寫下一些關於黏土與火的文字,那些文字會隨著河水飄向兩岸嗎?我本想讓它們生長在茂盛的松林中,讓那些可以將火燃得更旺的松脂把它們牢牢粘住,就像粘住一隻再也無法掙扎的昆蟲,最後會成為琥珀;我還希望它們能通過河水讓那些勞作著的大手把它們揉人黏土中,這樣,當人們使用那些黏土燒制而成的器皿時,會聽見我曾經的自語;或者,就乾脆讓文字成為一塊火照,被那些站立山丘的人們扔進熊熊的窯火中,到了一定的火候,它們就倒下了,完成了火照的使命,在它們倒下的瞬間,人們會舉起精美的瓷器跳起祭祀窯神的舞蹈。
但沒有一件事情是我能夠做到的。今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作家,我只能用職業的語言進行記錄和寫作。但我知道,所有的故事都有結束的時候。但瓷沒有。無論人類走得多遠,都會帶上它。它是人類文明生活中最實用最美麗的器皿,在失去宗教的年月,它是我們面對野獸、洪水、旱魅、戰爭和一切災難時的心靈慰藉。人類走出叢林後就面臨美善和醜惡,面臨潔淨與污穢,這是我們無法逃脫的宿命。而瓷,是我們民族奉獻給世界的最潔淨的寶藏。
我是聽過最美妙的瓷樂的,那是一窯瓷器燒成出窯時,它們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一陣降晚耳清脆的歌聲,此起彼伏,欲罷不能。就在瓷的回音里,我看見南方的先人,以一隻伏在雙尾虎背上的青鳥作為自己的圖騰;我看見在長滿古木和藤蘿的盆地里,一位年輕女子手中的紅砂粗陶罐在陽光下閃著迷人的光彩……
那正是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相交之際,距今一萬三千多年前,在今天的贛鄱平原一帶,森林密布,湖沼成片。我們的先民,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披荊斬棘,繁衍生息。聳立的丘陵上綠樹交織,狹長的盆地在遠古的風中有著安詳和古樸的靜謐,春天的風從遠處的湖面上慢慢地吹過來,從山腳下望去,成片的草洲上,茂盛的蔞蒿在風中起伏,如滿湖綠水波濤蕩漾。
萬年之後,也就是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會有一位叫蘇軾的大詩人吟詠出關於這種植物的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而現在,只有一位身材矯健,皮膚黧黑的氏族部落女子,披著如瀑布般的長髮,腰間繫著用獸皮縫製的裙,赤著腳步履輕快地向山洞走來,她明亮的眼裡充滿欣喜,一邊走,一邊舉起手中捧著的一件紅砂陶罐,對著陽光細細欣賞。年輕女子頸上佩戴的蚌殼項鍊和手上的陶器,在陽光下閃亮。
洞穴里住著年輕女子的族人,那是一支繁衍多年的大家族。男人們出去漁獵了,孩子們在洞外玩耍,女人們有的在縫製獸皮,有的外出採集野果去了。那用陶罐煮熟後會發出迷人香味的一粒粒小小的野生稻米,因為才被族人們開始試種,每年只能收穫極少的數量,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裡,比如重大的祭祀中,它們才被用來煮食。
因為要貯藏野生的稻種,需要燒制更多的紅砂陶罐以備用。好在黏土隨處可取,用水和泥,架土焙燒,圓圓的陶罐沾著清晨的露水,就這樣因為生存之需出現在我們的先民手中。它們是多么實用的器皿,又是多么神奇的物件!年輕女子盤泥制陶時,細心地在泥漿半乾之際,捺上了繩狀的花紋。雖然這樣做並不實用,卻會使陶罐顯得更漂亮,美好的東西會讓她的心情愉快起來。她沉浸在制陶的快樂中時,便忘了前幾天在森林采野果時險被野獸吞食的恐懼。太陽多么溫暖,野花多么芬芳,而自己手中的泥罐,又是多么可愛!她仰起臉,發出一聲聲歡快的歌嘯,嘹亮的嘯聲在盆地間迴旋。
她看見打獵的男人們回來了。他們抬回了一隻虎,還抬回了一個人。年輕女子手中的陶罐失手摔碎,她看見自己最心愛的男人,氏族中最勇猛的男人,滿身是血,氣息奄奄……
天空下起了大雨,我用碓杵寫在水面上的文字再也飄不到岸邊,它們被雨點擊沉了。
我從大雨滂沱中逃回人間,很奇怪身上竟然滴水不沾。打開電腦,我開始用先民們從沒見過的方式重新開始我的敘述:
報導之一:公元1962至1964年間,一隻紅砂粗陶罐的碎片在江西萬年縣一個叫做仙人洞的地方被考古發掘出土,卻很快被人們遺忘。直到1993年、199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對仙人洞遺址的再次發掘和測定,人們才知道它是中國最早燒成的陶器,並和其他陶罐一起,貯藏過人類最早的水稻種子!
報導之二: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江西吳城商代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龍窯。最大的一座龍窯竟長達8米,窯北壁有8個投柴孔,一個排煙孔。當人們在前面的火膛點火燒窯時,煙氣就會順著火道對後面的窯穴進行預熱。即使在今天,它在設計上的巧妙與合理也讓我們嘆為觀止。正是這些投柴孔保證了龍窯攝氏1300多度的高溫,在這樣的高溫下,釉面結晶,青瓷誕生,人們走完了從陶到瓷的遙遙路程。吳城商代遺址是中國原始瓷的發源地之一。原始瓷器的燒制隨著吳城文化不斷擴大,又與周圍各族文化交流及相互影響,漸漸遍及江西和長江中下游一帶。雖然從原始瓷到江西漢代青瓷的出現還有極其漫長的。道路要走,但當我們的先民首次以瓷土製胎,以瓷土摻和草木灰制釉之時,融青攬秀之美的青瓷就在龍窯中開始孕育並呼之欲出了……
話說自秦滅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自此後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不管天下如何古木連空,亂山無數:兩千多年間,縣始終是中國歷代王朝的基層單位,縣令被稱為七品芝麻官。
卻也有因瓷而獨特一方的地域,那便是浮梁縣。
江西浮梁自有宋以來,因管轄著重鎮景德鎮而地位特殊,為中國唯一的五品縣衙門。既然如此重要,在浮梁古縣衙門廳陳列著的歷朝歷代縣太爺們的姓名列表中,元代時期的縣太爺們個個名字稀奇拗口就不奇怪了,因為他們都是騎著馬從北方那片疆域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路拼殺過來的蒙古族人的子孫。
一個來自草原上的馬背民族,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疆域空前遼闊的元帝國,對景德鎮的制瓷工匠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景德鎮,在宋末元初的戰亂中相對穩定,沒有受到更多的破壞。對於馬革刀鞘裹挾著強梁銳氣,青鋒出鞘間充滿了生命張力的馬背民族蒙古人來說,作為對手的南宋小朝廷不值得他們回眸一顧,趙宋王朝到了南宋末年,只知一味偏安求和,早已沒有了先祖趙匡胤的銳氣和威嚴。最後一位君主不是死在反抗中的刀槍亂箭之下,而是被大臣抱著跳南海自盡,孱弱的王朝失敗得如此窩囊,還比不上他的一位忠臣文天祥殉國時的一聲吶喊,一首《正氣歌》,讓勝利者震懾、憤怒甚至肅然起敬。
然而,充滿英雄氣的勝利者卻在景德鎮瓷器奇崛幽深的大美之前折服了,這個從不畏懼殺戮、流血、拼搏的馬背民族,在縱橫馳騁、征服天下之後,卻在這些人間瑰寶前止步不前了。
一系列從未有過的官方政策,出現在景德鎮制瓷行業中。
元政府早在統一全國的前一年(1278年)就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燒造瓷器……大使、副使各一員。”(《元史·百官志》卷八十八)這是歷史上第二-一個官方瓷業機構,專門負責官府用瓷的燒造事宜及官辦貿易所需瓷器。相對民間燒造而言,官方瓷局代表朝廷,集中了人才、技術、原材料等多種優勢,這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有力的促進。
同時,元朝政府還下令對於具有一定技能的人籍工匠給予優惠政策,比如免除其他一切差役,可以專心投入制瓷工藝,職業甚至可以世襲等等。
南北各地受到戰亂影響,各地瓷窯的制瓷工匠們,大約也於宋末元初時期紛紛逃亡並輾轉來到景德鎮“落腳”,以“挾其技能以食力”;這樣,景德鎮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又不斷吸收外來技藝,以致景德鎮瓷業生產集天下制瓷技藝之大成,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此時的景德鎮也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戶成為新居民,尤其是景德鎮周邊地區的鄱陽、都昌、樂平、祈門、撫州、南昌、餘干、餘江、上饒等府縣的農村閒散勞動力紛紛涌人,匯聚到景德鎮謀生,擴大了工匠來源,為景德鎮陶瓷業的發展融入了新的生機。
江西是中國陶瓷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以來江西考古界震動全國的多項重大考古發現,幾乎都與陶瓷有關。從明朝開始,景德鎮的制瓷業之所以最終能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與江西遠古以來所具有的深廣制瓷傳統是分不開的。熊熊窯火將贛人關於生命、關於大地的認識化為瓷上詩情——神靈、花卉、河流、山脈、地上的百獸及天上的雲彩。
明朝景德鎮制瓷業,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集歲月之大成,在一代代工匠的手中越來越成熟地發展,漸人佳境,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大雅之音。
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皇帝。他“以猛治政”,殺人太多。從刀光劍影中廝殺出來的一代梟雄,文化在他眼裡自然輕如鴻毛。但他頒布的明典中,從發展經濟出發,改元代已經僵硬的匠籍制為匠役制,使手工匠戶不僅可以免除雜差,大部分時間還可以為自己生產。這一政策,無形中為景德鎮制瓷工匠們的創造天分進發打開了藝術的閘門,在天光雲色金木水火土的冶煉中積蓄了千百年的創造之源,一下子噴涌而出,就像雲端上觀音手中的瓷瓶,魔術般地輕輕一倒,竟飛流直下三千尺,猶如銀河落九天。或者說,更像伏羲駕馭扶桑之日,在初現晨曦的東方天空,突然就盡情盡性地灑滿了讓天下驚訝的五彩朝霞。
景德鎮瓷器之美震撼世界,可以有種種原因,或者說各種機緣。但有一點似乎難以否認,它向世界展示的美,絕對來自中國民間對美的理解和思維。在這裡,民間的含義廣泛深刻,不是一時一地,也絕不是僅為底層,即使是皇家制瓷,也難以消除民間的成分。朱元璋對景德鎮瓷器的偏愛,首先就源於他與民間的血緣。中國士大夫階層對它的認可和喜愛,也難以排除景德鎮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以一種豁達沉靜寬廣的美,讓他們能夠在各種險惡各種焦躁中感受到天空的親切和土地的分量。 中國瓷器最早的源頭是農人的“亦耕亦陶”,從一開始,它就沒有脫離過中國最廣大的土地和農民。不過,江南“水土宜陶”的地方,大多產茶,景德鎮也不例外。極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相應產生的對外交流,便使這一地區的農耕文化又多了一種厚重積澱。景德鎮距離中國古代經濟發達地區揚州、杭州、南京都不遠,而這一地區是古代精英階層集中的地域。景德鎮瓷業與精英文化的接觸可以說是十分密切頻繁的,從景德鎮瓷器裝飾藝術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明顯的痕跡。到了明代,幾乎全國著名產瓷區的優秀人才都蜂擁而至,集大成的景德鎮陶瓷,成為中國民間工藝中實用與藝術結合最成功的典範。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景德鎮才能成為“中國瓷都”;在這種文化背景中產生的青花瓷,才能成為“國色”;中國瓷器,才能成為西方人眼中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載體。
欣喜又惶惑的我,任船飄蕩,抓起槳隨手在水面上匆匆寫下一些關於黏土與火的文字,那些文字會隨著河水飄向兩岸嗎?我本想讓它們生長在茂盛的松林中,讓那些可以將火燃得更旺的松脂把它們牢牢粘住,就像粘住一隻再也無法掙扎的昆蟲,最後會成為琥珀;我還希望它們能通過河水讓那些勞作著的大手把它們揉人黏土中,這樣,當人們使用那些黏土燒制而成的器皿時,會聽見我曾經的自語;或者,就乾脆讓文字成為一塊火照,被那些站立山丘的人們扔進熊熊的窯火中,到了一定的火候,它們就倒下了,完成了火照的使命,在它們倒下的瞬間,人們會舉起精美的瓷器跳起祭祀窯神的舞蹈。
但沒有一件事情是我能夠做到的。今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作家,我只能用職業的語言進行記錄和寫作。但我知道,所有的故事都有結束的時候。但瓷沒有。無論人類走得多遠,都會帶上它。它是人類文明生活中最實用最美麗的器皿,在失去宗教的年月,它是我們面對野獸、洪水、旱魅、戰爭和一切災難時的心靈慰藉。人類走出叢林後就面臨美善和醜惡,面臨潔淨與污穢,這是我們無法逃脫的宿命。而瓷,是我們民族奉獻給世界的最潔淨的寶藏。
我是聽過最美妙的瓷樂的,那是一窯瓷器燒成出窯時,它們會情不自禁地發出一陣降晚耳清脆的歌聲,此起彼伏,欲罷不能。就在瓷的回音里,我看見南方的先人,以一隻伏在雙尾虎背上的青鳥作為自己的圖騰;我看見在長滿古木和藤蘿的盆地里,一位年輕女子手中的紅砂粗陶罐在陽光下閃著迷人的光彩……
那正是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相交之際,距今一萬三千多年前,在今天的贛鄱平原一帶,森林密布,湖沼成片。我們的先民,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披荊斬棘,繁衍生息。聳立的丘陵上綠樹交織,狹長的盆地在遠古的風中有著安詳和古樸的靜謐,春天的風從遠處的湖面上慢慢地吹過來,從山腳下望去,成片的草洲上,茂盛的蔞蒿在風中起伏,如滿湖綠水波濤蕩漾。
萬年之後,也就是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會有一位叫蘇軾的大詩人吟詠出關於這種植物的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而現在,只有一位身材矯健,皮膚黧黑的氏族部落女子,披著如瀑布般的長髮,腰間繫著用獸皮縫製的裙,赤著腳步履輕快地向山洞走來,她明亮的眼裡充滿欣喜,一邊走,一邊舉起手中捧著的一件紅砂陶罐,對著陽光細細欣賞。年輕女子頸上佩戴的蚌殼項鍊和手上的陶器,在陽光下閃亮。
洞穴里住著年輕女子的族人,那是一支繁衍多年的大家族。男人們出去漁獵了,孩子們在洞外玩耍,女人們有的在縫製獸皮,有的外出採集野果去了。那用陶罐煮熟後會發出迷人香味的一粒粒小小的野生稻米,因為才被族人們開始試種,每年只能收穫極少的數量,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裡,比如重大的祭祀中,它們才被用來煮食。
因為要貯藏野生的稻種,需要燒制更多的紅砂陶罐以備用。好在黏土隨處可取,用水和泥,架土焙燒,圓圓的陶罐沾著清晨的露水,就這樣因為生存之需出現在我們的先民手中。它們是多么實用的器皿,又是多么神奇的物件!年輕女子盤泥制陶時,細心地在泥漿半乾之際,捺上了繩狀的花紋。雖然這樣做並不實用,卻會使陶罐顯得更漂亮,美好的東西會讓她的心情愉快起來。她沉浸在制陶的快樂中時,便忘了前幾天在森林采野果時險被野獸吞食的恐懼。太陽多么溫暖,野花多么芬芳,而自己手中的泥罐,又是多么可愛!她仰起臉,發出一聲聲歡快的歌嘯,嘹亮的嘯聲在盆地間迴旋。
她看見打獵的男人們回來了。他們抬回了一隻虎,還抬回了一個人。年輕女子手中的陶罐失手摔碎,她看見自己最心愛的男人,氏族中最勇猛的男人,滿身是血,氣息奄奄……
天空下起了大雨,我用碓杵寫在水面上的文字再也飄不到岸邊,它們被雨點擊沉了。
我從大雨滂沱中逃回人間,很奇怪身上竟然滴水不沾。打開電腦,我開始用先民們從沒見過的方式重新開始我的敘述:
報導之一:公元1962至1964年間,一隻紅砂粗陶罐的碎片在江西萬年縣一個叫做仙人洞的地方被考古發掘出土,卻很快被人們遺忘。直到1993年、1995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對仙人洞遺址的再次發掘和測定,人們才知道它是中國最早燒成的陶器,並和其他陶罐一起,貯藏過人類最早的水稻種子!
報導之二: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江西吳城商代遺址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龍窯。最大的一座龍窯竟長達8米,窯北壁有8個投柴孔,一個排煙孔。當人們在前面的火膛點火燒窯時,煙氣就會順著火道對後面的窯穴進行預熱。即使在今天,它在設計上的巧妙與合理也讓我們嘆為觀止。正是這些投柴孔保證了龍窯攝氏1300多度的高溫,在這樣的高溫下,釉面結晶,青瓷誕生,人們走完了從陶到瓷的遙遙路程。吳城商代遺址是中國原始瓷的發源地之一。原始瓷器的燒制隨著吳城文化不斷擴大,又與周圍各族文化交流及相互影響,漸漸遍及江西和長江中下游一帶。雖然從原始瓷到江西漢代青瓷的出現還有極其漫長的。道路要走,但當我們的先民首次以瓷土製胎,以瓷土摻和草木灰制釉之時,融青攬秀之美的青瓷就在龍窯中開始孕育並呼之欲出了……
話說自秦滅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自此後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不管天下如何古木連空,亂山無數:兩千多年間,縣始終是中國歷代王朝的基層單位,縣令被稱為七品芝麻官。
卻也有因瓷而獨特一方的地域,那便是浮梁縣。
江西浮梁自有宋以來,因管轄著重鎮景德鎮而地位特殊,為中國唯一的五品縣衙門。既然如此重要,在浮梁古縣衙門廳陳列著的歷朝歷代縣太爺們的姓名列表中,元代時期的縣太爺們個個名字稀奇拗口就不奇怪了,因為他們都是騎著馬從北方那片疆域遼闊的大草原上一路拼殺過來的蒙古族人的子孫。
一個來自草原上的馬背民族,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疆域空前遼闊的元帝國,對景德鎮的制瓷工匠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景德鎮,在宋末元初的戰亂中相對穩定,沒有受到更多的破壞。對於馬革刀鞘裹挾著強梁銳氣,青鋒出鞘間充滿了生命張力的馬背民族蒙古人來說,作為對手的南宋小朝廷不值得他們回眸一顧,趙宋王朝到了南宋末年,只知一味偏安求和,早已沒有了先祖趙匡胤的銳氣和威嚴。最後一位君主不是死在反抗中的刀槍亂箭之下,而是被大臣抱著跳南海自盡,孱弱的王朝失敗得如此窩囊,還比不上他的一位忠臣文天祥殉國時的一聲吶喊,一首《正氣歌》,讓勝利者震懾、憤怒甚至肅然起敬。
然而,充滿英雄氣的勝利者卻在景德鎮瓷器奇崛幽深的大美之前折服了,這個從不畏懼殺戮、流血、拼搏的馬背民族,在縱橫馳騁、征服天下之後,卻在這些人間瑰寶前止步不前了。
一系列從未有過的官方政策,出現在景德鎮制瓷行業中。
元政府早在統一全國的前一年(1278年)就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燒造瓷器……大使、副使各一員。”(《元史·百官志》卷八十八)這是歷史上第二-一個官方瓷業機構,專門負責官府用瓷的燒造事宜及官辦貿易所需瓷器。相對民間燒造而言,官方瓷局代表朝廷,集中了人才、技術、原材料等多種優勢,這對景德鎮瓷業的發展無疑是一個有力的促進。
同時,元朝政府還下令對於具有一定技能的人籍工匠給予優惠政策,比如免除其他一切差役,可以專心投入制瓷工藝,職業甚至可以世襲等等。
南北各地受到戰亂影響,各地瓷窯的制瓷工匠們,大約也於宋末元初時期紛紛逃亡並輾轉來到景德鎮“落腳”,以“挾其技能以食力”;這樣,景德鎮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又不斷吸收外來技藝,以致景德鎮瓷業生產集天下制瓷技藝之大成,品種更加豐富多彩;此時的景德鎮也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戶成為新居民,尤其是景德鎮周邊地區的鄱陽、都昌、樂平、祈門、撫州、南昌、餘干、餘江、上饒等府縣的農村閒散勞動力紛紛涌人,匯聚到景德鎮謀生,擴大了工匠來源,為景德鎮陶瓷業的發展融入了新的生機。
江西是中國陶瓷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上世紀以來江西考古界震動全國的多項重大考古發現,幾乎都與陶瓷有關。從明朝開始,景德鎮的制瓷業之所以最終能成為中國瓷器的代表,與江西遠古以來所具有的深廣制瓷傳統是分不開的。熊熊窯火將贛人關於生命、關於大地的認識化為瓷上詩情——神靈、花卉、河流、山脈、地上的百獸及天上的雲彩。
明朝景德鎮制瓷業,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集歲月之大成,在一代代工匠的手中越來越成熟地發展,漸人佳境,成就了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大雅之音。
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皇帝。他“以猛治政”,殺人太多。從刀光劍影中廝殺出來的一代梟雄,文化在他眼裡自然輕如鴻毛。但他頒布的明典中,從發展經濟出發,改元代已經僵硬的匠籍制為匠役制,使手工匠戶不僅可以免除雜差,大部分時間還可以為自己生產。這一政策,無形中為景德鎮制瓷工匠們的創造天分進發打開了藝術的閘門,在天光雲色金木水火土的冶煉中積蓄了千百年的創造之源,一下子噴涌而出,就像雲端上觀音手中的瓷瓶,魔術般地輕輕一倒,竟飛流直下三千尺,猶如銀河落九天。或者說,更像伏羲駕馭扶桑之日,在初現晨曦的東方天空,突然就盡情盡性地灑滿了讓天下驚訝的五彩朝霞。
景德鎮瓷器之美震撼世界,可以有種種原因,或者說各種機緣。但有一點似乎難以否認,它向世界展示的美,絕對來自中國民間對美的理解和思維。在這裡,民間的含義廣泛深刻,不是一時一地,也絕不是僅為底層,即使是皇家制瓷,也難以消除民間的成分。朱元璋對景德鎮瓷器的偏愛,首先就源於他與民間的血緣。中國士大夫階層對它的認可和喜愛,也難以排除景德鎮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以一種豁達沉靜寬廣的美,讓他們能夠在各種險惡各種焦躁中感受到天空的親切和土地的分量。 中國瓷器最早的源頭是農人的“亦耕亦陶”,從一開始,它就沒有脫離過中國最廣大的土地和農民。不過,江南“水土宜陶”的地方,大多產茶,景德鎮也不例外。極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相應產生的對外交流,便使這一地區的農耕文化又多了一種厚重積澱。景德鎮距離中國古代經濟發達地區揚州、杭州、南京都不遠,而這一地區是古代精英階層集中的地域。景德鎮瓷業與精英文化的接觸可以說是十分密切頻繁的,從景德鎮瓷器裝飾藝術的演變中可以看出明顯的痕跡。到了明代,幾乎全國著名產瓷區的優秀人才都蜂擁而至,集大成的景德鎮陶瓷,成為中國民間工藝中實用與藝術結合最成功的典範。正是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景德鎮才能成為“中國瓷都”;在這種文化背景中產生的青花瓷,才能成為“國色”;中國瓷器,才能成為西方人眼中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