䲁(動物)

䲁(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䲁可分為幾個科,最大的兩個科是約有180種的胎䲁科(Clinidae)和約300種的䲁科(Blenniidae)。胎䲁科魚,肉食性,一般長不到30公分(12吋),背鰭長而多棘,吻突出,頭和吻上生有很多穗狀觸鬚。一些種類背鰭的前面三條棘較其他棘長,形成一個特殊部分,但與背鰭其他部分相連,無鱗。胎䲁科的成員如︰毛䲁(Labrisomus nuchipinnis)體淡褐色,具暗帶,體長約20公分(8吋),生於溫帶海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䲁
  • 拉丁學名:blenny
  • :鱸形目
  • 亞目:䲁亞目
  • :胎䲁科、䲁科
  • 分布區域:熱帶大西洋
  • 拼音:wèi
  • 特點:背鰭長而多棘,吻突出
物種概述,分科,鼻䲁,古籍解釋,

物種概述

blenny
䲁
鱸形目(Perciformes)䲁亞目(Blennioidei)許多種魚類的統稱。大多體型小,海產,廣布於熱帶到寒帶海域。體修長。某些熱帶種體長中等,北部水域的䲁魚(gunnel)和狼䲁(wolffish)細長如。共同的特徵是背鰭長;腹鰭存在時,位近喉部,有一棘和2~4鰭條。生活於各種生境,包括岩潭、沙灘、礁盤和藻床。多數生活於淺水,但有些可深至水下450公尺(1,500呎)處。有些主要為草食性,有些則部分或完全為肉食性。一般為底棲。沒有多少經濟價值。

分科

䲁科魚一稱梳齒䲁,體小,吻鈍,無鱗,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中,背鰭一個,有時具凹刻,由若干較軟的鰭棘及位於其後方的數目相同或更多的鰭條組成。牙細長,呈梳狀,兩齶後部常具一對大尖牙。廣布全世界。䲁科包括歐洲常見的大頭䲁(Blennius pholis,綠褐色,約長16公分〔6.25吋〕)、大西洋兩岸均有的斑駁䲁(B. cristatus)、夏威夷的岩鮭䲁(Istiblennius zebra,體小,是幾個生活於沿岸且能跳到陸上的種的代表)、夏威夷的戈斯林氏蠕䲁(Runula goslinei)和太平洋的蠕䲁(R. tapeinosoma)。後兩者都是小型魚,以能傷害游泳者而聞名。
䲁類包括多種種類,體形大都呈細長狀,被所分泌的粘液包住,所以對各種水溫或鹽的變化均有適應力,故可生活於各種環境的海洋中,通常棲息於退潮後的海岸岩石下。

鼻䲁

(Neoclinus blanchardi)為東太平洋種類,與前者大小相似,但具犁頭狀長齶。常被稱為神奇的外星生物, 其骨架經常被用來說成外星生物.為保住自己的住宅而生性好鬥
䲁
䲁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於胃切《集韻》紆貴切,音尉。魚名。似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