䫠

䫠是一個漢語文字,拼音péi pī ,注音ㄆㄟˊ ㄆ一 ,部首頁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9畫,五筆86EGIM,五筆98EDHM,倉頡HRMBC,鄭碼PDJG,四角21686,結構左右,統一碼4AE0,筆順ノノノ一ノ丨丶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䫠
  • 拼音:péi pī
  • 部首:頁
  • 五筆:EDHM
  • 倉頡:HRMBC
  • 鄭碼:PDJG
  • 筆順:ノノノ一ノ丨丶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䫠字UNICODE編碼U+4AE0,10進制: 19168,UTF-32: 00004AE0,UTF-8: E4 AB A0。
䫠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short hair and bear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䫠【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0畫
康熙字典 䫠
《廣韻》符悲切《集韻》貧悲切,𠀤音邳。《玉篇》短鬚髮貌。
又《集韻》攀悲切,音丕。義同。《集韻》或作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䫠【卷九】【須部】
短鬚髮皃。從須否聲。敷悲切文五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 {[4AE0]}
(䫠)短鬚髮皃。西京賦說猛獸髬髵。薛曰。髬髵、作毛鬛也。髬卽?字。鬚髮短則植。猛獸毛鬛植。從須。否聲。敷悲切。古音在一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