䝏

䝏,異體字:㺏 貗,拼音lóu lǒu ,注音ㄌㄡˊ ㄌㄡˇ ,部首豕部,部外筆畫11畫,總筆畫18畫,五筆86ELVG,五筆98GELV,倉頡MOLLV,鄭碼GQKZ,四角15244,結構左右,統一碼474F,筆順一ノフノノノ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フノ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䝏
  • 倉頡:MOLLV
  • 鄭碼:GQKZ
  • 筆順:一ノフノノノ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フノ一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䝏lóu(ㄌㄡˊ)
1、母豬。
UNICODE
䝏字UNICODE編碼U+474F,10進制: 18255,UTF-32: 0000474F,UTF-8: E4 9D 8F。
䝏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sow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䝏【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1畫
康熙字典 䝏
《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𠀤音瘻。求子豬也。《林氏小說》牝豕也。
又《集韻》龍遇切,瘻去聲。
又《廣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𠀤音樓。義𠀤同。
又通作婁。《左傳·定十四年》旣定爾婁豬。《廣韻》亦作㺏。《字林》作𧰷婁。《字林》作𧲕,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