䗐

䗐,拼音shī ,注音ㄕ ,部首虫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5畫,五筆YTBJ,倉頡YDLMI,鄭碼SYYI,四角08136,結構上下,統一碼45D0,筆順丶一フノノ一フ丨フ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䗐
  • 拼音:shī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䗐(ㄕ)
1、[蛄䗐]米象,米中蛀蟲。
UNICODE
䗐字UNICODE編碼U+45D0,10進制: 17872,UTF-32: 000045D0,UTF-8: E4 97 90。
䗐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weevil found in rice, etc.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䗐【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康熙字典 䗐
《唐韻》式支切《集韻》商支切,𠀤音施。《爾雅·釋蟲》蛄䗐,強䖹。詳䖹字注。
又《集韻》施智切,音翅。羊至切,音肄。義𠀤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䗐【卷十三】【虫部】
蛄䗐,強羋也。從蟲施聲。式支切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 {[45D0]}
(䗐)姑䗐、逗。強羊也。羊釋文所引及宋本如此。當音陽。葢今江東人謂麥中小黑蟲為羊子者是也。鉉本作蛘。李仁甫本作羋。皆非是。釋蟲曰。蛄䗐、強蝆。郭雲。今米谷中蠹小黑蟲是也。建平人呼為蝆子。蝆亡婢反。郭音恐未諦。方言。姑䗐謂之強羊。字亦正作羊。郭注廣之。以江東名𧉪、音加。建平人呼蝆子、音羋姓。不得改方言正文作蝆也。爾雅正文恐亦本作羊。從蟲。施聲。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