䓘

䓘,拼音jiù,注音ㄐ一ㄡˋ,簡體部首艹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1畫,繁體部首艸部,部外筆畫8畫,總筆畫14畫,五筆ATHK,倉頡THOR,鄭碼ERIJ,四角44604,結構上下,統一碼44D8,筆順一丨丨ノフ丶丨丶丨フ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䓘
  • 拼音:jiù
  • 倉頡:THOR
  • 鄭碼:ERIJ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䓘字UNICODE編碼U+44D8,10進制: 17624,UTF-32: 000044D8,UTF-8: E4 93 98。
䓘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a kind of plant, name of a variety of gras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䓘【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古勞切,音高。《玉篇》草名。其實似瓜,食之治
又《集韻》巨九切,音臼。亦草名也。
白䓘:郭璞云: “或作睪蘇;睪蘇一名白蓉,見《廣雅》,音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