䐢

䐢,異體字: , 拼音zhù,注音ㄓㄨˋ,簡體部首月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4畫,繁體部首肉部,五筆EQBT,倉頡BPUU,鄭碼QRRZ,四角77227,結構左右,統一碼4422,筆順ノフ一一ノフフ丨ノノフフ丨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䐢
  • 五筆:EQBT
  • 鄭碼:QRRZ
  • 外文名:wrinkle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UNICODE
䐢字UNICODE編碼U+4422,10進制: 17442,UTF-32: 00004422,UTF-8: E4 90 A2。
䐢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to wrinkle; to contract, beautiful; elegant, dried and seasoned meat, excellent food; delicacies
義同“皺”,收縮之意。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篇》曰:“……多食酸,則肉胝䐢而唇揭……”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䐢【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集韻》側救切,音縐。《玉篇》䐢,脯也。
又《集韻》將侯切,音諏。義同。
又《廣韻》芻注切,音菆。膳也。或作䐍。
又《集韻》仄遇切,音媰。研也,皺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