䏲,漢語三級字,讀作䏲(tī),化合物的一類,是銻化氫中的氫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烴基取代而成,大多有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䏲
- 拼音:tī
- 部首:月部
- 五筆:EUXT
- 倉頡:BCNH
- 鄭碼:QUYZ
- 筆順:ノフ一一丶ノフ一フ丨ノ
- 字級:三級(7213)
- 注音:ㄉ一ㄝˊ
- 總筆畫:11
- 四角:78227
- 統一碼:43F2
- 結構:左右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䏲tī
化合物的一類,是銻化氫中的氫原子部分或全部被烴基取代而成,大多有毒。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䏲【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集韻》徒結切,音耊。骨差也。一曰腫也。一曰連脽肉。或從骨。
又《集韻》天黎切,音悌。䐔䏲,鼻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