䉃

䉃,漢語文字,讀作䉃(jiǎng),1、剖開而未去節的竹子,用來作槳。2、古代小孩習字或記事的木製用具。有稜角,呈六面或八面體。3、蓆子。4、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䉃
  • 拼音:jiǎng
  • 部首:竹部
  • 五筆:TNHF(86),TUQF(98)
  • 倉頡:HVMI
  • 鄭碼:MZRD
  • 注音:ㄐ一ㄤˇ
  • 總筆畫:6+11
  • 結構:上下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1、剖開而未去節的竹子,用來作槳。《說文•竹部》:“䉃,剖竹未去節謂之䉃。”
2、古代小孩習字或記事的木製用具。有稜角,呈六面或八面體。《廣雅•釋器》:“䉃,䉉也。”
3、蓆子。《廣雅•釋器》:“䉃,席也。”
4、竹。《集韻•漾韻》:“䉃,竹也。”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䉃【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即兩切《集韻》子兩切,音獎。剖竹未去節也。《篇海》一曰觚也。
又《集韻》似兩切,音象。在兩切,音䞪。義同。
又資良切,音將。席也。
又七亮切,音蹌。竹也。
說文解字
䉃【卷五】【竹部】
剖竹未去節謂之䉃。從竹將聲。即兩切
說文解字注
(䉃)剖竹未去節謂之䉃。謂未去中之相隔者。方言。所以隱櫂謂之?。郭雲。搖樐小橛也。按?葢節䉃字。其始以剖竹未去節為之。後乃以木為之。改其字作?、作槳。後人又不以名橛而以名櫂矣。從竹。將聲。即兩切。十部。按此二篆之次當在篸下篆上。則皆得其所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