䃪,異體字: 壇,拼音tán,注音ㄊㄢˊ,部首石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18畫,五筆DYLG,倉頡MRYWM,鄭碼GSKA,四角10616,結構左右,統一碼40EA,筆順一ノ丨フ一丶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1、浙江麗水地區的地方字,意為石頭,大石。民間常把該字簡寫作“𪿖”(石玄)。
2、某些古籍中也將“壇”(繁體“土亶”)寫成“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䃪
- 拼音:tán
- 簡化字:𪿖(石玄)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方言
(石玄)讀tán,“䃪”為繁體寫法(石+亶,形聲字。如“壇”的繁體為“土亶”),“𪿖”(石玄)為民間簡化字,但大部分字典與常用字型檔均未收錄其簡化形式。
(石玄)為浙江麗水地區的地方字,意為石頭,大石,峭壁。多在地名與人名中出現,用作人名有希望小孩子好養,或像石頭一樣堅強的意味。組詞:䃪頭、䃪殼【石頭(方言辭彙)】,三角䃪餛飩(地方小吃)。
UNICODE
䃪字UNICODE編碼U+40EA,10進制: 16618,UTF-32: 000040EA,UTF-8: E4 83 AA。
䃪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same as 壇) a platform for sacrificial rites; an altar, an arena; a hall for important meetings and ceremonies in ancient China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䃪【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3畫
《集韻》唐乾切,音壇。石䃪也。通作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