㳈

㳈,漢語文字,拼音pèi,注音ㄆㄟ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㳈
  •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簡體部首:氵
  • 繁體部首:水部
㳈異體字: 沛
拼音pèi 注音ㄆㄟˋ
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7畫
繁體部首水部五筆IFQN倉頡EJC鄭碼VFVV
四角34112結構左右統一碼3CC8
筆順丶丶一一丨ノフ
基本解釋
UNICODE
㳈字UNICODE編碼U+3CC8,10進制: 15560,UTF-32: 00003CC8,UTF-8: E3 B3 88。
㳈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standard form of 沛) a great flow of water; flowing copiously, quickly; rapidly; sudden, flourishing; luxuriant; prosperous or abundant, marsh; swamp
康熙字典
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普蓋切,奔跨音霈。水名。《說文》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
又澤名。《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田於沛。
又草生水曰沛。《公羊傳注》草棘曰沛。《風俗通·山澤篇》沛者,草木之蔽茂,禽獸之所匿也。
又縣名,屬沛郡。《漢書注》秦泗水郡之屬縣。
又行貌。《楚辭·九歌》沛吾乗兆背刪兮桂舟刪駝簽。《左思·吳都賦》直衝濤而上瀨,常沛沛而悠悠。
又有餘貌。《公羊傳·文十四年》沛若有餘。
又大貌。《前漢·五行志》沛然自大。
又雨貌。《張衡請芝糊·思賦》凍雨沛其灑塗。
又滂沛,雨盛貌。別作霈。
又旛幔也。《易·豐卦》豐其沛。通作旆。
又蓄水灌田之名。《三餘贅筆》浙中少水人家,多於山上置閘蓄水,遇旱重體察歲開以灌田,名之曰沛。
又竹名。《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沛竹,可以為大船。《僧贊寧·筍譜》又沛竹筍。
又沛艾,姿容俊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沛艾赳螑。
又滯沛,奔揚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奔揚滯沛。
又姓。
又《廣韻甩洪鞏白》《集韻》《韻會》博蓋切,音貝。義同。
又疾也。《前漢·郊祀歌》靈之來,神哉沛。《注》沛,補蓋反。
又偃仆也。《詩·大雅》顚沛之揭。《傳》沛,拔也。《正義》遽離根本之言。
又《韻補》葉方吠切,音避。《揚雄·甘泉賦》雲飛揚兮雨滂沛,於胥德兮麗萬世。
又葉蒲迫切,音白。《左思·魏都賦》揆旣往之辨牛鴉想前跡,叩將來之後轍。成都迄以傾覆,建業則亦顚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