㬊(姓氏)

㬊(姓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㬊,讀作㬊(huǎn),是我國姓氏之一。相傳,原為“暖”姓,後由康熙皇帝賜“㬊”姓將“暖”姓替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㬊
  • 拼音:huǎn
姓氏,記載,收錄,事件,

姓氏

“㬊”姓最初是姓“暖”,因為“暖”與“卵”同音,與“懶”諧音,暖(卵)大哥、暖(懶)大嫂、暖(卵)先生、暖(懶)大娘,聽起來不舒服。

記載

相傳,康熙皇帝到四川仁壽微服私訪,“暖”姓家族的族長就請康熙皇帝把這個姓改一下。皇帝隨口說,這好辦,把左邊的日字旁移到上面去,姓“ 㬊”,既能保留字的筆畫、部首,也能擺脫(卵、懶)這些不好聽的音韻,寫起來也容易,記起來也清楚。問他為什麼要讀huǎn?康熙皇帝說,太陽在旁邊曬叫“暖”,在頭上曬還不“歡”嗎?從此,仁壽這一帶姓“暖”的就改為了姓“㬊”,即便後來遷徙到威遠,仍在沿用這一罕見姓氏。

收錄

據了解,康熙年間編纂字典時,便把這個“㬊”姓編入了《康熙字典》。為了傳承這一姓氏,“㬊”家還特別保留了一套古老版本的《康熙字典》,但具體出版年限不明。而在2007年版的《康熙字典》上,記者看到了這個“㬊”字,釋義明確了“㬊”為姓氏。
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後來的新版本《康熙字典》和《新華字典》,不知何故,沒再編入這個“㬊”字,通過媒體反映和“㬊”姓家族訴求,2013版的《新華字典》又重新編入了這個“㬊”字。

事件

姓氏煩惱
內江威遠“㬊”姓已繁衍14代,警方呼籲相關部門電腦應安裝生僻字系統
2014年10月10日前後(原文此處為前 幾 天),內江市威遠縣新場鎮萬祥村7組的㬊(huǎn 音同“緩”)中琴在趕集時,突然對本村的劉益容說:“你等我一下,我要到派出所去改姓。”
這讓劉益容很是納悶,中國歷來視姓為根本,把姓當作對祖宗的繼承和延續,為什麼要改姓呢?原來㬊中琴的“㬊”字屬於罕見字,是日字下面一個爰字。她要改姓是因為電腦里不易打出這個字。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根據族譜統計,從仁壽遷徙到威遠的“㬊”姓已繁衍到14代,有上千人,他們均在經受著這個罕見姓氏的困擾。警方呼籲,相關部門應儘早在電腦里安裝生僻字系統,這樣才能徹底解決罕見姓氏居民的煩惱。
㬊中琴說,她是個家庭主婦,幾乎從未出過遠門,加上以前的各種證件、手續都是用手寫,罕見姓氏也不受影響,所以以前沒有因為姓氏遇到不便或麻煩。可是2014年她年滿60歲,要領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必須要用身份證,要把名字錄入系統才能列印銀行卡領取保險金。而相關部門的電腦打不出這個字,有人建議她改姓。
“這讓我很為難,不改吧,養老金關係到以後的生活,改吧,又感覺把祖宗背叛了。而且,姓了這么幾十年,一下要改姓,心裡不是個滋味,甚至覺得很彆扭不習慣。”㬊中琴說,為了能順利領到養老保險金,無奈之下,她選擇將“㬊”姓改成“歡”姓。“唉,還說科技發達,現代社會什麼都進步了,沒想到電腦連個生僻字都打不出來。”
被迫改姓
萬祥村2組的厚梗,在換髮第二代身份證的時候也遇到了困難,當時也有人建議他改姓,但他堅決不改。他說:“哪朝哪代各個姓氏都不會輕易改,改了姓就是忘了祖宗,就是背叛、出賣自己的祖宗。”
後來,派出所的戶籍警官好不容易通過電腦打出了“㬊”,為他辦理了二代身份證。可問題接踵而至,身份證雖辦了,但到哪裡去辦事都不通用。在銀行去存錢,大多電腦打不出來,錢存不了,他只好將錢存到愛人名下。
因為辦駕照、乘飛機、升學和辦任何手續都受到限制和不便, 氏家族好多人都只得改了姓,有的改成了“歡”、有的改成了“翻”、“番”。威遠縣新場鎮麻柳村的意群把“㬊”改成了“暖”,成了暖意群,不僅字形變了,讀音也變了。威遠縣觀英灘鎮牛王村的勇,則把身份證打成了日爰勇,單姓成了複姓。
此外,記者還在部分“㬊 ”姓村民的戶口簿上看到,凡有“㬊 ”姓的都只打了名字,姓則是用一個問號代替的。
各方說辭
各方說法難打生僻字更難通用
新場鎮派出所的戶籍警廖倩說, 姓辦理戶籍手續一事,讓他們也很頭痛。“不說這個字不容易打出來,就是打出來辦理了身份證,換到其他地方使用也挺麻煩的。因為其他很多地方的電腦或工作人員打不出這個字,無法辦理相關手續和證件。”
新場鎮信用社主任李開祥說,電腦里打不出“㬊”字令他們的工作人員也很無奈。“雖然存錢辦手續我們也可以用手寫,可是現在上級聯社和一些銀行不認,必須要電腦列印,怕手寫作假騙錢,不允許手寫。”李開祥說,他們曾向上級單位反映過,可是2014年10月10日(原文此處為目 前)還沒有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因此工作人員只好請“㬊 ”氏居民用他們家裡其他人的名字存錢。
據新場鎮勞保所工作人員夏青介紹,由於電腦里打不出“㬊”姓,因此無法交到威遠縣社保局,也就辦不了相關手續。“就算我們好不容易找到這個字,辦了相關手續,他們拿到銀行或郵局、信用社也取不到錢,別無他法,只好勸他們把姓改了。”
而新場鎮群工辦的主任郭祥萬說,因為這個罕見姓氏,常有“㬊”姓村民要求解決這一難題。他說,光靠個別部門是沒法徹底解決的,還得請製造、生產軟體的專家把“㬊”字和其他生僻字都編入電腦字型檔,進行統一升級、更新換代,類似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呼籲
各單位部門應安裝生僻字系統
厚梗說,根據族譜統計,從仁壽遷徙到威遠來的“ ”姓已繁衍到14代,有上千人,他們都在經受著姓氏的困擾,希望能早日得到解決。
2014年10月9日,記者聯繫了內江市公安局治安支隊相關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類似“㬊”氏家族的困擾,在不少生僻字姓氏居民中時有發生。隨著科技的進步,內江市公安局戶籍系統基本都能打出生僻字,罕見姓氏居民如今面臨的問題,更多來源於其他單位和部門。
因此,他呼籲銀行、機場等相關單位部門也及時安裝生僻字系統,以便讀取和使用罕見姓氏居民證件。
相關
1、“羋”(mǐ)由孫儷主演,講述秦昭王母親羋八子的傳奇一生,號稱要超越《甄嬛傳》的《羋月傳》,如今正熱熱鬧鬧地開拍。“羋”字始見於《史記·楚世家》。它也是楚國祖先的姓,源於黃帝,黃帝第八世孫季連的後代始姓“羋”。據了解,其實在人們熟悉的“百家姓”之外,還約有4000 個不常見的姓氏和20000個左右極為少見的姓氏。
2、(cuàn),中國姓氏之一。爨,讀音作cuàn,古音讀作chuàn。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官吏爨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爨官,為西周時期在宮廷內為王室成員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稱的火頭倌,專職掌管炊火。“爨”,就是今天稱作的“灶”。
3、(gōu)春秋時被封為緱候,漢書中記載是匈奴王。現在在陝西省富平縣美原鎮利惠村全村都姓緱。在河南省偃師市有個緱氏鎮(唐僧故鄉)。
4、(hàn)《姓苑》云:今河內有之。典籍《廣韻》記載:“撖,姓也。”今在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撖姓後人有四百餘人。在河南寶豐也有百餘人。在新疆、內蒙、寧夏等地也有。
5、叱乾,鮮卑古姓,今陝西彬縣永樂鄉有叱乾姓。現今除叱姓外如陝西西安、鹹陽、彬縣、禮泉縣叱乾鎮以及全國各地仍有少量叱乾複姓。
6、第五出自田姓。現在姓第五的主要分布陝西涇陽、旬邑、淳化以及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