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
康熙字典里的解釋,說文解字里的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蒙古字韻,中原音韻,洪武正韻牋,分韻撮要,
康熙字典里的解釋
(內容重定向自“升”)
《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為升。《前漢·律曆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為合,合十為升。
又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又《廣韻》布八十縷為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又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注》猶言有隆有污也。
又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昇平。
又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又《廣韻》布八十縷為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又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又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注》猶言有隆有污也。
又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又《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昇平。
說文解字里的解釋
(內容重定向自“升”)
說文解字
【卷十四】【斗部】
十龠也。從斗,亦象形。識蒸切 文十七
說文解字注
(升)十合也。十合各本作十龠。誤。今正。律曆志曰。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作十龠則不可通。古經傳登多作升。古文叚借也。禮經注曰。布八十縷為升。升字當為登。今之禮皆為升。俗誤已行久矣。按今俗所用又作陞。經有言升不言登者、如周易是也。有言登不言升者、左傳是也。從斗。象形。斛左耳為升。右耳為合。?以象耳形也。各本作亦象形。非。識蒸切。六部。合龠為合。龠容千二百黍。十字各本無。今補。不補則五量惟升斗斛見於本書。且失其相絫之數矣。絫下雲。增也。一曰十黍之重。正為銖字張本。鬲下雲。鼎屬。實五觳。又雲。斗二升曰觳。正為角部觳下無此義、故補之。亼部合下無一曰十龠為合之文。龠部下無一曰龠容千二百黍之文。此處之當補、正同鬲下。非沾足也。合龠為合。見律曆志。而尙書正義引作十龠。月令正義引作合。通典引作十。六典說唐製作合。是漢書古本不同。要以下文雲合者合龠之量、躍於龠、合於合、廣雅二龠曰合、之。知十龠之非矣。古者一分一合謂之判合。叚是十龠、則此量不得名合。不得雲合於合、合二龠為合。猶之十二銖之為兩也。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重定向至“升”)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升 | 升 | 蒸 | 升 | hljɯŋ |
廣韻
字頭(重定向至“升”)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升 | 升 | 識蒸 | 書 | 蒸 | 蒸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蒸 | 曾 | 下平十六蒸 | ɕi̯əŋ | ɕĭəŋ | ɕiəŋ | ɕieŋ | ɕɨŋ | ɕɨŋ | ɕiŋ | sheng1 | sjing | sjong | 十合也成也又布八十縷為𦫵識蒸切五 |
蒙古字韻
字頭(重定向至“升”)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修正) |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修正) | 音譯(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升 | ꡮꡞꡃ | shing | ʂiŋ |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重定向至“升”)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升 | 聲 | 審 | 庚青齊 | 庚青 | 陰平 | 齊齒呼 | ʂiəŋ |
洪武正韻牋
字頭(重定向至“升”)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升 | 宗 | 祖冬 | 一東 | 東 | 平聲 |
升 | 聲 | 書征 | 十八庚 | 庚 | 平聲 |
分韻撮要
字頭(重定向至“升”)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升 | 升 | 審 | 英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平 | 登進也又十合為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