㑳舞

㑳舞

㑳舞(白馬十二相面具舞),四川省九寨溝縣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㑳舞大約形成於公元十六世紀前,盛行於清朝至民國年間。分為躍、甘、措等。舞面具使用的動物形象主要有獅、龍、虎、牛、鶴、熊、鳳凰、蛇、麒麟、豹、竹甘歐。

2006年5月20日,㑳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Ⅲ-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㑳舞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四川省九寨溝縣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遺產編號:Ⅲ-34
歷史淵源,名稱由來,發展歷程,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藝術特色,舞蹈類別,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名稱由來

㑳,白馬人之方言,讀音為zhòu。白馬人為紀念白馬民族的首領楊戩而雕制出面具,編排出舞蹈,戴面具跳舞,這種表現形式白馬人稱之為“舞”。㑳舞,意為吉祥面具舞,漢語俗稱“十二相舞”。
㑳舞

發展歷程

㑳舞大約形成於公元十六世紀前,是氐羌文化與藏文化的融合體,帶有一定的祭祀性。於清朝至民國年間開始盛行。主要分布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的勿角、馬家、草地、安樂、白河、郭元、雙河、保華、羅依、永和等鄉各山寨。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㑳舞”的樂器有銅號一對,中銅鑼一面,牛皮鼓一面,銅鈸一兩副,以鼓鈸和銅號為主要伴奏樂器。
㑳舞
在渾厚有力的鼓號聲中,頭戴各種禽獸面具的表演者,身著繡有龍和海水的彩衣彩裙,由“獅子”領頭,以碎步沿逆時針方向轉圈而舞。舞者時而停立,時而走圈,時而聚攏,時而散開,手腳特別靈巧活潑。動作多是模擬各種禽獸,如追打撲食,棲息藏匿,驚慌奔逃,鷹隼展翅,猛虎跳火等等,古樸大方,強勁有力。

藝術特色

㑳舞一般有七、九、十一人表演,舞面具一般用單數不用雙數。
㑳舞
㑳舞的領舞戴號稱百獸之王、森林之王的獅頭面具,其餘舞者所戴動物面具按俗規依次為牛頭、虎頭、龍頭、豹頭、蛇頭、雞頭。伴舞者有“酬蓋”、“酬孟”、“阿里尕”三種身份四個形象。酬蓋為虎星宿,酬孟為其妻,二者同時出場,稱為大鬼;阿里尕亦為一對夫婦,漢語叫小鬼,有單獨跳法。
㑳舞的舞蹈組合以圈舞的點踏步、穿花的踮跳步為基本表現形式,舞蹈的基本動律以蹉步、小腿劃圈蹲步、左右跳轉圈為主。其舞蹈組合的第一套動作叫“紐”,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活動和神靈面前表演,包括祭祀祖神和祀山;第二套動作叫“尕”,一般在場壩里表演;第三套動作稱“央”,是一套祝福的舞蹈,多用於走村串戶、禮拜長輩、互道祝願。

舞蹈類別

㑳舞可分為躍、甘、措三大類,46種舞步跳法。
躍㑳
“躍㑳”每逢各種喜慶節日各村寨互相邀請,並指定相距的地點,各村必須帶上面具和各種樂器前往。到達目的地時,各村“㑳舞”隊相互迎接,並舉行拜禮儀式。“㑳舞”跳法是邊走邊跳,走向大的活動場地,向全村人和參賽的各隊跳進場的舞步,這種舞步,白馬人稱之為“躍㑳”。
甘㑳
“甘㑳”各參賽隊扛藍底白虎旗一面,跳舞時,將旗豎立在場地中央,表揚者圍繞旗幟轉跳十八種舞步,白馬語稱之為“甘㑳”舞。
㑳舞
措㑳
“頌㑳”該舞蹈要求兩對跳舞者相互對跳,看哪隊的基本功過硬,舞步和節奏準確無誤,哪隊的舞步難度大,並能完整地跳完所規定的舞步,白馬語稱之為“措㑳”。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㑳舞的整體儀式充分體現了白馬人對大自然的崇拜,傳達了維護當地祥和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心愿。“㑳舞”的動作十分複雜,有40多套,學起來很不容易。當地的孩子到十幾歲時,老人會專門教他們,每天晚上練習,持續好幾個月。經過這幾年的傳承,已經有幾百人會跳,但是能全面、完整地指揮領跳者只有幾十人,而白馬十二相面具雕刻藝人僅剩下幾位老人。白馬藏族“㑳舞”是該縣民族民間文化,也是白馬藏族文化的傑出代表,體現了白馬藏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理念,同時也體現了遠古時百獸率舞的文化遺存。
㑳舞

傳承人物

班文玉,男,藏族,2018年5月,班文玉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該人物所在的申報地區為:四川省九寨溝縣。

保護措施

九寨溝非遺展示區專門設定了㑳舞專區,全面展示九寨溝的㑳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還設定了“非遺工坊”,對外展示㑳舞面具製作工藝。展示項目的歷史淵源、傳承區域、表現形態、文化價值、傳承譜系以及目前的保護現狀。

社會影響

2006年11月26日,㑳舞登錄湖南衛視《誰是英雄》欄目。
2017年6月10日至18日,九寨溝縣組織登嘎甘㑳(熊貓舞)、㑳舞面具製作技藝、九寨祥巴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參加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展示展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