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是高等學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課程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非營利組織管理學
- ISBN:7040172097
- 頁數:393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基本信息,編輯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學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課程教材 平裝: 393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全書包括基礎理論篇、運營篇、套用篇共三篇十二章。主要闡述了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述、非營利組織生成與發展的基礎、非營利組織的戰略管理、非營利組織領導、非營利組織治理、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運作、非營利組織行銷、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非營利組織網路、非營利組織評估、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現狀與發展、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趨勢等內容。 在內容上,本教材基本涵蓋非營利組織管理的主要內容與方法體系,力求反應國內外相關非營利組織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與趨勢,以期能夠為相關的研究人員、學生及實務工作者提供相關的資料與知識。在結構上,《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每章均設計有引言、小結、關鍵字、複習思考題、教學案例、參考文獻。 本教材可以作為本科生、研究生及MPA學生的教材,亦可以作為相關管理人員與研究人員的參考資料。 《非營利組織管理學》還特別配套了光碟版教學支持資源(教學課件),具體索取方式詳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最後的“教學支持說明”。
編輯推薦
《非營利組織管理學》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基礎理論篇
第一章 非營利組織管理的概述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涵義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管理的內容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管理中的重要問題
本章案例 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第二章 非營利組織生成與發展的基礎
第一節 市場、企業和社會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產生和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優勢
本章案例 利用國際援助,推動脫貧致富——安徽省金寨縣的事例
運營篇
第三章 非營利組織的戰略管理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戰略使命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戰略環境分析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戰略制定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戰略的實施與控制
本章案例 誰解中國非營利組織的困境——中國非營利組織的戰略發展問題
第四章 非營利組織領導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領導概論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領導技能
第三節 適合非營利組織的典型領導模型
本章案例 美國高校退休基金會的當家人
第五章 非營利組織治理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治理的界定
第二節 不同非營利組織的治理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理事會治理
第四節 信息披露制度的構建與完善
本章案例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會
第六章 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運作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財務運作慨述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核算與監督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支出及成 本費用的核算與監督
本章案例 “希望工程”15年改變260萬學子命運
第七章 非營利組織行銷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行銷概述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的公共關係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內部行銷與外部行銷
本章案例 中國MBA的行銷
第八章 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第二節 志願者、志願服務及其管理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與職能
第四節 中國非營利組織發展環境完善與人力資源開發
本章案例 奧運會志願服務中的人力資源管理
第九章 非營利組織網路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網路概述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內部網路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外部網路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的網路收益——社會資本
本章案例 中國紅十字會網路化組織結構縱觀
套用篇
第十章 非營利組織評估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評估的必要性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評估的特點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評估系統設計
本章案例 對非營利組織執行長的評估
第十一章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現狀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基 本特徵
第二節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自主治理
第三節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進入規制
第四節 中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構想
本章案例 “自然之友”的十年之路
第十二章 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趨勢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運行機制及政府角色的轉變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的相互滲透——戰略聯盟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
本章案例 印度洋地震海嘯——非營利組織伸出國際救援之手
附錄 各類社團登記條例
序言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非營利組織在全球化的“結社革命”浪潮中得到了空前發展,各類非營利組織在世界各國紛紛出現。非營利性、民間性、志願性、多元性以及自治性等多種特徵屬性使得非營利組織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政府與市場或企業組織,從而使其在動員社會資源、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促進經濟發展以及構建公民社會與維護社會公正等諸多方面發揮著政府與市場及企業組織難以替代的作用,並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彌補了政府與市場力量作用之外的盲區。
隨著“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造成多重危機的現象的頻頻出現,政府神話與市場神話已經逐漸褪色,人們開始將目光投向獨立於政府與市場或企業組織之外的非營利組織。特別是鑒於政府與市場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能源衰竭、人口增長及社會價值觀偏離與衝突等世界性問題面前顯示出愈益明顯的功能局限性,各國公民開始趨於在保護與促進自身利益或價值觀的過程中組成或通過非營利組織,即所謂“第三部門”來呼籲與尋求相關問題的解決,非營利組織的功能亦因此在公民社會的秩序建構與價值觀確立中得到了不斷的強化。但隨著各國非營利組織作用日益凸顯的同時,其自身成長與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亦越來越多地擺在了世人面前。因此,非營利組織的研究與實踐在近20年來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課題。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非營利組織的產生與發展首先是計畫失靈的產物。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對社會高度垂直整合,幾乎控制了社會的所有領域,因而並不存在明顯意義上的“公民社會”,非營利組織亦無從產生。隨著改革的漸次開展與推進,我國的非營利組織才開始萌芽與迅速發展。但在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期,新舊體制的碰撞與摩擦使得約束各種社會活動主體行為的制度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真空或扭曲,從而容易導致某些社會活動主體的行為偏離社會所要求的價值取向。因此,對於我國非營利組織而言,如何在現實社會約’束條件下確保其功能的正常與有效發揮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我國非營利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中,其在扶貧開發、捐資助學、實施與宣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等諸多方面確實發揮了政府與企業無法比擬的作用。但與此同時,現今我國仍有不少非營利組織存在著嚴重扭曲的現象,它們一方面仍在作為政府的附屬機構而行使著管理社會與經濟的職能,而另一方面卻又在管理體制與運營模式上存在著追求營利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