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遺物
- 拼音:yí wù
- 釋義:古代或死者留下來的東西
- 出處:《文選·賈誼》
概述,詞語解釋,基本解釋,引證詳解,
概述
遺物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因而它們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反映當時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情況。由於地域、時代與民族的不同,各種遺物的用材(石、木、陶、金屬──青銅與鐵等)、製作方法及其形制、風格亦各不相同,在當時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考古學對人類所遺留下來的各種遺物的研究,不應僅限於類別、類型的研究及年代的鑑定和用途的確定,而是要通過對遺物的研究去了解人類古代社會的社會生活、生產技術水平及文化面貌。同時,既要研究同一時期各地區人類社會間的相互影響與傳播關係,也要注意人類社會文化在不同時期的繼承、演變和發展的過程與規律。
詞語解釋
詞目:遺物
拼音:yí wù
基本解釋
[things left behind by the deceased] 古代或死者留下來的東西
引證詳解
1. 謂超脫於世物之外。
《文選·賈誼》:“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李善 註:“《鶡冠子》曰:聖人捐物。”
2. 指古代或死者留下來的物件。
三國 魏 曹丕 《悼夭賦》:“感遺物之如故,痛爾身之獨亡。”
《宋書·張敷傳》:“至十歲許,求母遺物,而散施已盡,唯得一扇,乃緘録之。”
吳組緗 《山洪》一:“他的身體粗大,穿著泛成灰黃色的黑布棉袍--這是分得的阿爸的遺物。”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這個地點地層清楚,遺物集中,動物化石也相當豐富。”
3. 指他人遺失的物件。
《宋史·李穆傳》:“ 穆 幼能屬文,有至行。行路得遺物,必訪主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