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約翰·拉塞特、喬·蘭福特
- 編劇:約翰·拉塞特、喬·蘭福特
- 主演:歐文·威爾遜,保羅·紐曼,邦妮·亨特
- 對白語言:英語
- imdb編碼:tt0317219
- 中文名:賽車總動員
- 外文名:Cars
- 其它譯名:反斗車王、汽車總動員、飛車正傳、小汽車的故事
- 製片地區:美國
- 製片成本:1.2億美元
- 類型:動畫
- 片長:117分鐘
- 上映時間:2006年8月22日(中國大陸)
- 票房:4.6億美元
- 分級:G(美國)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圖片,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電視劇表現,音樂原聲,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閃電邁克奎恩,一顆賽車場上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因為在某次比賽中與兩位經驗豐富的前輩戰成平手,所以前往加州參加活塞杯錦標賽,希望在那裡與他們一決雌雄。然而就在趕往加州的路上,邁克奎恩因為意外闖入了一座與世隔絕的小鎮。驕傲自大的邁克奎恩把這個地方攪得天翻地覆,破壞了許多公物,鎮上法官裁定他必須完成一段時間的社區服務,在此之前都不許離開這裡。
年少輕狂的邁克奎恩當然不願意停留在這鳥不拉屎的偏僻鄉下,也想盡辦法逃脫勞動,更何況還有一座金燦燦的獎盃等著他去取,然而就是在這段停留期間,邁克奎恩開始認識這裡善良可愛又個性鮮明的居民:1951年出生的大黃蜂老爺車哈德森醫生擁有著神秘的過去,一輛破爛的老式吊車梅特成了邁克奎恩的新朋友,而後者則愛上了莎莉,一座02款的時髦保時捷大美女。
停留的時間長了,邁克奎恩逐漸在這些純真的居民身上學到了更多東西,他認識到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衝刺撞線奪取獎牌,而就在此時,居民們了解到邁克奎恩即將錯過那場比賽,於是他們同心協力,力爭在比賽前將閃電邁克奎恩送往他人生新的起點。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配音 | 備註 |
---|---|---|
閃電麥昆 | 歐文·威爾遜 黃磊(國語) | ---- |
莎莉 | 邦尼·亨特 徐靜蕾 | ---- |
哈德森醫生 | 保羅·紐曼 周志強 | ---- |
路易吉 | 托尼·夏爾赫布 任亞明 | 卡布 |
雷蒙 | 切奇·馬林 茅菁 | ---- |
板牙 | 王牌接線員拉里 范偉 | ---- |
Guido | Guido Quaroni | ---- |
Flo | 詹妮弗·路易斯 林蘭 | 芙蓉 |
Sarge | Paul Dooley 葉保華 | 士官長 |
Sheriff | Michael Wallis 陸建藝 | 警長 |
Fillmore | 喬治·卡林 蓋文革 | 輝哥 |
Chick Hicks | 麥可·基頓 芒萊 | 路霸 |
Lizzie | Katherine Helmond 徐燕 | 荔枝婆 |
麥克 | 約翰·拉岑貝格 光頭王凱 | 麥大叔 |
無蓋車皮哈姆 | 約翰·拉岑貝格 | ---- |
Abominable Snow Plow | 約翰·拉岑貝格 | ---- |
P.T. Flea Car | 約翰·拉岑貝格 | ---- |
Red | 喬·蘭福特 | ---- |
Jerry Recycled Batteries | 喬·蘭福特 | ---- |
哈維 | 傑里米·皮文 張雲明 | ---- |
車王 | 理察·佩蒂 陸揆 | ---- |
車王夫人 | Lynda Petty 林蘭 | ---- |
弗雷德 | 安德魯·斯坦頓 張磊 | ---- |
斯諾特 | 盧·羅曼諾 姚麟 | ---- |
解說員鮑勃 | 鮑勃·科斯塔斯 王濤 | ---- |
德克斯 | H.A. 'Humpy' Wheeler 趙曉明 | ---- |
解說員達雷爾 | Darrell Waltrip 田波 | ---- |
小面先生 | 理察·坎德 張遙函 | ---- |
克林 | 郭政建 | ---- |
小面夫人Minny | Edie McClurg 梁穎 | ---- |
記者克莉 | Sarah Clark 楊晨 | ---- |
機械師 | 高增志 | ---- |
布斯特 | Jonas Rivear 王凱(小) | ---- |
導播導演 | E.J. Holowicki 李龍濱 | ---- |
Woody Car | 湯姆·漢克斯 | ---- |
Buzz Lightyear Car | 蒂姆·艾倫 | ---- |
Mike Car | 比利·克里斯托 | ---- |
Sullivan Car | 約翰·古德曼 | ---- |
Flik Car | 達夫·弗雷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配音導演 | 藝術指導 | 視覺特效 |
---|---|---|---|---|---|---|---|---|---|
達拉·K·安德森 Thomas Porter | 約翰·拉塞特 喬·蘭福特 | 約翰·拉塞特 喬·蘭福特 Jorgen Klubien 丹·弗格曼 Kiel Murray Phil Lorin Robert L. Baird Daniel Gerson 邦尼·亨特 Don Lake 史蒂夫·普切爾 丹·斯坎隆 | Jeremy Lasky | 蘭迪·紐曼 | Ken Schretzmann | Kevin Reher | 張雲明(漢語國語) | William Cone 鮑勃·保雷 | Jessica Giampietro McMackin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 閃電麥昆演員:歐文·威爾遜閃電麥昆是一個速度飛快的賽車新手,他已經成為贏得Pisten Cup冠軍最年輕的賽車。在他的腦中,只有兩件事,一個是奪冠,還有就是隨之而來的一切。名譽、金錢、美女、直升機一切都是他所夢想的。當麥昆在一個被遺忘的叫做水箱溫泉鎮的小鎮迷失的時候,他結識了一群新朋友,並且也讓他重新考慮自己的理想。
- 哈德遜醫生演員:-配音:保羅·紐曼哈德遜醫生是一輛1951年的Hudson Homet,他是一個表面上安靜的鄉村醫生,並且開了一家水箱溫泉小鎮當地的小衛生所。雖然他平時話不多,但是鎮上的人們卻都很尊敬和羨慕他,因為他保證了鎮上居民的健康,並且醫治他們的疾病和傷痛。
- 莎莉演員:-配音:邦尼·亨特莎莉是一輛美麗的來自加州的2002年保時捷911,她厭倦了快車道的生活,因而來到了水箱溫泉這個小城鎮開始了新的生活。她迷人、聰明、詼諧,並且是這個小城鎮的代理人,致力於保護和復興這個城鎮,她夢想著某一天,這個小城能“再次出現在地圖上”。
- 板牙演員:-配音:王牌接線員拉里板牙是輛特別好的車,心胸寬廣,並且是水箱溫泉鎮唯一的拖車。 板牙擁有拖車救援公司,並且負責管理當地的拖吊場。雖然有一點遲鈍,但他總是樂於助人。板牙非常樂觀,總能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他是麥昆的第一個朋友,也是麥昆最好的朋友;他本來的顏色是淡藍色,他最喜歡的經歷是托鉤釣魚。
- 雷蒙演員:-配音:切奇·馬林雷蒙是一輛1959年的Impala low-rider,他是當地一家汽車烤漆房的老闆。雷蒙是個藝術家,一個真正的塗料和金屬方面的魔術師。不過他已經很久沒有給別的車上色了。他唯一的畫布就是他自己,他每天都給自己做檢修。雷蒙已經和他相愛多年的Flo結婚。他擁有鉻合金液壓底盤。
角色演員介紹圖片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曲序 | 曲目 | 演唱 | 原聲帶封套 |
---|---|---|---|
1 | Real Gone | ||
2 | Route 66 | ||
3 | Life is a Highway | ||
4 | Behind the Clouds | ||
5 | Our Town | ||
6 | Sh-Boom | The Chords | |
7 | Route 66 | ||
8 | Find Yourself | ||
9 | Opening Race | ||
10 | McQueen's Lost | 蘭迪·紐曼 | |
11 | My Heart Would Know | 漢克·威廉士 | |
12 | Bessie | 蘭迪·紐曼 | |
13 | Dirt Is Different | 蘭迪·紐曼 | |
14 | New Road | 蘭迪·紐曼 | |
15 | Tractor2 Tipping | 蘭迪·紐曼 | |
16 | McQueen and Sally | 蘭迪·紐曼 | |
17 | Goodbye | 蘭迪·紐曼 | |
18 | Pre-Race Pageantry | 蘭迪·紐曼 | |
19 | The Piston Cup | 蘭迪·紐曼 | 發行公司:華納唱片 |
20 | The Big Race | 蘭迪·紐曼 | 發行日期:2006年6月9日 |
幕後花絮
- 賽車(Nascar)手理察·佩蒂、達雷爾·沃奇普和小戴爾·厄恩哈特都參與影片獻聲。
- 該片是皮克斯公司成立20周年的紀念之作。
- 預告片中的配樂是1998年的《蟲蟲危機》的主旋律。
- 影片的名字最開始叫做《66號公路線》,但因為1960年有個一劇集也叫這個名字,為了不混淆,才改成《汽車總動員》的。
- 皮克斯的美工人員,為影片中所有的汽車角色總共畫了43000張設計圖紙。
- 在開場的汽車追逐大賽中,有一輛84號賽車,它通體蘋果白,且在車身前還有一個大大的蘋果LOGO。它在比賽中的號碼是第84號,而1984年恰好是蘋果正式發布Macintosh的時候。原來的Macintosh電視廣告在超級碗現場播出後被譽為50年最佳廣告。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獲獎人、獲獎方 | 備註 |
---|---|---|---|---|---|
2007 | 第79屆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歌曲 | 提名 | |
最佳動畫長片 | |||||
第60屆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卡通片 | |||
第64屆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動畫長片 | 《賽車總動員》 | 獲獎 | |
第34屆 | 安妮獎 | 最佳動畫電影 | |||
最佳動畫電影配樂 | 蘭迪·紐曼 | ||||
最佳動畫電影導演 | 約翰·拉塞特 | 提名 | |||
最佳動畫電影編劇 | |||||
最佳動畫電影角色動畫 | Bobby Podesta、Carlos Baena | ||||
最佳動畫效果 | Keith Daniel Klohn、Erdem Taylan | ||||
最佳動畫電影藝術指導 | William Cone | ||||
第33屆 | 人民選擇獎 | 最受歡迎電影歌曲 | Gary LeVox、Jay DeMarcus、JoeDon Rooney | 獲獎 | |
最受歡迎家庭電影 | 《賽車總動員》 | ||||
最受歡迎電影 | 提名 | ||||
最受歡迎電影歌曲 | |||||
土星獎 | 最佳動畫電影 | 《賽車總動員》 |
(信息來源:)
幕後製作
故事來源
拉塞特是在1998年決定製作一部有關汽車的動畫長片的,起因源於他當時觀看的一部有關州際高速公路的紀錄片,內容大致講述的是公路對旁邊的小鎮產生了什麼樣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當雷斯特因為這部紀錄片而動容時,一個故事靈感迅速形成,他不停地想像那些坐落在公路旁邊的小鎮,應該生得何等模樣。
這個想法雖然時常在他的腦海中飄浮,卻始終無法形成具體的形狀,就這樣一直被擱置到2001年,直到拉塞特在妻子的勸說下和家人做了一場公路旅行。
考察公路
影片正式開始製作之前,在歷史學家麥可·沃利斯的幫助下,約翰·雷特斯帶領著創作團隊對現實生活中的“Route 66”高速公路做了一次為期九天的考查。“Route 66”本身就代表著在美國你所能選擇的最長的公路之旅,在沃利斯的指點下,雷斯特考查了這條路中幾個最重要、最具歷史意義的路段,並重新認識到它在美國民眾心中的地位。
製作技術
《汽車總動員》是皮克斯公司使用“光線追蹤”的第一部動畫作品,這種技術可以幫助汽車角色本身以及他們所處的大環境更加真實可信。約翰·拉塞特還是個“用真相說話”的主兒,他要求美工師必須想辦法還原所有型號的車,影片中提及的汽車角色已經超過100個。所以,美工師們為此專門做了許多測試,為了使角色更加真實,同時還能增強故事的娛樂性,他們巧妙地藉助汽車輪胎說事,將它們的功能描繪成人的四肢,使汽車角色不喪失與生俱來的特質的同時,還具備了相應的人性。
“環境渲染繪製”是最浪費時間的一道工序,這也是皮克斯公司在2005年“輪空”的根本原因。雖然在進行這項工作時,約翰·拉塞特選用的是優秀的程式師,同時操作3000台電腦進行複雜的工作——時間要比渲染《超人特攻隊》時快上四倍還多,可是平均下來,每一幀的“渲染工作”平均都在17個小時以上,用如此繁雜的工序完成一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動畫長片。
製作發行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2006年3月14日(西部博覽會) |
2006年5月26日(夏洛特,北卡羅來納)(首映) | |
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 | 2006年6月8日 |
加拿大、中國台灣、美國 | 2006年6月9日 |
瑞士 | 2006年6月14日(法語區) |
法國 | 2006年6月14日 |
匈牙利、波多黎各、俄羅斯、烏克蘭 | 2006年6月15日 |
烏拉圭 | 2006年6月16日 |
荷蘭 | 2006年6月21日 |
玻利維亞、哥倫比亞、以色列 | 2006年6月22日 |
波蘭 | 2006年6月23日 |
阿根廷、葡萄牙 | 2006年6月29日 |
巴西、墨西哥、巴拿馬、委內瑞拉 | 2006年6月30日 |
智利、日本 | 2006年7月1日 |
比利時 | 2006年7月5日 |
捷克共和國、西班牙 | 2006年7月6日 |
中國香港、秘魯 | 2006年7月13日 |
南非 | 2006年7月14日 |
韓國 | 2006年7月20日 |
義大利 | 2006年7月22日(吉福尼電影節)(首映) |
英國、愛爾蘭 | 2006年7月28日 |
保加利亞、印度、拉脫維亞 | 2006年8月4日 |
愛沙尼亞 | 2006年8月11日 |
科威特 | 2006年8月16日 |
克羅地亞 | 2006年8月17日 |
立陶宛、越南 | 2006年8月18日 |
中國大陸 | 2006年8月22日 |
芬蘭 | 2006年8月23日(艾斯堡電影節) |
義大利 | 2006年8月23日 |
斯洛維尼亞 | 2006年8月24日 |
瑞士 | 2006年8月25日(義大利語區) |
芬蘭、挪威 | 2006年8月25日 |
斯洛伐克 | 2006年8月31日 |
丹麥、瑞典 | 2006年9月1日 |
埃及 | 2006年9月6日 |
德國 | 2006年9月7日 |
瑞士 | 2006年9月14日(德語區) |
希臘 | 2006年9月14日 |
羅馬尼亞、土耳其 | 2006年9月15日 |
馬達加斯加 | 2006年11月22日 |
多哥 | 2006年12月10日 |
突尼西亞 | 2007年1月3日 |
不丹 | 2007年3月21日 |
蓋亞那 | 2007年5月1日 |
希臘 | 2012年5月24日(三維版本)(重映) |
澳大利亞 | 2015年3月14日(皮克斯電影節) |
(信息來源:)
影片評價
該片不是一部哄小孩作品,雖是CG動畫,但皮克斯的“全年齡理念”,在一路走來的玩具、螞蟻、怪物、小魚、超人等身上表現過。小鎮不僅是CG技術的拓荒,更見證著歷史。可惜,在節省10分鐘的車程與保護一座小博物館之間,現代文明毅然選擇了前者。在《撞車》里便曾探討的問題,再次擺在眼前:社會個體之間的距離。被密不透風的鋼和玻璃與節節攀升的車速,阻隔得越來越遠。曾經的公眾關係幾乎不復存在,傳統文化終於在現代文明的尾氣背後力不從心地望塵興嘆。
擬人、賦予小汽車的肢體語言、思想性格,最經典的設定莫過“爆牙”拖車、“甲殼蟲版”小飛蟲,以及客串登場的“呆瓜”拖拉機、“怪獸”康拜因。久違的純真被悄然喚醒後,一直處在喜怒哀樂里的觀眾,很快進入“神形俱滅”的忘我狀態。
幾乎是被“監禁”在世外桃源的“高處不勝寒”的閃電,接受著原本無暇體驗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洗禮。友誼為自私自利塗上顏色;平等讓歧視老弱病殘的傲慢相形見絀;愛情則令功利主義占據的腦袋發現“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當他再次被拖回現實世界時,才真正理解“放下”的幸福。(新浪娛樂評)
該片是一個經典的美國式故事,發動汽缸,點燃情感以及富有活力的冒險。影片的視覺營造值得買票進場觀看,但是它構成了那些製造商不合適的市場行為。但沒想到1951年的大黃蜂居然跟保羅·紐曼本人如此神似,即使是卡通片也不可能這么像。(《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