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是2018年吳憲生創作的中國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
- 畫作類型:中國畫
- 創作時間:2018年
- 規格:213厘米×550厘米
- 作者:吳憲生
創作背景,重要展覽,
創作背景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陸續被譯成俄、法、英等文字。《資本論》的意義很快為先進工人所理解。1868年9月11日,國際工人協會布魯塞爾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決議指出:“卡爾·馬克思的功績是不可估量的,他是政治經濟學當中科學地分析了資本並揭示了資本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第一人。”建議把《資本論》譯成其他文字,倡議各國工人學習《資本論》。
《資本論》是馬克思撰寫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馬克思在書中用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行規律,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闡述了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通過對資本主義剝削實質的揭露,揭示了共產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這部著作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了革命性的變革,標誌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立。
19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在漢堡出版。這部被稱為“工人階級的聖經”出版之後,遭到了資產階級學術界和輿論界的冷落,但其進步的意義很快為先進的工人階級所理解,1868年9月11日召開的國際工人協會布魯塞爾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倡議各國工人學習《資本論》,從而掀起了在工人階級中傳播的熱潮,這幅作品所表現的正是《資本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的一個場面。
創作構思了一個工人們在工間休息時研究《資本論》的一個場面,一位年輕的工人手捧《資本論》大聲朗讀,十幾位工人或坐或站聽著他朗讀,通過對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工人的形象描繪,揭示他們在聽到《資本論》中那些對剝削制度剖析時的心理反映,有些人激動,恨不能馬上與資本家去鬥爭;有些人則因書中揭示的真理而覺悟,原來我們這么貧窮,是因為我們創造的財富被剝削了;有些人則陷入了沉思之中,對書中所揭示的資本和勞動的關係還有些不理解……作者力圖通過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以揭示工人群體中不同的人物對《資本論》的不同理解。
為了深入細緻地刻畫人物形象,我採用了中西結合的藝術表現方法,借鑑西畫中色彩塑造的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力求畫出每個人物的不同個性,以揭示不同年齡、性格的工人對待工人運動的不同態度,避免概念化、程式化的人物造型,同時,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環境的渲染,來強化工人勞動的繁重和環境的惡劣。衣紋和環境的處理則採用中國畫大寫意的方法,著重氣氛的渲染,力求營造出19世紀歐洲工廠的環境,以增強畫面的歷史感。
重要展覽
2018年5月5日至2018年8月5日,該作品在中宣部、中共黨史研究院、中國文聯聯合主辦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