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會意字研究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軍。
基本介紹
- 書名:《說文》會意字研究
- 作者:夏軍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38034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85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注重概念的梳理和界定,首次提出“會意字的取象表詞要以對詞義的義界為中介”的論斷,並揭示了意義承載形式由義界語言向會意文字轉化過程中產生的新特點;
通過統計研究,歸納出《說文》中個此類的取象-表意模式,並運用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方法,由此探討漢民族的認知思維模式;
聯繫理論研究與漢字教學,提出五點主張;
適合語言文字研究者參考研究,對於漢語教學亦有一定啟發。
通過統計研究,歸納出《說文》中個此類的取象-表意模式,並運用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方法,由此探討漢民族的認知思維模式;
聯繫理論研究與漢字教學,提出五點主張;
適合語言文字研究者參考研究,對於漢語教學亦有一定啟發。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我國文字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奠基之作,它保存整理了大量的周秦古籀篆文,總結並發展了前人的文字學理論,其中“六書”理論占有重要地位。“六書”之中,會意字最具意合特徵,是解剖漢族先民對於詞義理解的“活化石”。本書在繼承前人對《說文》會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會意字的性質、來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對會意表詞和義界表詞關係的研究,並藉由《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與辭書義界模式的比較,首次提出“會意字的取象表詞要以對詞義的義界為中介”的論斷,並揭示意義的承載形式由義界語言向會意文字轉化過程中產生的新的特點;本書還通過窮盡性統計,歸納出本義表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同時,運用認知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詞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顯示的漢民族的認知思維特點。此外,本書還提出了《說文》會意字研究對促進漢字教學的幾點建議。
作者簡介
夏軍,安徽安慶人。1969年生。先後師從李玲璞、許嘉璐先生學習文字訓詁,獲華東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博士學位。上海辭書學會理事。編審。主要著作有《異體字字典》(合作)、《甲骨文新鑒》、《古文字釋要》(合作)等。在《語言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責編圖書《古文字詁林》、《漢字構形史叢書》、《近代漢語詞典》、《中國當代語言學叢書》等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等國家級圖書獎。曾被評為第六屆“上海文化新人”。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說文》會意字概況
第一節會意研究小史
第二節會意的定義
第三節關於會意兼聲字
第四節其他邊緣狀態及處理原則
第五節會意的性質
第六節《說文》會意字的來源
第三章會意、義界與取象—表詞
第一節會意與義界
第二節會意的認知原理
第三節關於“取象”與“表詞”
第四節義界對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的影響
第四章《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一節表名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二節表動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三節表形容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五章《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與辭書義界模式比較
第一節表名詞會意字模式與名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二節表動詞會意字模式與動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三節表形容詞會意字模式與形容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六章《說文》會意字研究對漢字教學的影響
附錄《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字彙
參考文獻
後記
第二章《說文》會意字概況
第一節會意研究小史
第二節會意的定義
第三節關於會意兼聲字
第四節其他邊緣狀態及處理原則
第五節會意的性質
第六節《說文》會意字的來源
第三章會意、義界與取象—表詞
第一節會意與義界
第二節會意的認知原理
第三節關於“取象”與“表詞”
第四節義界對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的影響
第四章《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一節表名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二節表動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三節表形容詞會意字的取象—表詞模式及分析
第五章《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與辭書義界模式比較
第一節表名詞會意字模式與名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二節表動詞會意字模式與動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三節表形容詞會意字模式與形容詞義界模式比較
第六章《說文》會意字研究對漢字教學的影響
附錄《說文》會意字取象—表詞模式字彙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