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編篡研究

《詩品》編篡研究

《<詩品>編篡研究》是201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胡大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品》編纂研究 
  • 作者:胡大雷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1日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411 頁
  • ISBN:9787549537525
  • 開本:32 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詩品編纂研究》開拓了《詩品》研究的新境界,彌補和充實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某些不足和成果。
本書在探討《詩品》成書的背景、原始面貌、理論著眼點及其詩歌史背景,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或是結論,都有獨到之處,揭示一些前人未注意到的問題。作者胡大雷還在書中較為詳細地分析了鐘嶸的批評話語及其論斷,顯示出以當代批評意識來詮釋中古時代的批評話語及其實踐的特點,將《詩品》的批評價值和理論創新作了更深入的、有個人獨特見地的闡發。
開拓了《詩品》研究的新境界,彌補和充實了這一研究領域的某些不足和成果。在探討《詩品》成書的背景、原始面貌、理論著眼點及其詩歌史背景,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或是結論,都有獨到之處,揭示一些前人未注意到的問題。作者胡大雷還在書中較為詳細地分析了鐘嶸的批評話語及其論斷,顯示出以當代批評意識來詮釋中古時代的批評話語及其實踐的特點,將《詩品》的批評價值和理論創新作了更深入的、有個人獨特見地的闡發。

作者簡介

胡大雷,男,1950年出生,浙江寧海人。1982年元月畢業於寧夏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元月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96年6月畢業於河北大學古籍所,獲博士學位。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魏六朝文學、文論的教學與研究。1991年,獲原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發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8年,獲廣西自治區政府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稱號,2007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圖書目錄

上編:《詩品》的性質與編纂思想
第一章《詩品》的目錄學淵源與文章學意味
一、問題的提出
二、《詩品》與“文章志”之類目錄書
三、《詩品》與目錄學
四、鐘嶸的師承
五、《詩品》未著錄於“簿錄篇”辨
六、鐘嶸作《詩品》標榜目錄學的心理動因
第二章《詩品》——輿論派文論之集大成者
一、學院派、立言派、著述派文學批評
二、《詩品》所載是口耳相傳的大眾派、口實派、輿論派文學批評
三、《詩品》之類輿論派文學批評的特點
四、《詩品》為輿論派文論之集大成者
五、輿論派與著述派相融的契機
第三章《詩品》:著眼於藝術效果的詩歌批評
一、問題的提出:《詩品》有無“滋味說”
二、《詩品》鑑賞式批評的三種形式
三、“滋味說”的提出
四、從鑑賞式批評出發的抨擊不良詩風
五、鐘嶸對前輩詩論家的不滿意
六、對歷史的簡單回顧
第四章《詩品》“詩之為技”析
一、“詩之為技”使詩歌評論走向另一種標準化
二、關於詩的情感抒發
三、“興、比、賦”傳統手法的運用
四、有無源流
五、有無警句
六、風格
七、“詩之為技”是“才”的體現
八、對用事與聲律的不以為然
九、“詩之為技”的影響
第五章《詩品》撰例有“正”有“變”論/
一、單一源流與多源流
二、上、中、下三品之區分
三、自評與他評
四、單評與合評
五、“止乎五言”與兼論其他
六、“略以世代為先後”與“以優劣為詮次”
七、“不錄存者”與對當代文學發表意見
八、“預此宗流”與順帶所錄
九、“品”、“評”二者兼具
十、傳統文論的特點
第六章《詩品》“推源溯流”與文學“新變”
一、《詩品》推源溯流的學術淵源
二、文學世家的興起與文學家風
三、“推源溯流”的學術風氣與文學“新變”相左
四、《詩品》推源溯流的實際做法與意義
第七章《詩品》對歷代批評家的批評
一、《詩品》對前代論“詩”言論的引用
二、《詩品》對前代批評家的批評
三、所謂批評家的詩才與自信
四、對錯誤批評的批評
第八章《詩品》中詩人的士族、寒族之辨
一、《詩品》對寒族詩人身份的標註
二、鐘嶸身世的士族、寒族之辨
下編:《詩品》的詩人品評
第九章李陵、班婕妤“文如其人”
一、六朝及唐人視“蘇李詩”為蘇武李陵作
二、蕭統錄“蘇李詩”時或對其已有所懷疑
三、“蘇李詩”為代言體
四、詩人探求第一人稱抒情形式
五、班婕妤《團扇》詩自述身世
六、歷代以“班婕妤”為題的詩作
第十章“詠史”:從班固到左思
一、班固《詠史》
二、關於左思的風格品評
三、左思“其源出於公幹”辨
四、袁宏《詠史》
五、鐘嶸對中古詠史的總體評價
六、關於《文選》詩的“詠史”類
七、史學觀念中的詠史詩的價值趨向
第十一章阮籍《詠懷》顏延之“怯言其志”辨
一、“嗣宗身仕亂朝”云云是何人之注
二、“怯言”與“其志”辨
三、顏延之生平與作詩“句無虛語,語無虛字”
四、沈約之注
五、開“以史證詩”的五臣注
六、“以史證詩”還是“得意忘象”
第十二章嵇康“峻切”與“托諭清遠”論
一、“峻切”是嵇康五言詩的風格
二、嵇康以四言詩著稱
三、單靠《詩品》不能全面把握嵇康
第十三章應璩“指事殷勤”論
一、題名“百一”之義
二、歷代所述《百一詩》的宗旨
三、《百一詩》與名實問題
四、人物品鑑與敘說玄理
第十四章張華諸人“逆反式抒情”論
一、張華“兒女情多,風雲氣少”辨
二、西晉詩人的“逆反式抒情”
三、西晉詩人“逆反式抒情”原由探尋
四、《詩品》的其他“逆反式抒情”
第十五章郭璞《遊仙詩》的“非列仙之趣”
一、評價郭璞離不開“變”
二、郭璞的“變”玄言詩
三、郭璞“變”遊仙詩也從景物起步
四、郭璞之前遊仙詩的情況
五、郭璞的“變”《遊仙》之作為“坎詠懷”
六、郭璞《遊仙》與玄言詩
第十六章孫綽諸公“平典似《道德論》”與謝益壽“斐然”論
一、孫綽、許詢的玄言與玄言詩
二、殷仲文、謝混的“華綺”與“清淺”
三、江淹對殷、謝二公的摹擬式認定
第十七章陶淵明詩不入“隱逸類”辨
一、蕭統對陶淵明隱士身份及其作品隱逸內容的認定
二、《文選》詩“招隱”、“反招隱”類作品的隱逸品格
三、陶淵明詩作的隱逸品格
四、《藝文類聚》卷三十六人部“隱逸”類所錄詩作的隱逸品格
五、南北朝唐宋人對陶淵明詩歌類別的判定
六、總集對社會、時代所認可的詩歌類別規定性的重視
七、鐘嶸稱陶淵明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未被認可
第十八章謝靈運體的“逸盪”、“繁富”論
一、“其源出於陳思”、“雜有景陽之體”解
二、謝靈運之“逸盪”、“繁蕪”或“繁富”
三、“謝康樂體”辨
第十九章鮑照“頗傷清雅之調”與沈約“憲章鮑明遠”
一、南朝詩歌走向“世俗”的三個起點
二、鮑照詩歌以“險俗”、“險急”引起世人注意
三、沈約引“俗”入雅以推廣“俗”的創作
四、沈約“憲章鮑明遠”辨
第二十章胡人僧人宮體詩與惠休的詩史貢獻
一、《雙枕詩》與“孌童”之作
二、寫作“孌童”詩也是一種社會風氣
三、惠休上人的詩
四、惠休在詩史上的地位
五、釋寶月及其他僧人的詩
六、其他僧人的愛情之作
第二十一章“江郎才盡”與“善於摹擬”新解
一、江郎才盡
三、《雜體三十首》
四、《雜體三十首》與《效阮公詩十五首》的相異
五、江淹的其他摹擬之作
六、“顛覆閱讀”的難以為繼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