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每日新聞報是美國最大的大眾化報紙,發行量居美國日報前列。它創辦於1919年,當年熱衷於黃色新聞,在20年代的美國颳起了一場"小報旋風"。1929年經濟危機以後遭到輿論抵制,這方面有所收斂,但仍然傾力於報導地方新聞、社會新聞和種種軟新聞。即使是重大國際新聞,也要從"人情味"上做文章。網站配合報刊,免費閱覽,還可以免費搜尋1997年印刷報紙刊載的全部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紐約每日新聞報
- 創辦時間:1919年
- 類型:報紙
- 所在國家:美國
紐約每日新聞一般指本詞條
紐約每日新聞報是美國最大的大眾化報紙,發行量居美國日報前列。它創辦於1919年,當年熱衷於黃色新聞,在20年代的美國颳起了一場"小報旋風"。1929年經濟危機以後遭到輿論抵制,這方面有所收斂,但仍然傾力於報導地方新聞、社會新聞和種種軟新聞。即使是重大國際新聞,也要從"人情味"上做文章。網站配合報刊,免費閱覽,還可以免費搜尋1997年印刷報紙刊載的全部材料。
2022年5月,據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導,美國一名911接線員曾掛斷來自布法羅槍擊案現場的報警電話,這名接線員目前已被停職。報導指出,布法羅一家超市發生槍擊案期間,超市員工拉蒂莎曾撥打報警電話,但接線員因她的聲音太小掛斷了電話。拉蒂莎稱:“當時我聽到槍手就在附近,所以在報警時聲音小。但是接線員對我大喊...
“它長的時候我並沒有注意到。不過一切都康復了,指甲長出來,皮膚也完全恢復。這真是個奇蹟。”醫生說,手指需要大約9至12周時間就能完全康復。《紐約每日新聞》報導說,異種器官移植無需截肢,也無需手術,經濟而且方便,其套用也越來越廣泛。當然,這項技術也存在一定風險,有可能導致感染,或者跨物種傳播疾病。
該片的動作場面創意十足並且激動人心,新人攝影師的表現又為其更加增添了幾分光彩。(《洛杉磯時報》評)片中的演員都處在極高的水平,影片也‘投遞成功’了。(《紐約每日新聞》評)該片是一部恰到好處的夏末娛樂作品,雖然只是一部拍得不錯的程式化影片,但至少達到了標題所描述的緊張感”;(《娛樂周刊》評)...
為了對付這個小道訊息納芙拉蒂洛娃毅然走出櫥櫃向《紐約每日新聞》承認了她的同性戀趨向。她是最早承認自己是女同性戀的著名運動員之一。 1981年:職業生涯轉折點 1981年納芙拉蒂洛娃終於獲得美國國籍。在澳網公開賽中她第三次贏得大滿貫冠軍,在美網中她在第三局的決勝局輸給了年輕的翠茜·奧斯汀。 同年也標誌著納芙拉蒂...
麥可·貝在‘慢鏡’和‘煽情’方面非常克制,影片中的戰爭是殘酷的,而非浪漫的。這使得影片的角色和情感有了非常可信的根基。作為有退伍軍人和有家庭的背景的詹姆斯·戴爾和巴勃羅·施雷伯,讓他們和恐怖分子作戰,顯得非常可信。(《紐約每日新聞 》評)儘管有著各種細節上的缺失和潦草的對白,但總體上是一部製作...
雖然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帝國》:雖然不是一場災難,但也不是一場影迷們所期待的吸血鬼+狼人的怪獸盛宴。《紐約閒暇》:比爾·奈伊和麥可·辛的缺席使本片大為失色;同時狼人的存在感也已經近乎絕跡,大概與此系列命運相仿。《紐約每日新聞》:這個吸血鬼大戰狼人系列裡的最爛作品。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
《但丁密碼》不會對每位觀眾的胃口,但是對於那些痴迷於朗·霍華德和湯姆·漢克斯作品的群體,能夠在該部電影中找到足夠的刺激。(《紐約每日新聞》評)影片的最大吸引力就在於導演並不創造美,而是通過對美的描述來展露情感。這樣理解或許可以更好的去觀賞電影。(《紐約時報》評)影片中不停的追逐戲讓觀眾精神疲勞,...
不過,還是有人對《我的奮鬥》再版表示擔憂。巴伐利亞州左翼黨發言人埃娃·布林—施勒特表示,出版帶註解的《我的奮鬥》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是在科學歷史研究的掩飾下進一步傳播法西斯思想。註解版的危害並不比無註解版低,左翼黨將用一切法律手段阻止《我的奮鬥》的再版。美國《紐約每日新聞》網站評論稱,這本書的再版...
影片延續了《幽靈世界》的風格,但缺乏新意和仁慈。——《華盛頓郵報》影片摻雜了過多的情節和細節,以至成為大雜燴。——《舊金山紀事》影片的辛辣諷刺令人滿意。——《鄉村之聲》影片將青春喜劇和黑色懸念合而為一。——《紐約每日新聞》精彩對白 Professor Sandiford:Now I don't have any particular wisdom to ...
(《京華時報》評)影片成就相當突出,即使導演在某些方面過於明顯,比如過多的星條旗飄揚鏡頭,但這些沒有掩蓋電影劇情展現的人性——真正的人,真實的危險和真切的自我犧牲精神。(《紐約每日新聞》評)彼得·博格執導的這部令人激動而又極具情感渲染力的動作片,在開場幾分鐘就感受到了動作電影的純粹史詩感。(《費城...
(《芝加哥讀者報》評)負面評價 影片缺乏強有力的故事主線。(《洛杉磯時報》評)《超人》、《蜘蛛俠2》和《蝙蝠俠:開戰時刻》要比《神奇四俠》出色得多。(《芝加哥太陽時報》評)表演呆板,導演老套,劇本空洞,特效可笑。(《紐約郵報》評)這些超級英雄們更像參加化妝晚會。(《紐約每日新聞》評)
在生氣勃勃的開頭之後,劇情變成了一頭粗野而且沒有幽默感的怪獸,無精打彩地走向最終荒謬可笑的結局。 (《娛樂周刊》評)就算對差勁的燈光、笨拙的剪輯和參差不齊的表演視而不見,影片中太多的對話和太少的劇情,還是難以抓住觀眾的思想。(《紐約每日新聞》評)斯科特的導演處女作《基督再臨》聽上去很像一部有趣...
影片的前半截算是愚蠢但是可看的B級片,但後面由於大場面的過度使用,變得虛弱。(《綜藝》評)在這部劇情重複毫無新意的冗長災難片中,強森為保護家人而英勇無畏的個人形象是這部影片的唯一亮點。整部影片就是為了破壞而破壞,演員的空洞演技無法令觀眾信服。(《紐約每日新聞》評)《末日崩塌》不僅用逼真的災難場景...
儘管影片的開篇很不錯、前45分鐘也引人入勝,但是《移動迷宮》逐步衰變為近年來最弱的反烏托邦青少年小說改編影片之一。(ReelViews評)愚蠢的對話和平庸的結局,讓整部電影的質量大打折扣。(《多倫多星報》評)確實沒有什麼新鮮玩意。但有時候,僅僅具有娛樂性就足夠了,沒必要非得有驚喜。(《紐約每日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