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氏英文法講義》敘

《納氏英文法講義》敘是馬相伯所著作品,出自於《馬相伯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納氏英文法講義》敘
  • 作者:馬相伯
  • 作品出處:馬相伯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西班牙王嘉樂第五之言曰:“多識一國之語言,即多收一人之用。”寧特多收一人之用而已!吾以為多識一國之語言,即多友一國之賢才。蓋語言文字者,一國賢才所藉以表著其道術,而人類交換智識之媒介也。第四世紀之間,條頓人之侵入不列顛也,固猶日耳曼一蒙昧之族耳,其思想粗僿,其語言簡陋,故其時文字類多具體的名詞,而缺抽象的名詞。然方羅馬之盛時,不列顛實隸其版圖之下,其思想文化,久涵濡於三島之中,拉丁完美之文言,足補盎格魯撒克遜人之所未備。糅雜融合,日益發達,而英國之語言文字,遂粲然而明備。我國文字繁重,不易解識,且文言不能一致,故文教之普及為難。竊為當用羅馬之字以代我國固有之字音,文字語言,可以合一,簡而易行,庶能逮下。抱懷此意,亦既有年,頗欲勒為一書,質之當世,然茲事體大,牽於人事,未能就也。趙灼君譯納氏《英文法》,求序於余。余以英文多出於羅馬,而深感我國文言之不能合一也,聊述夙所懷抱者質之趙君。若夫此書之完善,則固讀者所共見,無煩鄙人之縷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馬相伯(1840—1939),江蘇丹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1851年遷居上海,畢業於徐匯公學,加入耶穌會,為神父。1876年脫離教會,任李鴻章幕僚,參與洋務活動,後回歸天主教,創辦震旦學院(1903)、復旦公學(1905)。辛亥革命後,擔任總統府高級政治顧問,兼任北京大學校長,籌建輔仁大學。馬相伯學貫中西,精於歐洲語言、宗教、哲學和歷史,思想通達、公允、理性,為學界尊奉。晚年參與抗戰宣傳,隨遷大後方,在越南諒山去世。 編者簡介李天綱,1957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思想文化史專業,獲博士學位。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2003年起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宗教學系主任、利徐學社主任。著有《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1998)、《人文上海》(2004)、《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2007)、《增訂徐光啟年譜》(2011)等,與業師朱維錚先生一起主編《徐光啟全集》(2011),編輯《馬相伯集》(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