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學術期刊)

科學(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學術期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科學》(英語: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英語: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該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科學排名第38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學
  • 外文名:Science
  • 學科:多學科
  • 語言:英語
  • 編輯:Marcia McNutt
  • 出版者: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美國)
  • 出版歷史:1880年至今
  • 頻率:每周
  • 投資人愛迪生
  • 投資金額:1萬
  • 官網:http://www.sciencemag.org/
期刊簡介,期刊宗旨,發展歷程,旗下報刊,資金來源,競爭對手,現任主編,期刊爭議,

期刊簡介

《科學》雜誌屬於綜合性科學雜誌,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它的科學新聞報導、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誌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
Science雜誌Science雜誌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科學》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和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不像大多數科學期刊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科學》和它的對手《自然》期刊涵蓋了所有學科。根據期刊引證報告,《科學》在2014年的影響因子為31.477。
雖然《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但發表文章並不需要AAAS的會員資格。《科學》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論文。發表文章的競爭極其激烈,因為發表在這樣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為作者吸引關注並有助於其職業發展。但是提交給編輯的文章只有不到10%會被接受發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皆須同行評審

期刊宗旨

“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誌的宗旨。

發展歷程

1880年,紐約新聞記者約翰·麥可斯(英語:John Michaels)創立了《科學》,這份期刊先後得到了托馬斯·愛迪生以及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資助。但由於從未擁有足夠的用戶而難以為繼,《科學》於1882年3月停刊。一年後,昆蟲學家Samuel Hubbard Scudder使其復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學》重新陷入財政危機,隨後被以500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心理學家James McKeen Cattell。
1900年,Cattell與美國科學促進會秘書Leland Ossian Howard達成協定,《科學》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在20世紀早期,《科學》發表的重要文章包括托馬斯·亨特·摩根的果蠅遺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引力透鏡以及埃德溫·哈勃螺旋星系。1944年Cattell去世後,AAAS成為《科學》新主人。

旗下報刊

Science Advance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cience Signaling
Science Immunology

資金來源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科學》雜誌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誌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線上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競爭對手

在全球,《科學》雜誌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誌,該雜誌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前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現任主編

《科學》雜誌的現任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史丹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李克強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麥克納特李克強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麥克納特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4年1月13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會見美國《科學》雜誌主編麥納特,就科學技術、航天、教育、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李克強表示,尊重科學、尊重知識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當今時代,科學技術不僅關乎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事關民生改善。希望《科學》雜誌繼續支持中國科技事業進步,促進基礎科學研究,向國際社會積極傳播中國科學界的聲音,擴大中外科研成果交流互鑒。
科技發展對於促進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至關重要。過去的一年,中國創新巨觀調控方式,克服諸多困難和挑戰,實現經濟穩中向好,其中科技創新發揮了積極的助推作用。新形勢下,我們將深化改革,衝破體制機制制約,把人的創造力作為推動創新的核心,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
麥納特祝賀中國嫦娥三號不久前成功登月,祝願中國在航天、空間探索等領域取得更大成就。她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科學,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戰,開展對外科學合作,為開發中國家培養科技人才,這將有力促進中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科學》雜誌期待同中方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

期刊爭議

在2002年,《科學》雜誌撤銷了8篇由德國物理學家Jan Hendrik Schön發表的論文,原因是由於文中很多數據由作者捏造。 一篇發表於2002年的關於藥物二亞甲基雙氧苯丙胺(MDMA)的神經學毒性的論文引發了一些爭議,該文於2003年被撤銷。
2006年,韓國生物學家黃禹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關於人體幹細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論文被首爾國立大學查出明顯造假。由《科學》雜誌社成立的調查委員會發現雖然這篇論文按照正常的步驟審查,然而雜誌社卻對其中的蓄意造假無能為力。因此委員會建議收到的論文稿件應該被分類為無爭議性和爭議性的文章,以使存在爭議的文章能夠更嚴格地被審查。 《科學》雜誌也表明《自然》雜誌有可能採用這之後相同的論文審標準。
甘迺迪為《科學》雜誌的審查系統作辯護,指出嚴格應對造假只能是“為了揪出偶然的作弊者而對眾多科學分支採取不計成本而又冒犯性的審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