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校歌(為世界之光)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

為世界之光一般指本詞條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是蕭友梅譜曲的歌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交通大學校歌
  • 外文名:School Song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歌曲時長:0時1分39秒
  • 譜曲蕭友梅
  • 歌曲語言:中文
  • 發表時間:1943年4月
  • 啟用時間:2005年4月4日
簡介,歷史沿革,歌曲出處,歌曲歌詞,主題思想,重要意義,

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是20世紀40年代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立交通大學校歌》,由蕭友梅作曲。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是時代精神的縮影,民族危亡的歷史氛圍構成了學校校歌產生的時代大背景。1943年4月校慶前夕,吳保豐校長為激勵交大人的愛國熱忱,在“四十七周年校慶紀念刊”上發表《校歌》,重申了交大的辦學理念、特性、精神與傳統。
西安交通大學於2005年4月4日啟用校歌。

歷史沿革

1896年,學校創辦,受形勢變化與隸屬關係的影響,學校多次更名,因而歷史上也創作和吟唱過多首校歌。
西安交通大學校歌
交通大學校歌
1897年,有南洋公學師範院院歌——《警醒歌》,1909年有《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校歌》,1915年有《南洋大學堂校歌》,1926年有《交通部南洋大學校歌》,抗日戰爭時期又創作了新的《國立交通大學校歌》。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日軍進犯上海,11月日軍占領上海,徐家匯校舍為日寇強占,學校被迫遷入法租界,借震旦大學中華學藝社部分房屋繼續辦學,交大人與日本侵略者繼續展開著各種形式的鬥爭。
民族危亡的歷史氛圍,構成了學校校歌產生的時代大背景。1942年,教育部令渝校為國立交通大學本部,任命吳保豐(嘉穀)為代理校長。1943年4月校慶前夕,吳保豐校長為激勵交大人的愛國熱忱,在“四十七周年校慶紀念刊”上發表《校歌》,重申了交大的辦學理念、特性、精神與傳統。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學決定啟用20世紀40年代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國立交通大學校歌》作為校歌。

歌曲出處

《校歌》出處有二:一是刊登於1943年4月出版的“四十七周年校慶紀念刊”——《交大概況》之中,由國立交通大學(重慶總部)編印;二是刊登於1944年1月出版的《交大友聲》(第一期)之中,由國立交通大學與交通大學同學會聯合編印。這兩個刊物都將《校歌》特意放在首頁位置,均署名蕭友梅作曲。

歌曲歌詞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國之榮華,
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啟發我睿智,激勵我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靈泉源,科學之奧府,藝術之林園,
實業擴張,進步無疆,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燦爛文明,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
宇土茫茫,山高水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主題思想

《校歌》的主題思想可概括為三點:
(1)交大以培養追求真理、振興國家的優秀青年為教育目標,要求交大學子能擔負起鼓舞同類,啟發民族睿智的責任,激勵熱忱,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推動世界文明而大放異彩;
(2)交大以振興中國的科學、藝術、實業為辦學方向,旨在成為民族性靈的泉源、原始創新的基地,依靠“實學”或厚重的專業知識來夯實國家的基礎,復興中華民族,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而大放異彩;
(3)一代代交大學子,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母校為美,以母校為榮,校旗飄揚,山高水長,交大歷史與交大傳統將與日俱長,進步無疆。

重要意義

在校歌的鼓舞下,交大堅韌不拔地履行著“鼓舞群倫”“燦爛文明”“英俊濟蹌,經營四方”“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為世界之光”的職責。交大學子以校歌中“青年之模楷,邦國之榮華”為鞭策,實踐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美哉吾校”也深得歷屆校友的認同、愛戴與呵護,1943年9月,交通大學同學會通過回響“為母校獻金運動”,共捐款689700餘元,遠遠超過了原定籌款40萬元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