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重點分析《民眾》周刊在抗戰時期所體現的黨性與人民性、理論性與實踐性、公開性與隱蔽性相結合的特點,客觀評價《民眾》周刊在抗戰時期進行政治動員所取得的效果,認真總結《民眾》周刊在抗戰時期政治動員的歷史經驗。
作品目錄
|
| |
第一節 《民眾》周刊的出版與發行 第二節 《民眾》周刊的宗旨、分工和欄目 第三節 《民眾》周刊的作者與讀者 第四節 《民眾》周刊的管理模式 | 第一節 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第二節 介紹正面戰場的戰況 第三節 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 第四節 動員人民積極參戰 第五節 批判各種錯誤的抗戰觀 |
| |
第一節 協助阻止東方慕尼黑的危險 第二節 揭露汪精衛的投降陰謀 第三節 協助擊退蔣介石的反共高潮 第四節 阻止反共、反人民的文化逆流 第五節 宣傳敵後戰場的艱苦抗戰 | 第一節 介紹世界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的概況 第二節 宣傳解放區建設的偉大成績 第三節 運用黨的建設理論動員民眾 第四節 迎接抗戰的勝利曙光 |
| |
第一節 《民眾》周刊抗戰時期政治動員的效果 第二節 《民眾》周刊抗戰時期政治動員的特點 第三節 《民眾》周刊抗戰時期政治動員的經驗教訓 | |
創作背景
《民眾》周刊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國統區公開出版發行的理論刊物,為在國統區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抗戰理論,動員國統區的人民參加抗日戰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們卻很少系統研究該刊物的特點、價值及其歷史貢獻,需要彌補這一缺陷。張紅春就從政治動員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並將其作為博士畢業論文題目。畢業後,她繼續這一課題研究,並在2014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立項,最終形成專著《〈民眾〉周刊與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政治動員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系統地介紹了《民眾》周刊政治動員的內容。中國共產黨特別擅長政治動員,因為中國共產黨認為人民民眾是取得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力量,只有動員了人民民眾,才能陷日本侵略者於滅頂之災,才能使抗日戰爭最大限度地有利於人民。在抗日戰爭的不同階段,中國共產黨政治動員的重點、方式和內容各不相同。張紅春在掌握大量的史料基礎上,根據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同階段的政治動員的本相進行理論概括和分析,介紹中國共產黨面對錯綜複雜的矛盾,正確處理各種問題,有效地動員了全國人民,包括國統區各種政治力量,千方百計調動各方面的抗戰積極性,從另外的角度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為取得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和善於政治動員的風範。
該書科學地分析了《民眾》周刊政治動員的特點。在抗日戰爭時期,所有的政治力量都在進行政治動員。國民黨有國民黨的政治動員,
汪精衛有汪精衛的政治動員,甚至日本侵略者也有自己的政治動員。不同的政治動員的目的是不同的。國民黨的政治動員受其抗戰路線的影響,其政治動員也有片面性,始終得不到廣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汪精衛是抗戰時期的最大賣國賊,為了爭取人們對其政權的認同也進行了政治動員,但適得其反,激起了全國人民更多的、更強的反對。日本侵略者的政治動員更是政治欺騙,當然不可能起作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獨具特色。在比較研究中發現特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運用《民眾》周刊進行政治動員也同樣因為其特色而更具魅力。
該書深刻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運用《民眾》周刊進行政治動員的寶貴經驗。研究歷史並不是簡單地還原歷史,而是在掌握豐富史料,對事件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歷史經驗,以達到資政育人之功能。張紅春在研究《民眾》周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動員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的歷史經驗,從而使研究成果更具有理論色彩,更具有理論衝擊力,更具有理論價值。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張紅春,法學博士,贛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蘇區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教育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兼職研究人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共黨史與蘇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