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代志(上,下)
- 外文名:ChroniclesⅠ,Ⅱ
- 作品別名:編年記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書卷大綱,
內容簡介
《歷代志》上卷第1至9章敘述以色列人從始祖亞當到所羅巴伯第3代子孫的家譜,特別重視大衛家的譜系和利未人的後裔,可能因被擄時期家譜大都失散,而祭司制度和王位的世襲制度卻要求族譜分明確實,不能混亂。第10章從掃羅的陣亡開始敘述以色列、猶大王國的早期歷史。第11至29章記述大衛王朝的史實。大衛登基後,接著記遷移約櫃到俄別以東家中,並戰勝非利士人,再移約櫃到耶路撒冷。以及如何籌劃建造聖殿。特別詳述了大衛建殿的種種準備,包括大衛為建殿選擇地點、預備建殿材料、設計聖殿建築圖樣、規定聖殿中各種金銀器皿的式樣,以及建立祭司班、歌詠班、守衛班等。還記載大衛的戰績和民數的清點、國家管理制度的建立,立所羅門為王以及大衛最後的頌詞等。
《歷代志》下卷第1至9章敘述所羅門作王的事跡,稱頌所羅門的智慧和他建造的王宮、聖殿。以及所行的隆重的獻殿之禮。最後詳記所羅門的政績,包括他的榮華,財富和貿易等方面的成就。第10至36章是猶大王國的歷史:內容包括羅波安作王和王國分裂;亞比央與北國耶羅波安一世之戰;亞撒為王、約沙法為王、約蘭和亞哈謝為王、約阿施為王、亞瑪謝為王、烏西雅為王、約坦為王、亞哈斯為王、希西家為王、瑪拿西為王、約西亞為王,以及最後四王的事跡等。本書的材料來源很廣,直接提到的就有《猶大和以色列諸王記》(代上9:1;16:11)、《大衛王記》(代上27:24)、《易多的傳》(代下13:22)、《何賽的書》(代下33:19)、《哀歌書》(代下35:25)等十幾種之多。卷首的家譜顯然摘錄了《創世記》,或採用了與之同源的資料。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
創作背景
歷代志上、下在希伯來文聖經原本是一本書,後來舊約聖經翻譯成希臘文的時候才分為兩部分。關於本書的作者,到今天還沒有肯定的結論。猶太法典認為歷代志是出自以斯拉的手筆,這大概是因為歷代志的最後一段(代下36:22-23)跟以斯拉記的開頭(拉1:1-3)幾乎完全一樣之故。不過有些學者對這現象有不同的解釋:歷代志的最後一段是後人加插上去的,為的是要把它和以斯拉記連線起來。無論如何,書中雖有提到波斯王古列下詔批准猶太人返故土重建聖殿一事,全書卻沒有記載波斯帝國和希臘時代的歷史,顯然是寫在猶太人被擄歸回故土後的短短時期之內,而編寫人很可能是以斯拉。另外有學者根據書中記錄了約雅敬王后人六代的族譜(代上3:17-24),認為本書是寫於主前第二世紀初。然而更可能的解釋是:書內部分族譜是後來加插上去的,但主體是歸國後初期的作品。
書卷大綱
第一段、歷述譜系1-9章
壹、列祖族譜-萬民中的選民1:1-54
一、亞當子孫中的選民1:1-4
二、挪亞子孫中的選民1:5-27
三、亞伯拉罕後裔中的選民1:28-54
貳、雅各後裔族譜-選民中的選民2-8章
一、猶大支派2:1-4:23
二、西緬眾子4:24-43
四、利未支派6章
五、以薩迦支派7:1-5
六、便雅憫支派7:6-12
七、拿弗他利支派7:13
八、瑪拿西支派7:14-19
九、以法蓮支派7:20-29
十、亞設支派7:30-40
十一、便雅憫支派8:1-40
叄、被擄歸回者的譜系-選民中的余民9:1-44
一、猶大便雅憫9:1-9
二、祭司利未人9:10-44
第二段、大衛作王10-21章
壹、王國的建立10-12章
一、掃羅被棄10:1-4
二、大衛登基11:1-12章
貳、搬運約櫃13:1-17:27
一、初次逢迎約櫃13:1-14章
二、大衛初期事跡14:1-17
三、再次逢迎約櫃15-16章
四、起意建造聖殿17章
叄、鞏固王權18-21章
一、大衛的戰績18-20章
二、大衛的失敗21章
第三段、籌建聖殿22-29章
壹、預備建聖殿22章
一、材料的預備22:1-4
二、囑咐所羅門22:5-15
三、吩咐眾首領22:16-18
貳、分派職位23-26章
一、利未人的職分23章
二、祭司的班次24:1-19
三、利未人就職24:20-31
四、立唱詩班25:1-31
五、聖殿的衛隊26:1-32
叄、軍政組織27:1-34
一、軍事編制27:1-15
二、行政官長27:16-24
三、王的管家27:25-31
四、政府架構27:32-34
肆、召聚建殿大會28-29章
一、對於會眾的宣告28:1-8
二、對所羅門的囑咐28:9-21
三、對於財物的籌備29:1-9
四、對於神的禱祝29:10-21
五、膏立所羅門的王位2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