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郵聲》報

《樓蘭郵聲》報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集郵協會的會刊,創刊於1989年,早期為油印手工打字刊型,後期改為鉛印電腦排版報型。

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
1989年5月2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集郵協會召開了全體理事會議,決定創刊州集郵協會的第一份集郵刊物——《樓蘭郵聲》。同年年7月10日《樓蘭郵聲》正式創刊,副會長孫兆華同志擔任主編,秘書長尹玉耀擔任副主編,編委成員是葉菁、陳為楷、尤國強。常務編輯尹玉耀,刊物印發薛鳳英。
《樓蘭郵聲》 刊頭採用巴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巴州集郵協會名譽會長趙貴三的題字,下方為蒙文。刊頭左方是巴州地圖、電波、飛機和駱駝,飛機、電波象徵現代化郵政,駱駝象徵古樓蘭絲綢之路,刊頭外的點線框,象徵郵票和集郵事業,採用紅色刊頭套印。
創刊初期以手工電腦列印,蠟紙排版,採用摺疊式裝訂,每期10頁左右,屬於雜誌型刊物。正文採用小三號字型,每頁約570字。第一期的道凝《編者寄語》中確定,刊物分“郵壇漫步、集郵信息、郵識集錦、郵友信箱、郵票市場”五個欄目。創刊初期的《樓蘭郵聲》出版期限不定,刊期採用累計總序號,發行量較少,約50份左右,主要發給各集郵小組、理事、自治區郵協和新疆各地、州、市郵協。
1990年,金少卿擔任常務編輯,從第三期起版灶愉乃面有了很大變化,改版後《樓蘭郵聲》較上年比,一是封面增加了目錄,二是正文採用5號字型,字號縮小,信息量大為增加;三是內頁排版由單欄改為雙欄,更具雜誌風格;四是內頁增加了手工刻寫插花和題圖,版面十分活躍。1990年《樓蘭郵聲》雖然出刊3期,但信息量卻增加了一倍多,每頁1310多個字,3期相當於1989年7期的內容。迎晚仔
1991年,為了提高《樓蘭郵聲》的辦刊質量,《樓蘭郵聲》的編委進行了調整,主編孫兆嬸腳射華,副主編金少卿。編委成員尹玉耀、葉菁、張吉昌、濮玉東、莊一奇。人員的調整,充實了一批寫作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的成員,加強了編輯力量,也為刊期的穩定和改版打下了基礎。1991年11月,《樓蘭郵聲》再次做了改版,從第8期起刊頭髮生了變化,“樓蘭郵聲”由四個粗獷的繁體行書字改為由州黨委書記崔光華同志題寫的纖細簡體草書字。刊頭圖案也做了調整,採用黑紅套印。內頁題花不再是手工刻畫,而是選擇專業插圖。正文採用電腦雷射編排文字,內頁題花不再是手工刻畫,而是選擇專業插圖,最後經過電子掃描,製版複印。這次改版,實際是在為《樓蘭郵聲》由刊型向報型轉化做準備。
1992年2月25日,由於向《樓蘭郵聲》投稿的人日漸增多,根據州集郵協會學術委員會的意見,《樓蘭郵聲》改為16開4版雷射排印,採用報紙型,版面以3欄加中縫為基本版式,文字一般用小五號及六號。每版可容納文尋葛謎櫃字近3000字,每期信息量均高於1991年內容,並固定實行雙月刊,刊物內容較上年又增加了1倍多,在《改版的話》中確定刊物分“集郵論壇、集郵講座、郵壇趣聞、郵友信箱、新郵評賞、集郵者之家、集郵動態、新郵預報”等8個欄目。為了提高辦刊質量,要求每期有一位編委成員擔任責任編輯,具體負責當期的組稿、排版、校對、印刷。從1992年第一期起,刊頭增加了當年的刊期號,同時延續原來的累計總期號,期刊發行量達到600份,增加了近10倍,刊物不僅面向疆內各地、市郵協組織,還面向州郵協各集郵組織的會員,宣傳付潤檔面船射少才擴大到巴州集郵協會的各個角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