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碑》冊(宋拓本),中國唐代書法家李邕撰書碑刻《雲麾將軍李秀碑》的宋拓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秀碑》冊(宋拓本)
- 作者:李邕
- 規格:縱27.5厘米,橫14.5厘米
- 書法類型:行書
《李秀碑》冊(宋拓本),中國唐代書法家李邕撰書碑刻《雲麾將軍李秀碑》的宋拓本。
《李秀碑》冊(宋拓本),中國唐代書法家李邕撰書碑刻《雲麾將軍李秀碑》的宋拓本。書法內容剪條裝,1冊,55頁,每頁4行。縱27.5厘米,橫14.5厘米。行書。書法較《李思訓碑》更為豐沉雄厚,筆勢暢達,風骨縱逸,具有含蓄渾融...
《雲麾將軍李秀碑》,李邕撰並書,唐刻,宋拓,剪裱成冊,共54頁,每頁縱27.5厘米,橫14.5厘米。有王存善、顧觀題跋,鈐“嚴肅堂”、“宗瀚之印”等印34方。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碑為郭卓然橫勒並題額,侯慈敏等鐫,刻於唐天寶元年(742年)正月。碑石原在河北良鄉縣,石斷後改毀為石礎,明萬曆初宛令...
李秀碑原刻宋拓本傳世有三本:一為臨川李氏本,一為朱為弼本,一為葉昌熾本,臨川李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揚州江都人。書法初學王羲之,後自具風格,常以行書碑誌,為後世所效尢。傳世著名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碑》、《法華寺碑》和李秀碑等。李邕行書筆勢雄健,又有...
《善本碑帖精華·宋拓李思訓碑》是2019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邕。內容簡介 《李思訓神道碑》與《李秀碑》皆俗稱“雲麾將軍碑”,兩碑皆由李邕撰文並行書。《李秀碑》已毀為二柱礎。《李思訓碑》下部殘泐嚴重,失刻立年代,因文中有“以八年六月廿八日合拊”字樣,故歷代著錄皆附於唐開元八年(七二...
中國唐代書法家李邕撰書碑刻《雲麾將軍李秀碑》的宋拓本。拓本介紹 剪條裝,1冊,55頁,每頁4行。縱27.5厘米,橫14.5厘米。行書。書法較《李思訓碑》更為豐沉雄厚,筆勢暢達,風骨縱逸,具有含蓄渾融的妙趣,為李邕行書碑的又一佳作。拓本信息 此冊為清李宗瀚、王存善遞藏。前有李宗瀚題簽,後有元顧觀及李...
唐李秀碑,全稱《雲麾將軍遼西郡開國公上柱國李秀碑》。行書。碑額篆書『唐故麾將軍李公碑』九字。唐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並書。天寶元年(七四二)建碑。此碑原在河北良鄉,後因碑斷裂損毀,必作石礎,今石嵌於北京文丞相祠牆壁之上。此碑有翻刻本現存於北京法源寺。李秀碑原刻宋拓本傳世有三本:一為臨川李氏本,...
《麓山寺碑》又名《嶽麓寺碑》,碑額有陽文篆書“麓山寺碑”四字,原石在長沙嶽麓書院。今有宋拓本傳世,此碑是最能體現李邕成熟的行書風格的代表作。古人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明董其昌《跋李北梅縉雲三帖》中語)的說法,這是唐代書法家中惟一一位讓後人將其與書聖王羲之比肩並立的人物。所謂“北海如象”...
6、雲麾李秀碑(唐·李邕書);7、宋拓虞恭公碑;8、宋拓多寶塔碑(唐·顏真卿書);9、孟法師碑(同為四寶之一);10、齊拓善才寺碑(同四寶之一)。化度寺碑 歐陽詢《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簡稱《化度寺塔銘》,李百藥撰,歐陽詢楷書。貞觀五年(631年)立石。正書。原石久佚,宋以來翻刻本甚多。此...
一〇、《集王聖教序》(宋拓本孔廣陶藏)—一、《祝琳碑》(宋拓孤本)一二、《涅槃經碑》(宋拓孤本吳榮光藏)一三、《善才寺碑》(宋拓孤本)一四、《雲麾將軍李秀碑》(宋拓十寶本)一五、《多寶塔碑》(宋拓十寶本)一六、《爭座位帖》(宋拓本畢瀧藏)一七、《方圓庵記》(宋拓孤本)一八、《群玉堂米帖·...
其為文,長於碑頌,多自書。唐人說李邕前後撰碑八百首。杜甫詩曰:“乾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釋文 《久別帖》 (宋拓),釋文:“久別,懷仰增深,即日奉。惟動靜安勝。邕,此不足言,,言兒至彼多日。何時可令還家?謹狀,五月四日。李邕。”
據文獻記載,他前後撰碑八百餘通,當時的官紳及佛寺多以重金請其撰書碑文,流傳至今的有《雲麾將軍李秀碑》、《嶽麓寺碑》等。《宣和書譜》中載“邕初學右軍行書,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從此碑的書法看,其書筆力雄健,字勢俊麗;雖是行書,依然顯得沉厚宏偉;尤其字形多欹側之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