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1943年,延安革命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在毛澤東同志《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鼓舞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新秧歌運動,並成為同年春節黨政軍民聯歡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20世紀50年代初,李煥之有感於當年在延安過春節時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作了《春節序曲》,以展現當年革命根據地人民在春節時同歌共舞的熱烈歡騰的場面以及團結友愛、互慶互賀的動人情景。
鑑賞評價
《春節序曲》採用秧歌以及陝北民歌為素材,採用中國五聲音階創作手法。“秧歌”是中國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種人物,手裡拿著扇子、手帕、彩綢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過街、大場和小場三部分。過街是秧歌隊在街上行進時,按音樂節奏表演的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大場是熱烈火紅的大型集體舞,常常走出各種複雜的隊形來;小場是兩三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戲。該曲通過秧歌音調和節奏的恰當運用,營造出了強烈的律動感,展現了人們載歌載舞、鑼鼓齊鳴的熱鬧場面。全曲的曲式為有再現的三部曲式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前面還有包含兩個主題的引子。
開場引子的第一部分概括了全曲歡快的情緒,展現了秧歌“過街”的場景,以樂隊與鑼鼓全奏開始,並用流暢的音調、明快的節奏體現出全曲的基本主題,情緒十分歡快,銅管樂器強烈的節奏,有力地襯托著這一主題;引子第二部分延續了第一部分熱烈的節奏,由木管樂器與樂隊合奏,採用了不同樂器組合及不同強弱力度的“對答”手法,形成一問一答、一強一弱的對比,彼此呼應,充滿動感,使音樂顯得更為活躍。樂曲的第一部分是表現秧歌“大場”的舞蹈,由長笛和雙簧管奏出第一主題,弦樂器則用撥奏表現舞蹈節奏,音色的交替和節奏的變化使音樂變得柔美、舒暢,將秧歌表演者優美的身段和富有鄉土氣息的舞姿呈現在我們面前;緊隨其後的是連線部分,音樂將引子中的旋律綜合發展,靈動而跳躍,由木管樂器與弦樂器交替演奏;之後的主題變奏,節奏更加密集、鏗鏘有力,氣氛也更加熱烈。樂曲的第二部分是表現秧歌“小場”的舞蹈,採用抒情的中板,旋律舒緩悠揚、柔和親切,作曲家將陝北秧歌《二月裡來打過春》的旋律融入其中,充滿著濃郁的地方色彩,質樸而深情,主題先由雙簧管吹奏,大提琴撥弦。樂曲的第三部分作為結尾,再現了引子部分和樂曲第一部分的主題,音樂把我們重新帶回開場時秧歌“大場”的舞蹈場面,樂隊全奏並加入打擊樂,在極其熱烈的高潮中結束全曲,將人們歡樂激動、喜氣洋洋的心情表現得酣暢淋漓。
社會影響
1、《春節序曲》被送入太空
2007年,《春節序曲》搭乘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
嫦娥一號”進入太空。
2、入選教材
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下冊教材。
3、入選榜單
2022年5月,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發布的在“講話”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藝作品榜單。